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平
兒童天真可愛、純潔無瑕,能擁有童心,是許多人的夢想。然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隨著年齡增長,童心就會消減,童趣就會隨之消失。文學大師是個例外,他們始終童心未泯,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許多故事至今讀來讓人忍俊不禁。
據魯迅長孫周令飛回憶,魯迅是個幽默有趣、童心未泯的人。在廈門大學教書的時候,魯迅對母親深懷思念。不料,卻有頭豬當著他的面啃相思樹葉。魯迅一時氣極,就和那頭豬展開了一場搏斗。魯迅50多歲定居上海的時候,曾經一路轉著圈踏著華爾茲的舞步入座吃飯,逗引得滿桌哈哈大笑。夏日的深夜,魯迅喜歡開著窗子伏案寫作。有時候,看到有人溜到自己樓下的墻角里來尿尿,他就會用橡皮筋和紙團做成彈弓,彈在那人的屁股上。魯迅非常欣賞兒童的心靈之美,他的作品中傳遞著童真、善良與美好。在《社戲》《故鄉(xiāng)》等作品中,魯迅以陽光的筆觸,描寫了幾近單純的兒童心理和性格,歌頌了孩子們的天真無邪、活潑好動和充滿活力。
作為著名的兒童作家,冰心一生與兒童為伍,和兒童休戚相關。她經常深入幼兒園、小學,詢問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了解他們的要求和愿望。正因為冰心童心未泯,所以她愛花、愛草、愛樹木,愛大自然中的一切小生命,尤其喜愛貓。冰心愛貓,在整個文藝界都是出了名的。據說,她家的那只波斯貓個大體壯,一身亮麗的白毛蓬松如云,輕柔如絲,動作輕捷靈敏,常常做出一些調皮的動作。但是,每當它在冰心面前撒嬌時,卻顯得分外的溫馴和嬌嗔,往往逗得冰心像孩子般的大笑。冰心在《只揀兒童多處行》中,寫到了在頤和園碰到的春游的兒童,表現了兒童的生機勃勃、活潑歡快的情態(tài),表達了冰心對兒童的喜愛以及所寄托的希望。冰心最后說:“當你春游的時候,記住‘只揀兒童多處行,是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的?!弊掷镄虚g洋溢著一種生機和活力,讀后令人感到十分興奮和激動。
汪曾祺的作品富有人情味,他本人也特別富有童趣。汪曾祺寫過一篇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他說,一個現代化的、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須做到“沒大沒小”。父母叫人敬畏,兒女“筆管條直”,最沒有意思。作為一個父親,應該盡量保持一點童心。汪曾祺的兩個女兒不但不怕他,而且把他當做自己的伙伴,動不動與他嬉戲打鬧。兩個女兒小時候總喜歡在爸爸腦袋上梳小辮,她們在汪曾祺的頭上亂揪一通,手上也沒個準,疼得他直咧嘴。她們還不停地喝斥著:“別亂動!”不一會,女兒拉著滿頭扎著紅色、綠色綢帶的爸爸去照鏡子,問他:“好看嗎?”汪曾祺總是充滿慈愛地夸獎:“真漂亮!我們妞兒就是能干!”鬧夠了,兩個女兒把興趣轉移到別處了,汪曾祺想拆掉頭上的花布,便認真地征詢:“可以拆掉嗎?”小女兒堅決不同意,說:“不行!好不容易梳的!”于是,汪曾祺便頂著一頭的花花綠綠,若無其事地寫他的小說。
童心未泯,是大師共同的特點,也許正是因為他們擁有一顆不老的童心,所以他們的作品充滿了純真,洋溢著激情,富有生命力,讓人百讀不厭。閱讀大師的童心與童趣,讓人回味無窮。
(李恒克摘自《幽默與笑話》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