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遠志
中國夢語境下當代美術承載的言意之辯
孫遠志
美術作品作為人類文明發(fā)展歷程的直觀見證和文化強國內容的重要支撐,擔負著文化繼承與創(chuàng)新、主旋律與多樣化等創(chuàng)作使命,是當前我國文化建設總體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真善美的主流表現渠道。在“中國夢”的語境下從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的現狀分析,美術家們都在積極從美術創(chuàng)作的內涵承載方面切入,努力尋找作品獨樹一幟的辨識度,而辨識度高的美術作品不應流于空泛的形式,而應體現能夠反映當代社會發(fā)展和美術發(fā)展的最新動態(tài),蘊含著屬于時代的主旋律、豐富的人文精神和強烈的社會責任。具體表現在藝術承載上凸顯社會的核心價值、思想的積極向上、表現的多元多樣、作品的畫工精湛,能夠呈現出一股向上的精氣神,主題表達清晰、明了及藝術水準高的作品。因此,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美術家們如何把握屬于當下的社會變革,使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更具價值和獨特的辨識度,是“中國夢”語境下美術創(chuàng)作的根本價值取向。理性認知的把握與反映形式的意義表達是中國當代美術承載需要探討的重要問題,對于引領中國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發(fā)展及方向意義重大。
美術作品必須要根植于現實生活的土壤,才能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富有活力??v觀國內各類美展不難發(fā)現,很多參展作品多以貼近“中國夢”的時代追求與實干興邦的時代觀念為主題創(chuàng)作內涵,作品承載了深刻的人文內涵與關懷,直觀地展示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新變化與新成就,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積極的中國精神和氣派。中國日新月異變化、良好的社會形態(tài)和人民的精神風貌,以真情實感再現偉大的“中國夢”,畫出對民族、對家鄉(xiāng)、對生活的感動和熱愛。五年一屆的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是國內最高級別的專業(yè)性展覽,參展的美術家正是站在了中國時代發(fā)展的前端,以作為中國人前所未有的自豪,用美術作品去反映時代的進步和人民的不懈奮斗,表達了美術家們的思想情感和理想追求,用獨特的方式催生或記錄著夢想,描繪著屬于國家、民族和個人的美好生活和精神圖譜,展現中華民族的堅韌與偉大,為社會發(fā)展和文明進步匯入了強大的正能量,這也正是“中國夢”言意的新高度、新起點。如第十二屆美展中軍事類題材參展作品,油畫《亞丁灣護航》《天高云淡》《反恐突擊隊》,漆畫《青春組曲》濃墨重彩地贊頌了人民軍隊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我軍廣大官兵忠實履行歷史使命的時代風采,飽含深情地表現了軍民緊密團結的魚水情深,極具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增強了國人對中華民族、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中國夢”的認同,彰顯美術創(chuàng)作以時代特征。
縱觀歷屆全國美展和當下其他各類展覽中所展出的美術作品,總體兼收并蓄了不同的表現形式和風格,不僅能夠反映當代美術家們的文化思潮和民族文化責任感,以美術創(chuàng)作的貼近性探索獨特視角,描繪記錄人們在追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題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藝術追求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擔當的有機結合。美術作品中展現出的這種強調立場問題的思路和眼光,對中國當代美術的前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所體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立場是以美術創(chuàng)意為引領的主導作用價值取向,集中體現了國人的共同審美理想,以生動的形象觀念和美術創(chuàng)意作品的感性效果踐行了美術創(chuàng)作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內涵,從負責任的角度建筑了社會主義和諧價值體系的美術擔當。
美術家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多以現實主義、寫實主義表現手法運用直觀視覺的美術創(chuàng)作方法,通過文化、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的發(fā)展變化展示中國精神、特色、風格、氣派內涵,捕捉歷史、工業(yè)、軍事、城市、鄉(xiāng)村等各領域的信息,反映各戰(zhàn)線上人們的生活,從中表現對生活的印象和體驗,以人物、事物及事件生活的不同側面展現主題的豐富性。這正是“中國夢”的關注亮點和重要內容,也詮釋了“中國夢”語境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麗中國建設及偉大復興夢的本質屬性。既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也使改革開放以來的和平發(fā)展、文明民主新形象得以具體化,充分展示了中國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的核心價值及獨特魅力。
在當今全球化大趨勢的背景下,各種文化思潮從相互交融碰撞演變?yōu)橄嗷ネ呓猓硠恿宋幕陨砹龅淖孕藕同F實基礎,造成了部分文化形態(tài)的邊緣化和傳統文化的疏遠,中國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中也有一些作品有極力地追尋和模仿西化的痕跡,這對中華文化造成了極大的侵蝕。文化承載著國家的夢想和精神,實現“中國夢”不能缺少文化,而中華文化的根基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條件基礎,保持住中華文化的精華不受西方文化中腐朽沒落東西的侵蝕,也就保持住了中華文化的獨立風格。當然,中國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也應積極地通過借鑒、吸取、消化西方文明和文化中積極、健康的部分并為己所用,突破西方中心主義文化思潮的籠罩,形成有別于西方當代美術的獨特傳統與完整文化審美內涵的辨識度,確立基于中華民族文化和社會生活基礎的藝術價值闡釋,對創(chuàng)立中國文化概念和形成思想體系至關重要。可以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技藝中蘊含的文化內涵進行加工提煉,品味中國千百年來形成的社會文化內涵和傳統文化底蘊,以美術創(chuàng)作形式重新詮釋中華文化基因,堅守文化追求,這樣才能使畫作內容深刻,題材、體裁形式豐富多樣。
魯迅先生曾說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同樣也適用于中國當代美術的發(fā)展,從歷史角度來看,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都是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典范。每個民族都擁有不可替代和不可復制的文化,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才能構成世界文化體系,只有尊重屬于自己民族、國家的文化才能保持在世界上的生存權與話語權。中國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如果割斷了中華文化的血脈,就會缺少深厚滋養(yǎng),喪失民族特性,最終將直接導致迷失方向。相反,尊重傳統、珍視傳統的美術創(chuàng)作也正是繼承弘揚中華傳統優(yōu)秀文化,肩負提高國人精神文化素質的使命與責任,凸顯“中國夢”特色的文化立場,這樣一來中國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也就有了極高辨識度的文化立場和血脈根基,也能夠說明中華文化的強大魅力和整合力。無論是全國美展的參展作品——壁畫《萬國來朝》《姥姥家唱大戲》《離騷》,還是自2012年開始的“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既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美術創(chuàng)作舉措,也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精神的指引下,尊重美術創(chuàng)作的思想主題和藝術探索規(guī)律,以主題鮮明的美術形象再現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歷程,彰顯中國當代美術魅力,培育和弘揚民族偉大精神,推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yè)向前發(fā)展,牢固樹立了中國文化的國家形象。
因此,在當今中國社會發(fā)展的重要轉型時期,消費時代大眾文化興起的語境中,一方面,以美術創(chuàng)作的方式展現國家和民族的綜合實力,維護一個國家和民族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美術家在把握一整套文化語匯和方式的同時,積極關注美術創(chuàng)作的社會文化內涵,以多元化的藝術語言、話語方式和價值標準支持、激發(fā)美術作品表達自身審美見解和審美情感的文化立場,表達了國人的審美見解和審美情感,以美術創(chuàng)作獨特的辨識度重新強調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對于塑造當代中華文化價值立場影響深遠。
美術作品具有精神的永恒和生命的力量,能夠直接浸入人的心靈和精神世界,在精神力量方面遠高于其他藝術形式,具有強烈的教化功能,是引領人類社會進步,增長觀者知識、開啟智慧、陶冶情操、塑造品格的重要支撐,能有效地推動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德國詩人歌德曾經說過:“一件完美的藝術品是人類靈魂的作品。”從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來看,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隨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新的時代賦予它以新的思想與內涵,面對當今時代及社會命運的變遷,整個社會對提高中華民族精神素質和塑造高尚人格的文化需求的呼聲與日俱增。
美術作品是在大時代背景下個體的生命體驗,用美術創(chuàng)作的形式闡釋“中國夢”主題,賦予美術作品以至善能量,必須傾盡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懷、強烈的社會責任心,才能承擔起神圣的時代使命,只有與時俱進,美術創(chuàng)作才能把握住時代脈搏,才能充分考慮和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滿足中國社會的精神文化需求,避免作品流于淺薄化、簡單化、功利化。只有以至善能量為導向才能增強美術創(chuàng)作的感染力,尊重藝術規(guī)律,回歸藝術本體,把握住時代所急需的精神風貌,而不是片面地表象頌揚。如全國美展的參展作品——國畫《兒女情長》,水彩粉畫《父親·母親》《加班歸來》《都市中的一抹霞光》不僅在審美理念方面得以延伸,反映了喧囂與靜謐并存的生存空間和俗世浮生的生存狀態(tài)下人物內心不同的心理、期盼與夢想,蘊含著深深的思想感情和人文溫情,流露出堅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精神品質。
中國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應以多樣化的創(chuàng)作形式、多元化的局面為產生背景,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導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作用,堅守和弘揚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追求,而這樣的追求也是對人性的堅守。以時代精神和內心情感擷取豐富的題材,深入生活并抓住生活中的感人瞬間和動人情節(jié)為創(chuàng)作素材,通過藝術上的提煉與升華,可以在作品中透露以美怡情、以美導真、以美啟善的至善能量,釋放出引領時代文化新風的強大正能量,潛移默化地感染和潤澤人們的心靈,將所有的思慮之心凈化為至善之心,傳遞至善至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的精神品格,這也正是中國當代美術作品中需要樹立的至善能量之所在。
綜上所述,“中國夢”不僅給中國當代美術發(fā)展提供了信心、追求和力量,也給美術創(chuàng)作做了最好的內涵闡釋,賦予了其獨特的辨識度。讓中國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能夠在夢想的舞臺上,在時間和空間的交錯中提煉出屬于時代的精華、民族的精神、至善的能量。只有真正挖掘中國當代美術獨特的辨識度,塑造新時代體現中國人的主體性,直面人生、社會的動態(tài)形象,才能給國人以鼓舞、啟示、希望和動力,才能真正地創(chuàng)作出影響世界的“中國夢”美術形象,展示“中國夢”在世界文化體系中的獨特性和吸引力。這不僅是中國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所應積極尋找的辨識度,踐行“愛國、為民、崇德、尚藝”的文藝界核心價值觀,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國家、民族共同利益追求的具體體現。
[1][美]蘇珊朗格.藝術問題[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2]葉春輝,王希.中國當現代美術創(chuàng)作方法論研究[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論壇論文集[C].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10.
本文為廣西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中心2014年度廣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社會服務能力提升建設項目“社會服務行動工程”開放項目立項項目《基于漓江流域以桂柳古運河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引導研究》(KF201402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孫遠志(1980— ),男,碩士,桂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藝術設計教學和工藝美術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