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煒榮
【摘 要】老舍的巨著《四世同堂》,選擇日常生活的視角來描寫北京淪陷期間的平民百姓,從中表現(xiàn)出老舍對國民性問題和東亞問題的與眾不同的思索。這部小說取得的現(xiàn)實主義成就是巨大的,具有深刻的當代文化意義。本文主要分析《四世同堂》的當代文化意義。
【關鍵詞】《四世同堂》;當代文化意義;分析
《四世同堂》是老舍的代表作,其中由《惶惑》、《偷生》、《饑荒》組成,小說描寫了抗日戰(zhàn)爭背景下北平的小胡同里,揭露出了日寇和漢奸的丑惡行徑,這部小說取得的現(xiàn)實主義成就是巨大的,具有深刻的當代文化意義。
一、《四世同堂》中對于國民性的批判
《四世同堂》之所以選擇北京淪陷期作為描述北京,是由于作者是從文化視覺來分析問題,并非從政治視覺出發(fā),早描述抗戰(zhàn)文學作品時,大部分的作家都會將重點描述在武裝斗爭的描述上。但是,老舍并不同于這些作家,他時時刻刻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在他看來,他自己就是一個平平常常的老百姓,對于武裝斗爭,他并沒有顯著的立場,而是模糊的感到,如果沒有武裝斗爭的話,中國可能是不會滅亡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老舍對于國民性也持批判性態(tài)度,但是他的態(tài)度與“五四”時期的作家又有不同,他并非想改造舊中國,在《四世同堂》中,祁老太爺?shù)脑竿]有錯,但是日本人卻不會管,在千百年之間,日本與我國的規(guī)矩并無顯著差異,但是后來卻將英美的壞處發(fā)揮到了極致。在老舍的眼中,國民性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對此他不是絕對的批判,而是帶有情感的描述,他僅僅提出了問題,并未提出解決方法。
二、老舍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自覺
《四世同堂》中最可貴的地方就是可以在平和的狀態(tài)中呈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正面能量,一直以來,學術(shù)界對于《四世同堂》的評價都不高,之所以這樣,是由于其中沒有描述武裝斗爭,不符合革命標準,且其中有因果報應的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歷史觀不符。實際上,在老舍描述的小羊圈胡同中,充滿著正面的力量,他們干正事、有正氣,這可以從中看到老舍的“反時髦”個性,他尊重俗理,刻畫的人物也非常接地氣,可以將自己的人生觀察與心理描寫結(jié)合起來,吸收了歐洲現(xiàn)實主義的表達技巧,文筆細膩,可以將微笑的細節(jié)與歷史結(jié)合起來。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為廣大的讀者指明的真理,引導讀者進行深入的思考,“四世同堂”的愿景是美好的,這不僅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家族親情要求,也是一個家庭是否幸福的標志。老舍之所以在《四世同堂》中設置“祁家”,一方面按時他們是“旗人”,也代表了作者的民族情感,蘊含著儒家思想中的“齊家”。
三、中華民族抵御外敵侵略的勇氣
老舍是貧苦家庭出身,既接受過西方文化的洗禮,由是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文人,老舍認為,文化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在他生活的時代,中華民族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四世同堂》描寫的也是當時東亞文化的問題,這部小說用蒼涼的結(jié)尾結(jié)束,正是由于外敵的侵略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太多的傷害,在《四世同堂》中,老舍為我們塑造出了丁約翰這個人物形象,他曾經(jīng)在“英國府”內(nèi)做事,可以時常帶點洋點心和洋酒,因此,他覺得自己身份高人一等。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英國日本成了敵人,丁約翰也丟了差事,祁瑞宣給他講天下大事,中國和英國同為反法西斯的同盟國,要一起打敗德意日。丁約翰為自己以后還可能回到英國府當仆人,而感到了生活的希望。抗戰(zhàn)勝利后,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趕快跑向英國府,丁約翰頗能代表一部分中國人,他們心里已經(jīng)被打傷,看不起自己了,認為主子是外國人。他們并不是壞人,內(nèi)心卻完全被殖民了,丁約翰不是漢奸,也不是二鬼子他是一個骨子里受傷的中國人。
好的世界應該承認有強弱的不同,再公平處理彼此之間的關系。這是人類文明,有別于叢林法則,講究平衡。像四世同堂小羊圈胡同的文化生態(tài),雖然各家過日子方式不同,有雅俗強弱之別,但是應當和諧共處,是暴力把和諧局面打破了。時至今日,中國人尤其應該明白,人間正道不是殘酷競爭。好好過日子才是人間正道,這才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力量,而真正的仁義道德,與有無文憑或識字與否無關。小崔和長順這樣不識字的人,身上都有儒家文化,知道應該怎么做人。而冠曉荷這樣,不好好過日子、總想不勞而獲、總搞歪門邪道的人,雖然起初沒有當漢奸,但時間長了就可能不由自主地淪為漢奸。
四、結(jié)語
總之,老舍的《四世同堂》以救亡為主題,全釋了使民族處于危難之際的社會根源,作者把“啟蒙”與“救亡”中國最杰出現(xiàn)代思想?yún)f(xié)調(diào)起來,及大的推動了中國革命現(xiàn)實主義發(fā)展,同時更深遠的揭示了文化的保守與精神的落后桎弱,更是一個民族處于弱勢的根源。
參考文獻:
[1]趙靜語.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知識分子——再讀《四世同堂》[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
[2]張紹芳.《四世同堂》所表現(xiàn)的文化人格類型探微[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3)
[3]鮑小蕾.從《四世同堂》看40年代儒家文化的斷與流[J].菏澤學院學報.2006(06)
[4]馬曉冬.老舍筆下的英國人形象——以《四世同堂》為中心[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