李 杰 逯春香 李祥龍?。ê颖笨萍紟煼秾W院 河北 秦皇島 066004)
生態(tài)因素對中國地方品種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李 杰逯春香李祥龍*(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河北 秦皇島066004)
摘要采集了110個中國地方品種雞所在地的生態(tài)因素(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氣溫、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日照時數)和生產性能指標,以研究其對中國地方品種雞的生產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海拔高度顯著影響公母雞脛長、公雞脛圍和胸肌率、母雞屠宰率、半凈膛率和蛋重(P<0.05);炎熱條件下公母雞胸寬、脛長和母雞脛圍生長較差,公母雞屠宰率和公雞半凈膛率在暖條件下表現較好,蛋重在涼條件下較高;年均降水量對中國地方雞品種公母雞體斜長、脛長、骨盆寬及公雞的腿肌率、胸肌率和母雞體重、全凈膛率、蛋重有顯著(P<0.05)或極顯著影響(P<0.01);年均日照時數對公母雞體重、公雞胸深和母雞脛長、骨盆寬、屠宰率、腿肌率和蛋重有顯著(P<0.05)或極顯著的影響(P<0.01)。
關鍵詞中國地方品種雞生態(tài)因素生產性能影響
中國地方品種雞資源極為豐富,對中國養(yǎng)雞業(yè)和世界養(yǎng)雞業(yè)都曾做出過重要貢獻,早在19世紀中期,中國狼山雞和九斤雞就曾輸入到英、美、日本等國進行飼養(yǎng)并作為標準品種載入各國的家禽品種譜,且利用其雜交和改良本國品種雞及培育新品種雞。如世界名種澳洲黑雞、黑澳品頓雞等均含有狼山雞血液[1]。據劉艷麗[2]報道不同海拔高度海蘭褐父母代蛋種雞繁殖性能各項指標都具有明顯差異,尤其是蛋種雞孵化率在低海拔地區(qū)比高海拔地區(qū)高。這與高原環(huán)境中孵化會出現孵化率降低,胚胎發(fā)育遲緩和畸形率較高等現象的研究結果[3]相一致。裴鑫德報道中國地方品種雞的產蛋性狀與氣候性狀的典型相關反映出年平均降水多的地區(qū)的雞種開產日齡偏早,平均蛋重偏小的趨勢,這與變量間的簡單相關結論一致,而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偏低的地區(qū)的雞種有產蛋量偏少的趨勢,這一結論在變量間簡單相關中則不明顯[4]。馮文華研究中國地方品種雞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及其對生產性能的影響[5]。本文進一步研究了平均海拔、年均氣溫、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日照時數對成年雞體重體尺及屠宰性能的影響,以期為充分利用我國地方品種雞資源優(yōu)勢提供參考。
1.1數據來源(1)數據均摘自《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家禽志》[6]。所摘數據包括110個地方品種所在地的各生態(tài)因素指標以及生產繁殖性能相關指標。生態(tài)因素主要包括海拔高度、年均氣溫、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日照時數。生產性能包括成年雞體重、體斜長、胸寬、胸深、龍骨長、骨盆寬、脛長、脛圍、宰前活重、屠體重、屠宰率、半凈膛率、全凈膛率、腿肌率、胸肌率和蛋重。(2)海拔高度分級依據李炳元[7]等以<1000m為低海拔、1000~2000m為中海拔、2000~4000m為亞高海拔、4000~6000m為高海拔、6000m以上為極高海拔。年均氣溫分級依據常適[8]關于氣溫的等級,氣溫<0℃為寒,0℃≤氣溫<14℃為涼,14℃≤氣溫<20℃為溫,20℃≤氣溫<22℃為暖,22℃≤氣溫<40℃為熱。年均降水量分級依據莊少偉[9]方法,年均降水量>800mm為濕潤區(qū),400~800mm為半濕潤區(qū),200~400mm為半干旱區(qū),200mm以下為干旱區(qū)。全年日照時數3200~3300h為一類地區(qū),3000~3200h為二類地區(qū),2200~3000h為三類地區(qū),1400~2200h為四類地區(qū),1000~1400h為五類地區(qū)。
1.2數據分析方法試驗數據采用SPSS 18.0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海拔高度分級、年均氣溫分級、年均降水量分級、年均日照時數分級4種生態(tài)因子為固定因子,依次以地方雞的各種體尺、體重、屠宰及繁殖性能指標作為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各種生態(tài)因素對上述性能的影響。
2.1不同海拔高度對中國地方雞品種性能的影響不同海拔高度對中國地方雞品種性能的影響見表1,表1只列出了影響顯著的性能指標。由表1可以看出,海拔高度對公母雞脛長、公雞脛圍和胸肌率、母雞屠宰率、半凈膛率和蛋重有顯著影響。亞高海拔條件下公母雞的脛長均顯著高于低海拔條件(P<0.05),中海拔條件下的公雞脛圍和胸肌率顯著高于低海拔(P<0.05),母雞屠宰率和半凈膛率均是中海拔顯著高于亞高海拔(P<0.05),蛋重為中海拔顯著高于低海拔(P<0.05)。一般來講,體重和體尺的減小是動物對高海拔環(huán)境的適應結果,亞高海拔條件下顯著高的公母雞脛長增加了雞的整體高度,對于減少熱量損失可能更有意義。亞高海拔條件下相對較低的屠宰性能指標也反映出整體生產性能的降低。
表1 海拔高度對中國地方雞品種性能的影響
2.2不同年均氣溫對中國地方雞品種性能的影響不同年均氣溫對中國地方雞品種性能的影響結果見表2,表2中只列出了影響顯著的性能指標。由表2可知,公母雞胸寬、脛長和母雞脛圍在炎熱條件下發(fā)育均較差,與涼、暖、溫條件下差異均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公母雞屠宰率和公雞半凈膛率在不同年均氣溫條件下也表現出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的差異,以暖(20℃≤氣溫<22℃)條件下表現較高。蛋重在不同年均氣溫條件下也表現出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的差異,以涼(0℃≤氣溫<14℃)表現出較高的蛋重。一般認為,產蛋雞的適宜溫度為18~23℃,臨界溫度為0~30℃,但溫度超過適宜溫度上限臨界值時,其生產性能受到影響,據報道,當舍溫降到-9~2℃時,雞難以維持正常的體溫和產蛋高峰,如果溫度降到-9℃以下時,則雞的活動遲鈍[10]。本研究結果所顯示的以暖(20℃≤氣溫<22℃)條件下生產性能表現較好也說明了這一點。
表2 年均氣溫對中國地方雞品種性能的影響
2.3不同年均降水量對中國地方雞品種性能的影響不同年均降水量對中國地方雞品種性能的影響結果見表3,表3只列出了影響顯著的性能指標。
表3 年均降水量對中國地方雞品種性能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年均降水量對中國地方雞品種公母雞體斜長、脛長、骨盆寬及公雞的腿肌率、胸肌率和母雞體重、全凈膛率、蛋重有顯著或極顯著影響。除公雞胸肌率和母雞體重外,半濕潤區(qū)的各項指標均表現出較高數值,且與其它降水量不同地區(qū)呈現出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差異。一般蛋雞的最適濕度為50%~70%。低濕的環(huán)境易使蛋雞體內水分大量散失,飲水量增加,采食量減少;高濕使蛋雞體內熱量容易散失(低溫)或散不出去(高溫),前者使機體抵抗力下降,后者往往造成熱應激或中暑,嚴重者造成死亡或疾病的發(fā)生。
2.4不同日照時數對中國地方雞品種性能的影響不同日照時數對中國地方雞品種性能的影響如表4所示,表4只列出了影響顯著的性能指標。由表4可以看出,年均日照時數對公母雞體重、公雞胸深和母雞的脛長、骨盆寬、屠宰率、腿肌率和蛋重有顯著或極顯著的影響。這些性能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三類地區(qū)和四類地區(qū)之間,除母雞屠宰率和腿肌率在三類地區(qū)較低外,其它均呈現出三類地區(qū)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高于四類地區(qū)。據馮文華報道,對于蛋雞體重體尺而言,光照不是直接影響雞的生長,而是通過影響采食量間接的起作用[5],對于蛋雞而言,其適宜光照時間為14~16h/d,如果光照時間縮短,則性激素分泌減少將會影響產蛋,如果光照延長,則卵子在子宮內的時間縮短,鈣質分泌不足,出現薄殼蛋或軟殼蛋[11],光照時間突變對雞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尤其在雞產蛋期間,突然增加光照時間或短光照時間都會影響蛋雞的內分泌系統(tǒng),從而影響雞群的正常生活習慣,導致產蛋率下降。
表4 年均日照時數對中國地方雞品種性能的影響
(1)海拔高度顯著影響公母雞脛長、公雞脛圍和胸肌率、母雞屠宰率、半凈膛率和蛋重。亞高海拔公母雞脛長均顯著高于低海拔,中海拔公雞脛圍和胸肌率顯著高于低海拔,母雞屠宰率和半凈膛率均是中海拔顯著高于亞高海拔,蛋重為中海拔顯著高于低海拔。(2)炎熱條件下公母雞胸寬、脛長和母雞脛圍生長較差。公母雞屠宰率和公雞半凈膛率在暖條件下表現較好,蛋重在涼條件下較高。(3)年均降水量對中國地方雞品種公母雞體斜長、脛長、骨盆寬及公雞的腿肌率、胸肌率和母雞體重、全凈膛率、蛋重有顯著或極顯著影響。半濕潤區(qū)除公雞胸肌率和母雞體重外,公母雞體斜長、脛長、骨盆寬及公雞的腿肌率和母雞全凈膛率、蛋重均顯著或極顯著高于其它地區(qū)。(4)年均日照時數對公母雞體重、公雞胸深和母雞的脛長、骨盆寬、屠宰率、腿肌率和蛋重有顯著或極顯著的影響。年均日照時數三類地區(qū)除母雞屠宰率和腿肌率較低外,公母雞體重、公雞胸深和母雞的脛長、骨盆寬和蛋重均顯著或極顯著地高于四類地區(qū)。
參考文獻
[1] 中國家禽品種志編寫組.中國家禽品種志[M].上海: 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9,1-82.
[2] 劉艷麗,楊斌等.不同海拔高度對蛋種雞生產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響[J].中國家禽,2012,34(17).
[3] 唐曉惠.云丹羅布.高海拔地區(qū)矮小雞供氧與不供氧孵化對比試驗[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09,3: 36.
[4] 裴鑫德.中國地方品種雞生態(tài)性狀的典型相關分析[J].生態(tài)學報.1996,16(4): 368-374.
[5] 馮文華.中國地方雞品種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及其生產性能的影響[J].家畜生態(tài)學報.2014,35(3): 67-73.
[6]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家禽志[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0.
[7] 李炳元,潘保田,韓嘉福.中國陸地基本地貌類型及其劃分指標探討[J].第四紀研究,2008,28(4): 535-543.
[8] 常適.氣溫的等級[J].城市公共交通,2005,11,42.
[9] 莊少偉.基于標準化降水蒸發(fā)指數的中國區(qū)域干旱化特征分析[D].蘭州: 蘭州大學,2013.
[10] 張正山.試論環(huán)境溫度對雞生產的影響[J].湖北畜牧獸醫(yī).2009,7.
[11] 海力且木.努爾巴哈提,喻昌盛.影響蛋雞產蛋性能與雞蛋品質的因素[J].畜牧科技信息,2006(7):79.
該項目由河北省現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蛋雞產業(yè)創(chuàng)新團隊資助。
中圖分類號:S83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1733(2015)01-0005-03
收稿日期:(2014-11-17)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