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
一位畫家說,他曾一直有午睡的習慣。然而有一天,心“怦怦”地狂跳,睡不著了。原因是他的兩幅畫突然賣了很高的價錢。他一想到銀行卡上的那一長串數(shù)字,就激動不已,無法按捺住自己。后來,他愈發(fā)忙起來了。因為有了名聲,開始頻繁出入各種沙龍,各式飯局,非但午睡沒了,晚上也開始長時間地失眠。腦海里,全是走馬燈似的人,整宿整宿迷迷糊糊的,睡不好覺。而此前,他除了作畫,就是喝茶,偶爾朋友相聚,也很快就散席。他活在自己淡泊的節(jié)奏里,從來沒有為睡覺發(fā)過愁。他說,原先安安靜靜畫畫的日子,就似活在天堂里。自從名利來了,便一腳踏進了地獄。
北京有個朋友,開一間大公司。他交友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但凡誰往聲色犬馬地帶他,他就跟誰絕交。吃飯可,喝茶可,其他燈紅酒綠的地方,他一律不去。因此他得罪了一些人,有朋友,也有客戶。但更多的人聚攏到了他的周圍,原因只有一個,大家都覺得像朋友這么活著的人,太彌足珍貴了。
汪曾祺先生寫過一個京劇名優(yōu)蕭長華,他一輩子掙的錢不少,但都給別人花了。他買了幾處“義地”,是專為死后沒有葬身之地的窮苦同行預備的。有唱戲的“苦哈哈”,家里老了人,辦不了事,就到蕭先生那里磕個頭報喪。蕭問來人:“你估摸一下,大概多少錢才能把事辦了啊?”來人還沒答復呢,他就去箱子里取錢了。而蕭長華本人卻活得足夠節(jié)儉。自己從不坐車,到哪兒都是步行。他的長壽之道則是:飲食清淡,經(jīng)常步行,問心無愧。
這個世界上的好多事,我們都左右不了。譬如,紛亂的世事,險惡的人心,翻云覆雨的命運,撲朔迷離的生活,但有一樣我們是可以掌控的,那就是自己的活法。其實,到頭來會發(fā)現(xiàn),人生快樂不快樂,幸福不幸福,全然不在于你有多少錢,在什么位置上,而在于你怎么活著。
活法好,才會活得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