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高校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和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許多高等院校都將生源擴大到全國各地,辦學方向也逐漸社會化、普及化。為了對考生專業(yè)水平及素質進行客觀、準確的評定,以利于各高校根據本校藝術專業(yè)的培養(yǎng)要求,全面衡量、擇優(yōu)錄取音樂類各專業(yè)新生,近些年,普通高校招生音樂類專業(yè)統(tǒng)考作為全國普通高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視唱練耳在各省都列為每位考生入學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通過視譜即唱和聽辨聽寫能力的測試來考察考生的音準感、節(jié)奏感、音樂表現能力以及讀譜能力,作為衡量選拔考生學習音樂的素質和條件(如表1)。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姆曾在掌握學習的理論中指出:“許多學生學習中未能取得優(yōu)異成績,主要不是學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適當的教學條件與合適的幫助造成的?!边@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于學生現在已達到或已完成的水平能力,而且要關注處于形成狀態(tài)或正在發(fā)展的過程,經過較大努力能夠達到的發(fā)展狀態(tài)。是否能在教學中找到一種既考慮到學生的共性需求,又顧及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個性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呢?作為地方普通院校,我院從2008年開始,首先在視唱練耳教學中進行了“滾動式分層教學”嘗試,對課程改革進行有益探討。
一、解讀與實踐方法
滾動式分層教學是針對地方院校音樂專業(yè)擴大招生與生源音樂基本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從立足學生個體學習差異和因材施教的角度提出視唱練耳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皾L動式”就是將全院的學生打亂班級秩序重新調整,不固定班級、流動式的學習模式,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學生視聽水平的發(fā)展變化,通過各級別水平考試成績,采取可上可下的彈性原則,成績優(yōu)秀的可以進級,提前達到專業(yè)規(guī)格者甚至可以自愿申請免修,提前結業(yè);而成績較差的學生要重修該級別或降一級學習,分層遞進直至修完規(guī)定的學分。
而“分層教學”包括了多方面的含義,首先是關于學生的分層。根據學生入學時的實際水平測試,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別進行相應技能訓練,各級別有不同的要求和起點,更有針對性地教學。其次是關于教學目標的分層。根據各層學生的實際學習可能性,設計、制定出分層教學的目標,使目標的難易程度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相適應。不同的級別能合理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真正水平,各層教學前后要有緊密的聯系性,體現視唱練耳知識技能學習的延續(xù)性和音樂能力發(fā)展的漸進性,包括長期目標分層、階段目標分層、課時目標分層。第三是分層施教,“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聽寫、讀譜、音樂作品這幾個方面為主線,將教學內容由簡到難分成不同級別,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視唱、聽音訓練,掌握正確地音準、節(jié)奏、能視譜即唱和聽寫較復雜的旋律,并具備一定的音樂分析能力。第四是分層學習評價。以發(fā)展的觀點,給學生以客觀公正,科學的評價,建立相應的動態(tài)考核體系,每學期根據期中與期末考試成績作適度的調整,提高整體音樂思維能力。
“教育的基本任務是找到這樣的策略:既考慮到個別差異,但又確實促進個體的最充分的發(fā)展?!雹倩谶@一思路,在對主學新生摸底測試的基礎上,視唱練耳教研室老師確立了滾動式分層教學實施的具體內容與實施方法。
1.教學目標與內容
基于視唱練耳培養(yǎng)人才規(guī)格的要求,結合我院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在分層教學中制定出了較為具體細致的分層教學大綱,將學習目標具體化、階段化,每一級別都有不同的要求和起點,編制或選擇適當的分級教材,讓學生能循序漸進地完成每一級的學習任務,為晉級作好充分準備。具體的學習內容可根據本校生源的具體情況分為一至四級,分別對應學年學分制下的課程教學目標和考核程度。根據我院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制定了如下具體目標(見表2)。
在分層教學的理論下,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音樂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訓練,通過聆聽、視聽、編配、創(chuàng)作、律動、表演等方式,使學生了解音樂語言的特點和規(guī)律,掌握正確的音準、節(jié)奏和音樂的表達方式,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和記憶力,并依據學生各個階段音樂技能的學習,在相應的水平及程度上學習。
2.課程組織管理
分層教學不可避免地要打破原來自然班的建制,否則難以保證分層教學的科學性。這造成同一自然班的學生可能被分到不同的視唱練耳教學班。這種同一個學生的雙重班級屬性給教學組織管理帶來了一定難度,故在分組時盡可能將同專業(yè)、同系的自然班分在同一個組,將跨專業(yè)分級的班數限定在一個最小的范圍。這樣,既便于同班、同專業(yè)學生之間的生活與學習,又能減輕排課、考試等教學管理壓力。
同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改革,學院還建立起相應的規(guī)定制度以規(guī)范管理,如制定《滾動式分層教學管理細則》、《滾動式分層教學基本規(guī)定》、《滾動式分層教學考試制度》等,這些教學管理制度和工作細則是滾動式分層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對教師在教學中的職責,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基本內容、教學紀律等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提高教學質量,實施滾動式分層教學達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教學時數與設置
大學一、二年級開課,共四學期,2學時/周,總學時128節(jié)。每學期根據平時測試和期末考試成績情況實行分班調整,取消補考形式,將原來兩年修完的課程延長至四年,任意一個級別沒有達到規(guī)定的要求,都將重修該級別或降級學習直至四級合格,方能結業(yè)。而對于學習程度較好或進步較大的學生,也可以采取彈性的方法插班跳級或提前修業(yè)。這樣,有利于學生扎扎實實地學好每一級別的知識點。
4.考評機制
學生的考核成績絕非教學主體單方面的原因,它涉及教學客體專業(yè)基礎、學習經歷、嗓音條件、授受能力及學習方法等,滾動式分層教學的成績考核不再簡單地以單次期末考試作為檢測的唯一標準,而是把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如出勤率、回課情況、課堂聽寫、課外藝術實踐等納入評價體系作為平時成績,占30%。這種使學生重視了平時的課堂學習及課后實踐,提高了學習自主性。期末聽力與視唱分別占35%,為實現對同層次學生要求一致,真正反映“教”與“學”的狀態(tài),我們改變了以往人工命題的形式,建立科學實用的試題庫,測試內容根據不同級別制定不同程度的聽寫內容,命題的范圍應全面而基礎,使試卷成績能綜合反映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整體音樂素質。分層考核讓教師更能正確地看待測試,學生學會客觀地正視自己。
二、結果與反思
該院滾動式分層教學改革實施時間不長,為了更好地檢測其效果,了解學生意見,改進教學方法,在滾動式分層教學實施兩輪之后,我們對此項教學改革進行了調研,主要采取了師生座談、訪談及問卷調查等形式。調查對象為2010級的學生,共170人,調查內容涉及教學模式、教學效果、教學管理、學生心理等多方面。
1.學生對滾動式分層教學的態(tài)度
大多數學生認為滾動式分層教學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說明學生對音樂素質個體差異有正確的了解,知道教育應該“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道理。
2.分級教學效果
改革地方院校視唱練耳教學模式的主要目標是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改善教學效果。通過學生課程學習成績的比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改革的成效?,F以學院2010級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入學測試與第二學期期末測試為例,作如表3、表4的數據統(tǒng)計:
表3入學測試分值段統(tǒng)計
表3數據顯示的是新生入學時的音樂基本技能測試,由于還沒經過規(guī)范訓練,只代表學生入學的水平能力。由于音樂學科所具有的技能性較強的特點,先天的素質與后天學習的環(huán)境對音樂基本素質形成具有較重要的作用。因此入學水平測試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表4 分層教學成績統(tǒng)計
如表4,在實行滾動式分層教學后,經過較系統(tǒng)的技能訓練,與入學測試相比,學生唱、彈、寫、讀等各方面學習成績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由于我們是進行全院性的教學改革,無法同一時間與內容上提供實驗班與非實驗班的數據比較,但仍能看到其積極效應:
a.更有利于學生在不同起點共同進步。滾動式分層教學著眼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音樂能力的個性發(fā)展,把音樂聽覺水平差不多的學生歸為同一層次,盡可能解決同一課堂視唱練耳水平參差不齊的突出問題,使不同專業(yè)、不同起點的學生都能得到更好的進步和發(fā)展,從而達到以人為本,發(fā)展學生個性的目的。
b.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在傳統(tǒng)的授課中,一般教師是獨立帶班任課兩年至學生修畢該課程,全班參差不齊的水平總是讓教師顧此失彼。實行分層教學后,不同級別由不同教師負責授課,教師可以有更多的精力研究教材和教法,提高教學質量,學生也可以在不同層次中接觸到不同教師的教學風格,吸取更多的知識。
c.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實行分層教學后,各分級的內容和審核標準相對于前一級別都有更為具體的規(guī)定,水平相對集中,每個學生都能充分肯定自己,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順利完成視唱練耳階段的學習。學習年限上的彈性制度既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防止了隋性心理,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平等交流和良性競爭的機會。
但滾動式視唱練耳教學也有其存在的問題。
a.在模式上還未能形成完善體系。滾動式分層教學不僅僅是簡單教學模式的改變,這只是一個良好開端。在教學管理、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材使用、課程構建、質量監(jiān)控、考評機制等方面都需要得到進一步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如何使?jié)L動式分層教學走向規(guī)范化、制度化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
b.在分層上需要進一步合理化。該院每個專業(yè)規(guī)模并不大,分級不夠成熟,而按目前全院統(tǒng)一分層、管理的辦法,又產生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不同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不同、學生就業(yè)定位不同,對他們的教學的側重點應有所不同,單從專業(yè)水平的角度進行分層則忽略了專業(yè)特點。例如舞蹈專業(yè),他們在入校前基本不學習視唱練耳,入校后他們的學習重點不在音高和節(jié)奏,而是如何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知和把握,及如何將音樂與舞蹈有機地結合起來,更好地加強舞蹈表現力等。這些有待于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進一步調整、改革。
結 語
滾動式視唱練耳分層教學的改革與實踐,是在正視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期望建立更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搭建展示各自視唱練耳才華的平臺,使不同層次學生在各自學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有所發(fā)展,幫助他們增強學習信心,消除學習心理障礙,在適合自己的程度范圍內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實現自己潛在素質的最完美的展現。當然,一種新的教學體系的完美與發(fā)展并非朝夕之事,任何一種教學改革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新的問題,我們應明確滾動式分層視唱練耳學科定位,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不斷完善滾動式分層教學方法和策略,以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改革目的。
參考文獻
[1]陳雅先《視唱練耳教學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133頁。
[2]許敬行、孫虹《視唱練耳》[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冊。
[3]《對我國高校音樂本科專業(yè)布局與規(guī)?,F狀的分析》[J],《音樂研究》2010年第4期》,第34頁。
[4]張燕《論音樂學院的視唱練耳課分級分類教學》[J],《黃鐘》2006年第2期,第100頁。
①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視唱練耳教研室《視唱練耳分級教程第一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頁。
楊麗霞 集美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 劉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