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永霞
小學階段,教材在每個學段都編排了寫人的習作內(nèi)容,但是老師在指導學生練習“寫人”的文章時,不管是中段還是高段,都是從“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等方面進行細致描寫”來指導。究竟怎樣才能細致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呢?多數(shù)老師感到束手無策。這種泛泛而談的習作指導,致使中段學生習作難以起步,高段學生習作寫無長進。那么,如何摒棄這種“千堂一面”千篇一律的習作指導現(xiàn)象呢?筆者認為,教師應努力從教材中尋找“寫人”的支點。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課文無非是例子。”所以,教師要用好課文這個例子,從教課文走向教語文、教課程?,F(xiàn)行小學語文教科書,沒有專門的習作教材,習作教學內(nèi)容都是穿插在閱讀教材之中,為此,教師必須從“教材”這一范本中,明確習作訓練體系,把握習作訓練重點,領悟習作指導方法。
現(xiàn)以“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組和五年級下冊第七組的“習作”為例,略談淺見。
一、從“習作要求”中明確“寫人”范圍
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中段按照“導語”“課例”“語文園地”(語文園地中設有“口語交際”與“習作”),高段則按照“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的板塊組織編排教材。而教材呈現(xiàn)給師生用于指導習作的確定內(nèi)容就是“習作”部分中的教學要求。因此,教師要認真研讀“習作要求”,明確習作范圍。
如,三年級上冊第二組的“習作要求”:“我們身邊有許多熟悉的人,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寫的事。這次習作就來寫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五年級下冊第七組的“習作要求”:“一個特點鮮明的人,總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然見一面,他(她)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也會留在心中揮之不去。這次習作,我們就來寫這樣的一個人,可以寫身邊熟悉的人,也可以寫偶然遇見的陌生人。”
仔細研讀這兩次“習作要求”,不難發(fā)現(xiàn),三年級是要求學生寫“一個熟悉人的一件事”。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而言,熟悉的人有哪些?應該是與他們朝夕相處的、對他們的學習、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人,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同學、小伙伴……這些人的哪件事你知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把這個人的這件事寫下來;而五年級則要求學生“寫一個特點鮮明的人”,這個人可以是學生熟悉的人,可以是身邊人,也可以是陌生人。指導學生寫作時,“要寫出他(她)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寫出他(她)留給你的深刻印象,就得抓住這個人與眾不同的特點。可見,同為寫人文章,五年級與三年級比較,寫作范圍更廣了,寫作要求更高了。
二、從課文解讀中把握“寫人”重點
“讀寫一體化”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編排的顯著特點,教材將習作的年段目標、本組訓練的要求,習作知識、習作訓練體系等有機地滲透在閱讀的文本之中,因此,教師在解讀閱讀文本時,應在整體把握“閱讀目標”的基礎上,了解習作訓練的梯度,把握本組習作訓練的要求和重點,弄清習作訓練體系,進一步明確習作指導的方向。
如,三年級上冊第二組教材中的四篇課文都是順著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經(jīng)過和結(jié)果來敘述的。內(nèi)容簡單,語言樸實,結(jié)構(gòu)清晰,適合中年級學生閱讀。由此可見,本次習作重點是引導學生寫“熟悉人的一件事”時,把事情的經(jīng)過敘述清楚,語句通順、連貫,學習用“承接式”的構(gòu)段方式練習寫話。而五年級下冊第七組教材的三篇課文,作者分別通過對故事主人公穿著打扮、言行舉止、神態(tài)、心理等方面的細致刻畫,將人物鮮明的個性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在讀者面前。因此,五年級的這次習作指導,或者抓住人物神態(tài)、外貌,通過“特寫鏡頭”進行具體描寫;或者抓住人物的動作,通過“慢寫鏡頭”,把瞬間即逝的動作分解成一系列連貫的動作,進行具體刻畫;或者通過人物的語言,展示人物的內(nèi)心,揭示人物鮮明的個性特點。教師只有在解讀教材時,全面領悟編者的意圖,準確把握習作訓練重點,這樣習作指導才會重點突出,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體現(xiàn)出習作教學的階段性和連續(xù)性,落實年段目標。
三、從課文學習中領悟“寫人”方法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文本,當然習作教學離不開語文教材,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這一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領悟習作方法。
三年級上冊第二組課文,如《小攝影師》,全文以“小男孩與高爾基對話”的形式展開,推動故事的發(fā)展,課文中的“過了一會兒”“晚上”在文中起著承接作用,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朗讀,把文章讀通、讀順、讀熟,了解三種對話形式,并練習寫話。習作指導時,讓學生初步學習運用不同的對話形式,寫出人物的語言,達到把話寫通順、寫連貫的中段習作要求。
五年級下冊第七組課文,如《人物描寫一組》中的三個故事,作家分別通過對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穿著打扮、言行舉止等方面,進行具體、形象、生動的描寫,寫出了人物鮮活的性格特點。教師在指導學生習作時,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自己要寫的人具有哪方面的個性特點,然后,選擇這個人物的穿著打扮、言行舉止、動作神態(tài)等其中的某一個方面加以細致刻畫,讓人讀后留下深刻的印象。
總之,雖然都是寫人的文章,但是由于年級的不同,習作的目標、要求、重點也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習作指導的方法要靈活多變,為了突出習作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所以,教師要努力從教材中尋找習作指導的支點,讓習作教學與閱讀教學相融共生,互利雙贏。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