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青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和互聯網絡的普及,大學生的思想呈現多元化發(fā)展的趨勢。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既有積極健康的一面,同時也存在一些消極的思想。面對大學生思想活躍的現狀,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與手段,適應新常態(tài)下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
一、高校學生思想狀況調查基本情況
1.高校學生價值取向日趨務實。價值取向是價值觀的最直接體現。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大環(huán)境不斷變化,大學生關注的問題越來越現實,關心社會地位、收入、住房等物質利益的越來越多,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個人成就的獲得并取得較高社會地位和他人的認同并獲得尊重的渴望。當被問到大學生在高校學習期間,積極要求入黨的主要動機是什么時,只有38%的人認為是“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而選擇“找工作時公務員和國有企業(yè)中工作需要”、“今后職位升遷和出人頭地”的分別占了26%和19%。這說明,受社會上各種實用主義思想的影響,一部分青年學生把入黨看成是自己升遷發(fā)展的工具。因此,我們必須注意到大學生中的這種思想變化,通過多種方式方法端正其入黨動機。
2.大學生道德呈現現實化、多元化、層次化和個性化的特點。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tài),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不完善帶來的負面效應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有一定的影響,但應該看到發(fā)展的主流是好的,大學生人身品德的層級在上升,社會公德水平在提高。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部分學生中,還存在功利思想嚴重和公德意識淡化的問題。如:考試作弊屢禁不止,曠課現象嚴重,食堂中浪費現象驚人等;同時,部分學生集體觀念薄弱,組織紀律渙散,不愿參加集體活動和公益活動等。
3.高校學生幸福指數有待進一步提高。在“您感到生活幸福嗎,如果滿分是10分,您給自己打幾分”的提問中,選擇“5—6分”及以下的人占51%,可見,當代高校學生生活幸福感普遍不強。那么,到底是什么導致他們的幸福感不強呢?在對所有調查問卷和訪談記錄進行歸納分析后,我們發(fā)現,影響高校學生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依次為就業(yè)難、學習壓力大、個人前景不明朗。
4.高校學生追求的多樣性。調研顯示,對于學校舉辦的各項活動,有40%的大學生喜歡體育競技類,有28%的大學生喜歡戶外活動或聯誼,有20%的大學生喜歡文藝活動類,只有12%的大學生喜歡思想教育類,表明了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多元化和價值追求的多樣性顯著增強,追求自我、快樂生活,已成為大學生主流思想, 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如果仍一味沿用傳統(tǒng)方式、方法,必然會導致思想教育工作在大學生沒有“市場”,更不會見到好的效果。
5.大學生網絡依賴現象嚴重。根據調查顯示,高校學生平均每天用在網絡上的時間超過3小時,甚至相當一部分青年學生認為“每天可以不看電視和報紙,但不能不上網”,如今互聯網已成功超越電視、報紙、廣播,加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使得網絡成為了大學生關注程度和運用頻率最高的傳媒體系。網絡以時效性、易用性和高效性為大學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時,通過社會各個層面和領域的滲透,改變著當代青年學生的生活和思維模式,影響著他們的政治態(tài)度、道德風尚和價值取向。同時網絡中多種文化現象和思想觀念魚龍混雜,也對高效傳統(tǒng)思想教育手段造成了巨大沖擊。
6.大學生學習、就業(yè)壓力大。在“您感到是否有學習壓力”中,選擇學習壓力大的學生占40%,主要是學習有目標、有考研、出國目標的學生。分析原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近年來研究生考試人數增加,考試難度加大。受招生人數的限制,錄取比例愈來愈少,大學生既要學好大學課程,還要復習研究生考試課程,導致學習壓力增大;二是隨著就業(yè)壓力的加大,大學生找工作的難度加大,在校大學生社會閱歷較淺、沒有工作經驗,個人能力有待加強。面對壓力,許多大學生除了抱怨還是抱怨,而不知道如何克服壓力并將壓力轉換成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動力。
二、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1.做好新常態(tài)下思想教育工作,提升大學生思想素質。一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堅定政治立場,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二是學校經常開展思想道德講座,通過加強愛國、愛校教育,增強大學生的歸屬感、認同感,激發(fā)廣大學生熱愛祖國、珍惜學習環(huán)境,自覺服從和遵紀守法,自覺將個人成長和發(fā)展融入祖國發(fā)展之中;三是開辟學習教育陣地。深入開展形勢任務教育、艱苦奮斗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增強大學生責任感;四是加強大學生的職業(yè)道德以及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教育;五是開辟“典型文化”陣地,大力宣傳大學生的先進典型事跡,使大學生學有目標,趕有榜樣;六是開辟“網絡新陣地”,充分利用大學網絡普及率高,建立大學生“QQ群”、大學生“微博”圈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交流載體。
2.關注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重視大學生身心健康。大學生思想活躍,且處于世界觀形成期,很容易受社會上各種思潮影響,應關注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重視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掌握他們在思想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訴求,并及時予以教育、疏導。充分依托和發(fā)揮學生會的作用,定期組織文藝、各種聯誼會、籃排球賽等各類文體活動,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文明的興趣愛好。從大學生入校到離校,始終感到有黨、團組織的關心、關懷,讓他們時刻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3.根據大學生現實需求,創(chuàng)新大學生活動載體。根據大學的實際情況,不斷創(chuàng)新活動的形式,豐富活動的內容。一是結合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求,組織開展各種學習、實踐、興趣小組等活動;二是結合大學生渴望展示自我風采的需求,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知識競賽、勵志演講等活動;三是結合大學生生活方面的需求,組織開展“黨團組織就在我身邊”關愛活動;四是根據學生特點,制定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能夠幫助大學生認清自我,挖掘潛能,科學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引導大學生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促使他們快速成長。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老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校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如果教師只對課本的知識加強引導,忽視思想道德的教育,這種教育是不成功的。所以要加強師資隊伍思想教育的教學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思想教育體系,貫徹于大學教育的始終。
5.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引導青年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就業(yè)難,一方面是當今人才多,社會競爭激勵,更多的原因是意識上的誤區(qū)。大學生肩負著父母、家庭和社會期望,但是所期望的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需要付出努力,也有付出努力沒有得到所期望的。優(yōu)勝劣汰,強者生存,想要獲得成功只有不斷努力。引導大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增強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如大學內部網站、櫥窗、展板、微博等形式,強化對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的宣傳。同時,通過組織開展座談會、學習研討會等形式,及時將國家各項方針政策、重要會議精神予以學習傳達,對大學生不了解、不理解的問題進行解釋、解答。高校有責任和義務做好就業(yè)指導工作,高校要把就業(yè)指導工作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要讓大學生們進入大學就做好充分的就業(yè)規(guī)劃,按照規(guī)劃去運行。同時,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yè)化的就業(yè)指導隊伍。就業(yè)指導隊伍對于大學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高校要加強大學生的實踐和實習,讓大學生更多了解社會,融入社會。
6.學校建立好大學生信息檔案庫,要真正為大學生做好服務工作。要想真正做好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須關心和服務好青年學生,老師和輔導員在學習和生活中,要用真心去熟悉每一位學生,用誠心去幫助每一位學生,用耐心去感動每一位學生。要建立好青年學生的信息庫,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身體狀況、愛好特長,從而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并通過學生會、社團等各種方式、為他們提供機會,提供一個施展才能,實現抱負的舞臺。
(作者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