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昱澤
摘要:《茶館 》是中國話劇史上的一部經典作品,劇中的故事全部發(fā)生在一個茶館里。人來人往的茶館里,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成了一個小社會的濃縮。老舍把半個世紀的時間跨度,六七十個主次人物高度濃縮在茶館這個場景中,展現(xiàn)了當時跌宕起伏的時代背景下的一些生活場景,涵蓋了中國動蕩年代各階層、勢力的對立、沖突,揭示了中國的歷史命運?!恫桊^》這部話劇的成功更多的是語言的成功。一般來說話劇全憑臺詞塑造人物形象,臺詞到位了,人物就活了;人物鮮活了,全劇也就成功了,被譽為語言藝術大師的老舍的的確確將語言功力發(fā)揮到極致。《茶館》中每個人物的臺詞都設計得非常生動傳神、富于個性,同時又簡潔凝練,意蘊深長。本文主要從結構藝術上探析老舍的話劇代表作《茶館》。
關鍵詞:茶館;話劇;結構藝術;分析
老舍是從小說領域跨入戲劇創(chuàng)作領域的,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老舍取材于市民生活,通過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表現(xiàn)深受封建宗法觀念影響的中下層平民矛盾的內心世界。他深知自己的長處在于抓在戲劇創(chuàng)作中他試圖創(chuàng)造 “世相戲劇”的新形式,以不同時期的底層蕓蕓眾生相來展現(xiàn)社會的整體變遷。這也使得老舍的作品視野寬廣,充滿“獨出心裁、別開生面”的創(chuàng)新精神。
一、戲劇人物帶動故事發(fā)展
在《茶館》里比較活躍的人物有王利發(fā)、常四爺、秦仲義、康順子等四個,他們從壯年到老年的幾十年也是茶館從興盛到衰落的幾十年。劇情圍繞著幾個比較固定的中心角色展開;在劇中出現(xiàn)了一些增加劇本飽滿度的性格鮮明的反面人物,雖然沒有在每一幕中都詳細地描寫這些人物,但是用父子相承,子承父業(yè)的縱向發(fā)展使得人物在不同時代延續(xù):小二德是打手二德子的兒子,雖然沒有了像他父親一樣可以為非作歹的權力,但是在破壞愛國學生運動的時候他又披上政治的外衣繼續(xù)扮演打手的角色;小劉麻子美名其曰是“花花公司”的經理,但是背地里卻在給國民黨特務搜集各種情報,統(tǒng)管妓女、舞女、女招待,成為“新時代”的掮客;子承父業(yè)的還有清政府的特務宋恩子、吳祥子的后代小宋恩子和小吳祥,他們重走父輩的道路成為國民黨的特務,對人們的欺詐和殘酷壓榨毫不遜于父輩。這種“父子相承”的手法加強了不同時期人物特點的延續(xù)性,彌補了這些反派人物沒有在不同的片段出現(xiàn)的斷片,也從人物特點的時代貫穿上反映了時代變化本身的延續(xù)性,反映出中國由封建社會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變的過程。
二、巧妙地處理劇中人物關系
在創(chuàng)作中,為了更好地突出作品的主題,塑造飽滿的人物藝術形象,必須恰當處理人物之間的關系,做到前后的平穩(wěn)過渡和照應。
在《茶館》中,老舍合理地設置了人物形象,人物角色的分配上考慮到了茶館這個故事發(fā)生地點人員的復雜性,把各個階層、各種職業(yè)的代表人物合理地安排在各個劇幕中出現(xiàn),豐富了故事,讓故事的發(fā)展更加連貫。合理地出場安排,獨具特色的人物關系,都對劇情的發(fā)展起了良好的鋪墊和推動作用,而不是反復地堆疊。
結構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藝術作品的成敗優(yōu)劣。人物關系巧妙的結構處理,也是《茶館》成功的重要部分。
三、臺詞深化人物形象
話劇中臺詞是人物的語言,是劇中人物表現(xiàn)個性,展現(xiàn)性格的途經。老舍的語言具有俗白精致,雅俗共賞的特點。在《茶館》中,各個人物的語言對白就很好的體現(xiàn)了這一點。
(一)在《茶館》中,老舍根據各個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理活動,設置了個性化的語言臺詞。王利發(fā)作為茶館的掌柜,從商多年,與八方來客打交道,為人機敏,語言帶有服務者的謙恭,但又不失一個把茶館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條的小老板的細心周到。常四爺闖蕩江湖多年,他的語言俠氣十足,沉重的滄桑感也從豪爽耿直的言談間流露出來。狡猾的宋恩子、吳祥子的形象也都通過合理的語言設置被刻畫的栩栩如生。
(二)劇本中濃郁的北京方言成為語言的一大特色。作為劇本的創(chuàng)作者,生長在北京多年的老舍本人對北京方言非常熟悉,北京市民地道的方言在《茶館》中熟練地運用,拉近了現(xiàn)實與文學作品間的距離,使得茶館的形象更加生活化。
四、劇本結構特點
《茶館》采用一種叫做“圖卷戲”的戲劇結構,這種劇本結構特點的作品沒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情節(jié)線索,而是以眾多人物的活動帶動故事的發(fā)展。在《茶館》第二幕中,先后有三十多個人物出場,有臺詞的二十余人并沒有因為臺詞的多少顯示出主次之分,大多都是一閃而過,各說各話。但是這無數(shù)個畫面組合起來,便構成了一幅隨著劇情逐步展開的卷軸畫。
五、小結
《茶館》是現(xiàn)當代話劇舞臺上比較成功的代表作,它的成功與老舍先生在創(chuàng)作時合理的藝術結構的設置分不開。我國的話劇、戲劇創(chuàng)作遠落后于歐洲國家,近年來對劇本的創(chuàng)作上也缺乏創(chuàng)新,出現(xiàn)了停滯狀態(tài),所以對《茶館》的藝術結構進行分析,可以為我國話劇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更多的借鑒,推動我國話劇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青. 論話劇《茶館》的結構藝術[J]. 藝術百家,2004,06:46-48.
[2]張建宏. 《人間喜劇》與《茶館》的結構藝術比較研究[J].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113-117.
[3]滕紫欣. 試論話劇《茶館》的美學表現(xiàn)方式[J]. 牡丹江大學學報,2013,01:36-37+68.
[4]陳為艷. 論話劇《茶館》的小說化結構[J]. 時代文學(雙月版),2006,05:74-75.
[5]王濤. 話劇《茶館》人物言語的會話意義[J].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0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