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修昔底德與帝國主義問題

2015-07-20 04:19:53彭磊
江漢論壇 2015年5期
關(guān)鍵詞:帝國主義

彭磊

摘要:修昔底德史書的主角是雅典帝國主義,修昔底德認為,雅典帝國主義的崛起是戰(zhàn)爭爆發(fā)最真實的原因,西西里遠征和米洛斯對話時則是雅典帝國主義的巔峰。通過審視修昔底德史書中的這三個片段,可以厘清修昔底德對帝國主義的看法。修昔底德揭示出,帝國主義就是強者對弱者的武力征服,而且帝國主義具有某種必然性和普遍性,但我們并不能說修昔底德是一位帝國主義者,因為他為正義和神義留下了廣闊余地。

關(guān)鍵詞: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帝國主義;強權(quán)政治

中圖分類號:120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5)05-0077-05

修昔底德刻畫了希臘世界最大規(guī)模的一場戰(zhàn)爭。在他看來,這場戰(zhàn)爭是一場“最大的運動”,所有希臘人以及一部分蠻族人、“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shù)的人類”都卷入其中(I.1)。這場世界大戰(zhàn)演繹了最大規(guī)模、最錯綜復雜的國際政治,其中扮演主角的是雅典帝國主義,雅典在這場戰(zhàn)爭中的言行舉動一次次把它的帝國邏輯推向頂峰。在雅典覆亡后,帝國主義并沒有消亡,它一次次在歷史舞臺上復活,并且依然支配著當今國際政治和對國際政治的理解。美國學者以“修昔底德陷阱”來比擬當前的中美關(guān)系,恰從一個側(cè)面說明雅典帝國主義的陰影無所不在。本文擇取修昔底德史書中的三個片段,借以審視修昔底德筆下的帝國主義問題,并試圖厘清修昔底德對帝國主義的看法。

一、帝國主義作為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

對于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的原因,修昔底德交待說:

至于他們?yōu)槭裁雌茐暮图s,我首先說明了雙方的過錯和爭執(zhí),這樣人們就不用再去尋拔在希臘人之間發(fā)生如此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的原因了。因為我認為最真實但最少以言辭揭示的原因是:雅典人日益強大,拉棲岱蒙人由之深感恐懼,從而使得戰(zhàn)爭的爆發(fā)不可避免。(I.23.5-6)

區(qū)分戰(zhàn)爭爆發(fā)的直接原因與“最真實的原因”,暗含著修昔底德對這場最偉大的戰(zhàn)爭的深邃思考。緊接著,修昔底德先講述了戰(zhàn)爭爆發(fā)前3年之內(nèi)雅典與斯巴達之間的國際沖突(公元前435-432年),涉及兩個關(guān)鍵事件:科基拉因為自己的殖民地愛皮丹努斯而與伯羅奔尼撒的科林斯發(fā)生沖突,科基拉請求加入雅典同盟,雅典為此加入了對科林斯的戰(zhàn)爭;波提岱亞在科林斯的支持下反叛雅典,雅典出兵圍攻波提岱亞,與伯羅奔尼撒人再起糾葛。兩起事件加劇了雅典人與科林斯人的矛盾,經(jīng)過科林斯人的一番鼓動,伯羅奔尼撒人認為公元前446年締結(jié)的30年和約已經(jīng)被破壞,必須要對雅典宣戰(zhàn),“因為他們恐懼雅典的勢力進一步增長,他們看到希臘大部分地區(qū)都已被雅典人控制”(I.88)。因此,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在于雅典帝國的急劇擴張所導致的他國的恐懼。然后,修昔底德追述了從希波戰(zhàn)爭結(jié)束至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爆發(fā)前的50年間的歷史(公元前479-431年),這段“五十年紀事”其實揭示的是雅典帝國主義的崛起,也就是戰(zhàn)爭爆發(fā)“最真實的原因”。

“五十年紀事”文字高度精煉,平淡冷靜,不著褒貶,似乎僅僅是記述50年間的事情。希波戰(zhàn)爭結(jié)束后,雅典人迅速重新修建起城墻,并修建了比雷埃夫斯港的城墻,城墻將使雅典人更放心地走向海洋。雅典人撇開伯羅奔尼撒人,成為德洛斯同盟的盟主(公元前478年),之后開始違背盟約,奴役同盟城邦。50年間發(fā)生了30次大小戰(zhàn)事,其中雅典主戰(zhàn)或參戰(zhàn)29次,包括遠征塞浦路斯、埃及、希臘北部和小亞細亞各地。修昔底德未明言的是,至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爆發(fā)前,雅典稱霸海上,與稱雄陸上的斯巴達分庭抗禮,并且因為收繳貢金而積累了大量財富。在戰(zhàn)前,斯巴達和雅典都評估了各自的實力。斯巴達王阿基達姆斯在試圖勸阻斯巴達人起兵的演說中承認,雅典在海軍和財政上遠遠強于斯巴達,斯巴達或許只在重裝步兵和人數(shù)上占優(yōu)勢。伯里克勒斯則在力主開戰(zhàn)的演說中鼓舞雅典人,他稱斯巴達人都是安土重遷的貧窮農(nóng)民,他們無力組建海軍,也不能頻繁派遣陸軍征戰(zhàn),雅典人則擁有豐富的海戰(zhàn)經(jīng)驗,假如斯巴達人從陸上入侵阿提卡,雅典人則要從海上侵犯斯巴達,并可以放棄土地和房屋,走向海洋、守住城市,但要始終避免在陸上同數(shù)量上占優(yōu)的伯羅奔尼撒人交戰(zhàn)。在戰(zhàn)爭開始前,雅典與斯巴達各有優(yōu)勢,而雅典的勢力依然在上升,斯巴達恐懼雅典霸權(quán)的無限制擴張將危及自身的霸權(quán),于是率先撕毀和約,人侵阿提卡。

要理解雅典在50年間的崛起,需要參考修昔底德筆下的演說辭——演說辭與行事密不可分,而且包含著對行事的原因的揭示或隱瞞。波提岱亞事件后,伯羅奔尼撒同盟在斯巴達召開大會,科林斯人在會上極力控訴雅典,碰巧在場的雅典使者則為雅典辯護。雅典使者的辯護是全書第一篇雅典人的演說??屏炙谷寺暦Q,雅典人一直在做準備以應(yīng)對隨時可能爆發(fā)的戰(zhàn)爭,雅典人圍攻波提岱亞是為了今后插足北方的色雷斯,攫取科基拉是為了收納它們強大的海軍,他們把雅典的崛起歸咎于斯巴達在波斯戰(zhàn)爭后的不作為,也歸咎于斯巴達人保守和遲疑的性格。雅典使者并未否認雅典的侵略行為和不正義(斯巴達監(jiān)察官斯森涅萊達斯隨后的演說指出了這一點,見I.86),但他追溯波斯戰(zhàn)爭中雅典的卓越貢獻,力圖表明“我們據(jù)有我們所獲得的一切并非不合情理,我們的城邦并非不值得尊重”(I.73):雅典并非通過武力獲得今天的帝國,而是因為斯巴達人不愿意繼續(xù)領(lǐng)導希臘反抗波斯人的殘部,各盟邦只好請求雅典來領(lǐng)導他們。事后雅典被迫把帝國擴張到今天的樣子,是因為三個因素:恐懼、榮譽和利益,而且恐懼是第一要素。成為盟主的雅典受到大多數(shù)盟邦的嫉恨,有些反叛的盟邦受到鎮(zhèn)壓,加上斯巴達在旁虎視眈眈,雅典人若放棄帝國無異于把自己拋入險境。雅典使者還將矛頭指向斯巴達,聲稱斯巴達統(tǒng)率伯羅奔尼撒諸邦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且倘若斯巴達的統(tǒng)治受到挑戰(zhàn),斯巴達一樣會予以殘酷地鎮(zhèn)壓,絕不愿自己陷入危險;雅典獲得帝國是正義的,雅典以武力維持帝國同樣是正義的,假如正義等同于利益的話:

因此,我們的所作所為不足為怪,也并不違背人世的通則,如果我們不僅接受了一個被給予的帝國,而且不肯放棄它的話,那是由于我們屈服于三個最強有力的東西:榮譽、恐懼和利益——我們并非開了先例,而是因為“弱者服從強者”是一條永恒的法則。此外,我們認為自己配得上這一地位,而且你們至今也這么覺得:盡管你們現(xiàn)在在算計你們的利益,為此擺出正義的大道理,實際上,當有機會通過武力獲得什么東西時,講這套大道理的人不會不去謀求更多。(I.76)

雅典使者的演說極具欺騙性,但他在隱藏雅典帝國崛起的原因時,卻揭露了雅典帝國主義的精神內(nèi)核:“弱者服從強者”是一條永恒的法則,所謂的“三個最強有力的東西”究其根本是“利益”,雅典帝國主義就是武力與利益(而非正義)的結(jié)合。追求利益是人和城邦最自然的欲望,“正義”不過是用來欺騙弱者、謀求自身利益的說辭,這猶如今天說,國際關(guān)系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家利益,國際關(guān)系中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如雅典使者所說,雅典的霸權(quán)主義政治并非特例,而是普遍的政治法則,斯巴達的統(tǒng)治同樣是霸權(quán)主義的,斯巴達指責雅典,不過是因為雅典侵犯了斯巴達的利益。不過,這是雅典使者在有意抹黑斯巴達:斯巴達統(tǒng)治盟邦的方式是意識形態(tài)性的,即讓盟邦接受寡頭統(tǒng)治,雅典統(tǒng)治的方式則是武力加經(jīng)濟控制,即剝奪盟邦的海軍,并讓它們交納大筆貢金:而且斯巴達并沒有“帝國夢”,他們在完勝雅典后,僅僅摧毀雅典的城墻,剝奪其海軍,扶植寡頭政權(quán),并沒有奴役雅典。

在修昔底德看來,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是一場源于帝國主義的戰(zhàn)爭,它不是伊奧尼亞人對多里斯人的戰(zhàn)爭,也不是民主制與寡頭制的戰(zhàn)爭。多里斯人多次在演說中宣揚種族對立,更多是出于勸服的目的。盡管雅典的盟邦主要是伊奧尼亞人,但正如雅典人自己所說,“對于一個僭主或一個擁有帝國的城邦而言,但凡有利的就沒什么不合情理的,親族關(guān)系若不可靠就不存在;在任何情況下,是敵是友要視情形而定”( VI.85)。利益指引一切,種族矛盾相比于利益是次要性的。修昔底德在記述西西里決戰(zhàn)前列舉雙方的陣容,他稱“他們相互之間聯(lián)合在一起,既不是出于正義,也不是因為種族紐帶,而是因為利益關(guān)系或是強迫所致”(VII.57)。民主制與寡頭制的對立固然重要,甚至修昔底德也強調(diào),在席卷希臘各邦的內(nèi)亂中,民主派求助于雅典人,寡頭派則投向斯巴達人。但對于雅典人來說,這一意識形態(tài)分歧同樣只是它用以分化敵人、進行征服的工具——敘拉古人和雅典人一樣奉行民主制,結(jié)果還是成了雅典人的敵人。

二、西西里遠征中的帝國主義

西西里遠征是雅典帝國主義的巔峰時刻,是雅典人武力擴張的熱情最濃烈的體現(xiàn)。雅典人是在公元前416年,即戰(zhàn)爭進行到第17年時才發(fā)動對西西里的遠征,當時正處于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的間歇期——雅典與斯巴達于公元前422年締結(jié)了50年的和約。雅典人覬覦西西里已久。當初他們之所以接受科基拉的結(jié)盟請求,一方面是看重科基拉的海上力量,另一方面是考慮到科基拉在通往意大利和西西里的海上的有利位置——科基拉日后果然成為雅典人的海軍基地,遠征軍正是在科基拉匯合,再從科基拉駛向西西里。戰(zhàn)爭初期(公元前427年),西西里的勒翁提尼人與敘拉古人開戰(zhàn),勒翁提尼人向雅典人求援,雅典借機派出了20艘艦船,名義上是援助同為伊奧尼亞人的勒翁提尼人,實際是為了防止西西里的谷物運往伯羅奔尼撒,同時試探征服西西里的可能性。這支艦隊此后一直駐于南意大利的瑞吉昂,后來雅典又增派40艘艦船。公元前424年,西西里諸邦在革拉結(jié)盟,約定結(jié)束戰(zhàn)爭,雅典艦隊由此撤出西西里,但三名將軍回到雅典后受到處罰,因為雅典人認為他們本來有可能占領(lǐng)西西里,卻接受了賄賂而撤軍。8年后,西西里的一個城邦再次請求雅典的援助,雅典人認為奪取西西里的時機到了。

雅典的海洋霸權(quán)主要輻射在愛琴海和伯羅奔尼撒半島沿海,遙遠的西西里并不在雅典人的霸權(quán)版圖內(nèi)。在遠征前,雅典人甚至不了解西西里的大小和居民數(shù)目。西西里有什么利益誘惑,使得他們投入巨大的財力和兵力貿(mào)然發(fā)動遠征?最直接的原因似乎是,前來乞援的愛格斯塔許諾本邦的神廟和國庫中存有大量金錢,可以作為戰(zhàn)爭經(jīng)費提供給雅典人。但雅典人發(fā)現(xiàn)自己上了愛格斯塔人的當后并沒有撤退。雅典人可能是為了更重要的經(jīng)濟利益,譬如糧食,西西里是富庶的糧食產(chǎn)區(qū),奪取西西里可以獲得充足的糧食供應(yīng),并阻斷西西里向伯羅奔尼撒輸送糧食。此外,意大利還有豐富的木材,可以用于建造戰(zhàn)艦。但修昔底德本人并不這么認為。修昔底德僅有一次說到糧食的問題:雅典人第一次入侵西西里,是為了防止西西里的谷物運往伯羅奔尼撒,但這一動機并不單純是經(jīng)濟性的,而與戰(zhàn)爭本身緊密相關(guān)。修昔底德并未說到雅典人遠征的具體目的,他只是說他們想要征服西西里。阿爾喀比亞德鼓動遠征的演說也并未以具體的利益來說服雅典人,只是強調(diào)雅典一旦征服西西里,就很可能成為全希臘的主人。修昔底德對于西西里遠征的動機的沉默表明,雅典帝國主義是“一種抽象的對征服的欲望,這種欲望幾乎可以同等地轉(zhuǎn)向海上的任何國家”。這樣一種帝國心態(tài)反映在每一個雅典人身上:

對遠征的愛欲無一例外地攫住了所有人:年紀大的人認為,他們將征服所到之地,或者,如此強大的力量絕不會遭遇任何挫折:年輕人們則渴望去看看遠方的風景,開闊眼界,他們滿懷希望地相信自己可以安全返鄉(xiāng):民眾和士兵則期望在當前這次遠征中獲得薪金,并且克敵制勝,由此他們將得到源源不斷的薪金。(VI.24)

西西里遠征是雅典人帝國心態(tài)最極致的體現(xiàn),這場明目張膽的侵略戰(zhàn)爭也最充分地彰顯了雅典的不正義。西西里人最開始完全不是雅典人的對手,他們遣使向同族的科林斯和斯巴達求援,科林斯人立即投票表決同意全力援助他們,同時還派使者與敘拉古人一起到斯巴達。雖然斯巴達民眾傾向于援助西西里,但斯巴達的監(jiān)察官和其他長官并不想伸出援手,只打算派使者去敘拉古——這無異于讓西西里毀滅于雅典之手。在聆聽了叛逃到斯巴達的阿爾喀比亞德的演說之后,斯巴達才決定立即派兵援助西西里人。阿爾喀比亞德說明了雅典遠征的戰(zhàn)略計劃,并論證西西里人若無伯羅奔尼撒人的援助必敗無疑,而伯羅奔尼撒此后也將遭遇同樣的危險。他建議斯巴達人盡快馳援敘拉古,并在希臘大陸展開戰(zhàn)事,再次入侵阿提卡,通過兩條戰(zhàn)線的牽制,由此將摧毀雅典現(xiàn)在擁有或?qū)碛械牧α?,并“通過友善而不是通過武力”(VI.91-92)獲得整個希臘的霸權(quán)。斯巴達人完全采納了阿爾喀比亞德的建議,但遲至翌年夏季,斯巴達人才出發(fā),在他們出發(fā)前,敘拉古命懸一線:雅典五次戰(zhàn)勝敘拉古人,并且通過修建城墻幾乎封鎖了敘拉古,由于沒有從伯羅奔尼撒獲得任何援助,敘拉古人失去了武力抵抗的信心,開始與雅典磋商投降事宜。又是到翌年冬季時,斯巴達人才決定入侵阿提卡,因為敘拉古和科林斯人希望此舉能夠阻止雅典人增援兩西里。不過,斯巴達人由此開始全身心地積極投入戰(zhàn)爭,一方面迅疾地入侵阿提卡,另一方面向西西里大規(guī)模地運送重裝步兵。斯巴達人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構(gòu)成西西里遠征的轉(zhuǎn)折點,也是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的轉(zhuǎn)折點:同時進行兩場戰(zhàn)爭,很快就拖垮了雅典人。

斯巴達人的拖延,是因為他們遲緩謹慎的性格,還是因為當時是停戰(zhàn)時期,或是因為沒有看清自己的利益?在修昔底德看來,斯巴達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源于雅典與斯巴達在第一次戰(zhàn)爭與第二次戰(zhàn)爭中的不同角色。在第一次戰(zhàn)爭中,是斯巴達人首先撕毀30年和約,而且罔顧雅典人提出的仲裁請求:在第二次戰(zhàn)爭中,是雅典人首先違反了公元前422年的和約,從公元前414年夏季開始,雅典軍隊在伯羅奔尼撒登陸,不斷劫掠沿海城市,而且他們拒絕斯巴達人提出的仲裁請求。斯巴達人認識到,因為他們在第一場戰(zhàn)爭中負有過錯,所以會遭受慘敗,甚至會發(fā)生派羅斯的災難,而今雅典人所犯的過錯就是他們之前的過錯,必將會遭受他們之前遭受的災難,于是他們開始熱心地進行戰(zhàn)爭。斯巴達人自認為是正義的,并最終戰(zhàn)勝了不義的雅典人。

三、米洛斯對話中的帝國主義

修昔底德將西西里遠征置于雅典人對米洛斯的征服之后。戰(zhàn)爭進行到第6年時,雅典人就曾經(jīng)想要征服米洛斯,因為米洛斯人是島上居民,但是不肯屈服于雅典,甚至拒絕參加雅典同盟。雖然雅典蹂躪了米洛斯人的土地,但米洛斯人拒不投降。米洛斯人是拉棲岱蒙人的移民,原本在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中保持中立,此后就公開敵視雅典。在戰(zhàn)爭的第16年,即西西里遠征前一年,雅典人再次發(fā)動了對米洛斯的遠征。和西西里一樣,米洛斯人并未侵犯過雅典人的利益,雅典人純粹是出于征服的欲望來遠征米洛斯。雅典人兵臨城下,在尚未破壞其國土前遣使與米洛斯人談判,由此就有了修昔底德筆下唯一一篇對話。

米洛斯人清楚,雅典人名義上是談判,實際上沒什么可談,雅典人實際是談判的仲裁者,結(jié)局要么是戰(zhàn)爭,要么是淪為奴隸。因此,米洛斯對話是在強權(quán)政治的現(xiàn)實處境下對強權(quán)政治的諸前提進行的探討,意在彰顯正義與利益的張力以及帝國主義的邏輯。雅典人提出,談判的原則不是正義,而是什么是“切實可行的/能夠的”,正義僅當雙方力量均衡時才存在,而強者會做自己“能夠”做的并讓弱者屈服。既然雅典與米洛斯力量如此懸殊,雙方便應(yīng)當考慮,雅典人能夠?qū)γ茁逅谷俗鍪裁?,米洛斯人能夠?qū)ρ诺淙俗鍪裁?,明言之,雅典人能夠毀滅米洛斯人,米洛斯人只能夠屈服為奴。既然無法談?wù)撜x,米洛斯人只能依據(jù)利益來勸說雅典人。他們指出,在危險中永遠可以訴諸“合理和正義”,以此來說服敵人將是有益的,如果雅典人今天毀滅米洛斯,就是對“合理和正義”的毀滅,日后當雅典衰微之時,雅典也就無法說服敵人,只會受到最沉重的報復——雅典人毀滅米洛斯,日后將損害雅典的利益。雅典人則說,他們并不恐懼被其他統(tǒng)治者征服,他們只恐懼雅典的臣民叛亂并顛覆自己的統(tǒng)治,因為未來的征服者同樣只會考慮利益而不是正義,而雅典人會明智地服從征服者的利益,正如他們現(xiàn)在期望米洛斯人服從他們的利益一樣,那些反叛的臣民一心想的則是復仇。如果米洛斯人屈服,雅典不費任何麻煩就能統(tǒng)治米洛斯,而米洛斯人也就能獲得保全,這對雙方都有利。但米洛斯人提醒雅典人,米洛斯素來保持中立,與雅典人幾乎毫無干系,既非雅典人的殖民地,也非雅典人的臣民,雅典毀滅這樣一個城邦是不正義的。雅典人否認這一區(qū)別,雅典人的統(tǒng)治是普世的,只不過有些城邦更為強大,所以他們不敢去進攻,同時,雅典人還表明了征服米洛斯的利益所在:不但擴展了統(tǒng)治疆域,而且獲得了安全保障,因為米洛斯作為島國被大大削弱之后,就無法挑戰(zhàn)雅典的海洋霸權(quán)了。米洛斯人只能再次訴諸雅典的利益,聲稱其他那些中立的城邦會由此成為雅典的敵人。雅典人并不擔心這一點,因為他們并不把那些大陸上的城邦看作威脅,它們因為自己是自由的而沒想到防備雅典,像米洛斯這樣的雅典帝國之外的島國以及那些不滿雅典帝國統(tǒng)治的島國才是真正的威脅,因為它們最容易不理智,把自己和雅典拖人可以預見的危險之中。無論是訴諸正義還是訴諸利益,米洛斯人都無法再進一步辯駁了。

最后,米洛斯人把希望寄托在機運(神)和斯巴達人的援助上:機運會偏向米洛斯,因為神保佑正義者,斯巴達人則會出于羞恥前來援助他們的同族。由此引出了雅典人對神義和人義(斯巴達)的看法。雅典人否認自己的主張或行為悖離了人們對神的看法,他們同樣享有神的支持:

因為我們認為,神看起來,人一直以來就清楚地表明是出于自然的強迫,去統(tǒng)治他能征服的任何地方。這一法則不是我們立的,它立下之后,我們也不是第一個遵行的;我們遵行這一法則,只不過是接受已經(jīng)存在的法則,而且會把它留給后世直到永遠,因為我們知道,你們和其他任何人一旦獲得像我們一樣的力量,也會照此行事。 (V.105)

雅典人的征服或以強凌弱完全符合神義,或說遵照神圣的法則。此外,雅典人指出,米洛斯人指望斯巴達人的救援,這是幼稚加愚蠢:

拉棲岱蒙人在處理他們自己的事和本邦的政制時,他們最大程度地遵照美德行事;但對于他們處理其他邦的事務(wù)時(的做法),一個人有許多可以說的,但可以至為清楚地用一句話概括:在我們知道的所有人里面,他們最明顯地把快樂的看成是高貴的,把有利的看成是正義的。這樣一種觀念當然不會(帶來)你們

當前(期望的)不理性的拯救。(V.105)

對于雅典人對神義的反駁,米洛斯人沒有做出任何回應(yīng)。對于雅典人關(guān)于斯巴達人的說法,他們也未作反駁,只是轉(zhuǎn)而提出斯巴達會出于“自己的利益”前來援助,否則斯巴達人會失去朋友的信任并有利于敵人。但雅典人說,即便如此,斯巴達人并不會為此冒險。米洛斯人的最后一絲希望也被雅典人消除了。但米洛斯人最終拒絕屈服,他們希望雅典人能保持他們的自由,并從米洛斯撤兵。雅典人發(fā)兵圍城,米洛斯人對機運和斯巴達人寄托的希望果然落空。

米洛斯對話展現(xiàn)了正義與利益的關(guān)系、神義與人義的本質(zhì)。它可以解釋雅典人在西西里遠征中的帝國沖動,也可以解釋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中的種種言行。但正如雅典人關(guān)于神義的說法所展示的那樣,弱肉強食的“自然正當”并非雅典帝國主義的專利,它是普世的、永恒的法則,雅典人既非創(chuàng)始者,也非終結(jié)者。這一法則適用于神和人,適用于所有城邦,包括斯巴達。斯巴達雖然不如雅典那樣張狂大膽、勇于冒險,雖然它滿足于現(xiàn)狀,不愿意走向戰(zhàn)爭,但它依然沒有逃脫帝國主義的普世法則。只不過,斯巴達帝國主義的年齡比雅典帝國主義老得多,早在希波戰(zhàn)爭前,斯巴達就建立了在希臘的霸權(quán),如今老帝國早已達到了勢力擴張的界限,倘若越過界限,帝國主義自身就悄悄邁入了巨大的危險,正如雅典在西西里的失敗所表明的。

帝國主義即是強者為了利益以武力征服弱者。修昔底德展現(xiàn)了帝國主義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幾乎所有政治共同體都難以逃脫帝國主義的普適邏輯。但我們并不能說修昔底德一定是一位帝國主義者,因為他畢竟為正義、神義留下了廣闊的余地,從而提醒后世的帝國主義者們,要對神圣的懲罰保留一份畏懼。修昔底德所推崇的是伯里克勒斯式的帝國主義,一種未完全喪失節(jié)制的帝國主義,但伯里克勒斯式的帝國主義依然是武力擴張式的霸權(quán)主義。是否可能“通過友善而不是通過武力”成為帝國,這是修昔底德留給后世的難題。

猜你喜歡
帝國主義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fā)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帝國主義瓜分中國
黨史文苑(2020年7期)2020-07-29 12:39:23
反對國民黨把兒童送給帝國主義去毒死
黨史文苑(2019年3期)2019-03-29 11:52:02
托馬斯·曼《死于威尼斯》中的帝國主義寓言
帝國主義奴役中國民眾
黨史文苑(2017年3期)2017-05-04 14:42:08
帝國主義屠殺剝削工農(nóng)
黨史文苑(2017年1期)2017-02-18 15:21:16
帝國主義奴役中國民眾
黨史文苑(2016年23期)2016-12-27 15:04:41
帝國主義教唆國民黨軍發(fā)動第四次“圍剿”
黨史文苑(2016年21期)2016-12-01 10:50:26
準備與日本帝國主義直接作戰(zhàn)
黨史文苑(2016年17期)2016-09-10 12:25:21
列寧帝國主義理論的歷史原創(chuàng)性與當代性研究
军事| 武冈市| 大方县| 蓝田县| 遵义县| 德清县| 大足县| 盖州市| 德昌县| 延吉市| 隆化县| 柘荣县| 永兴县| 荣昌县| 桑日县| 阿克苏市| 怀远县| 阆中市| 玉溪市| 芦山县| 大邑县| 怀宁县| 高碑店市| 板桥市| 苏尼特左旗| 翁源县| 农安县| 乌鲁木齐县| 高碑店市| 台山市| 武强县| 云安县| 睢宁县| 昭觉县| 子长县| 永年县| 东阳市| 龙南县| 高邮市| 定州市| 日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