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特拉,位于里斯本以西約20公里處,是一個充滿魔力的地方,自然與人和諧共生。引人入勝的秘境與風景間點綴著人工遺跡,詩人拜倫把辛特拉喻為伊甸園;英國作家羅伯特·索泰則評論這里是“地球上最成功的一處人居環(huán)境”。辛特拉王宮(Palace of Sintra)、佩納宮(Park and Palace of Pena)、摩爾人城堡(Moorish Castle)、Capuchos女修道院(Capuchos Convent)、蒙塞拉特宮(Park and Palace of Monserrate)統(tǒng)稱為辛特拉人文景觀,于199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當站在辛特拉的佩納宮觀景臺上獨自凝望著腳下的城池,一切皆微如塵埃,渺小蒼茫。這里的陡峭懸崖絕對是一層需要慢慢品味的濾鏡。如果只是匆匆做一個最短暫的停留,就好比聞到食物香味但卻來不及吃下去的遺憾。必須氣定神閑地長久駐足觀看這里的每處景致,彎曲的小徑,起伏的山巒,廣袤的植被,青苔覆蓋的城堡,猶如仙女跌入凡間筑起的居所籠罩著風光糅合、云霧繚繞、不帶走一抹塵煙。置身其中,佩納宮亦有幽默感的一面,關于穹頂上這些微妙微翹的鳥造型,而這些鳥和宮殿有許多千絲萬縷的關系。傳說,活靈活現(xiàn)的白天鵝在宮廷畫師的神來之筆下生動再現(xiàn),當時是某位葡國國王為想念自己遠嫁的小女兒而差人為之;亦或許是為了抵御外敵的入侵,從海神那派鳥兒作通風報信的化身也說不定。
五色渙然
修建佩納宮之前,原是一座小小的修道院。里面住著18位修道士。站在山頭上可以三百六十度環(huán)顧山下美景和辛特拉城。國王費迪南德二世買下修道院及周邊的一大塊地產(chǎn),把修道院的廢墟改建成葡萄牙皇家夏宮。國王和瑪麗亞王后親自參與建筑設計,給這座不凡的城堡式宮殿巧妙地傾注了許多異域元素,包括阿拉伯的風格,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埃及式、穆迪扎爾式、曼努埃爾式(葡王努埃爾一世在位時的建筑風格)、巴洛克式和意大利式等。最耀眼的亮點是佩納宮的主設計受到了阿拉伯“一千零一夜”的影響和啟發(fā)。然而,其建筑特色在于扭轉式圓柱、國王紋章和精細雕飾及飾以繁復的窗框,運用大自然樣式為構思,如在石頭上鑲著貝殼、錨、海洋生物。面目猙獰的海王坐在珊瑚和貝殼上,鎮(zhèn)守著大門。明亮的鵝黃塔身與嬌媚的粉橘群樓相互糅雜,襯托著整個絢麗的宮殿超凡脫俗的氣質。內窺究竟,宮中典藏的家俬及餐具銀器別致獨到,幾乎達到了定制專屬地步;室內陳設亦維持當年的伊始風姿;還罕見收集了大批的浮繪瓷磚,彌足珍貴、比比皆是;它優(yōu)雅恬靜的姿態(tài)足以注釋了純粹細膩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