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買賣“銀行卡套餐”利益鏈調查

2015-07-13 10:33:15劉亞金鴻浩
方圓 2015年13期
關鍵詞:辦卡販子身份證

劉亞+金鴻浩

“長期銷售各大銀行卡、全新開戶無交易記錄,帶儲蓄卡、身份證、網(wǎng)銀U盾、手機卡、開戶單,可用于轉賬、匯款、洗錢、送禮、逃稅、賄賂?!比缃襁@樣明目張膽的廣告,仍然活躍在網(wǎng)站、QQ和微信角落里。盡管各大銀行都在整治銀行卡非法買賣,但這種行為似乎并未完全斷絕。

今年5月26日,男子彭亮因低價從網(wǎng)上購得一批舊身份證,再找人冒充身份證“主人”,到銀行辦出若干銀行卡,最后以“身份證+銀行卡”打包的形式在網(wǎng)上高價兜售,犯有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及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被青島市中級法院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4萬元。

事實上,網(wǎng)上非法買賣銀行卡正在形成一條完整的利益鏈,內(nèi)部分工日趨明確。有人專注于收集他人身份信息,為“辦卡人”提供幫助;有人專職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辦理銀行卡,提供“貨源”;還有人專司網(wǎng)絡賣卡,掌握銷售渠道。他們不僅危害金融秩序,也為電信詐騙、洗錢、貪污受賄、賭博等犯罪行為提供了犯罪土壤,

明碼標價的銀行卡買賣

今年5月底,江蘇南通市公安局破獲了一起公安部督辦的特大妨害信用卡管理案,該案中的犯罪團伙打造了一條完整的非法買賣銀行卡利益鏈,對外出售的銀行卡多達千余張,而且大都流向廣西賓陽、湖南婁底以及云南等通信網(wǎng)絡詐騙或販毒高發(fā)地區(qū)。

在這條利益鏈中,分為辦卡、收卡和賣卡三個環(huán)節(jié)。辦卡的被稱為“業(yè)務員”,多為80后、90后,他們負責冒用他人身份辦理銀行卡,每辦理一個“銀行卡套餐”可以獲得100元的報酬。“銀行卡套餐”包括銀行卡、他人身份證、手機卡、U盾以及開戶申請單等。對于一名最普通的業(yè)務員來說,一般一天至少能辦4張銀行卡,名副其實的“活輕松,來錢快”。

發(fā)放報酬的人被稱為領隊,他們負責招募并培訓“業(yè)務員”,收集并囤積“銀行卡套餐”,并在接到來自“賣卡人”的訂單后,將“銀行卡套餐”發(fā)放給他們。而“賣卡人”則負責通過QQ、論壇等網(wǎng)絡途徑散布買賣銀行卡的信息,等待買家上門。據(jù)交代,他們銷售的“銀行卡套餐”價格在600元至1200元不等。

盡管過去一段時間內(nèi),各大銀行和有關部門都在打擊網(wǎng)上非法買賣銀行卡,但這種買賣并沒有停止,而是轉入更為隱蔽的地方?!斗綀A》記者在百度輸入“收購銀行卡”等關鍵詞后,很難直接發(fā)現(xiàn)買賣銀行卡的網(wǎng)站。但是,記者通過在QQ里搜索“借記卡”、“銀行卡”等字樣,還是發(fā)現(xiàn)了數(shù)百個標注為“售借記卡,加QQXXXXXX,安全”字樣的QQ群,其中,QQ群人數(shù)上千的不在少數(shù),如果從QQ群注明的地點來看,幾乎遍布了全國各個省份。

記者按照QQ群活躍度排名,選擇了一個活躍度最高的群以買家身份申請進入,通過驗證在群里表達購買要求后,一個網(wǎng)名為“卡三”的QQ賬戶聯(lián)系了記者。他表示,他手里的“產(chǎn)品”有兩種,分別是普通卡和全套卡,普通卡指的是僅為借記卡,無論要哪家銀行的,均為一套350元;而全套卡則包括,身份證、銀行卡、開戶單、U盾和手機卡,一套500元到700元不等,其中建設銀行的700元,中信銀行的550元,興業(yè)銀行的500元,購買人還可以任意選擇開戶卡主的性別和開戶地。

記者選擇了一套普通卡要求購買,對方隨即發(fā)來一條支付鏈接,點開后發(fā)現(xiàn)是一家名稱為亂碼的店鋪,里面只有手機內(nèi)存卡這一件商品,只要按價格拍下商品并付款后,對方即可用快遞發(fā)現(xiàn)貨。

獲取一張銀行卡成本僅為幾十元

這些被非法買賣的銀行卡究竟從何而來?據(jù)《方圓》記者了解,一是通過獲取遺失或被盜的公民個人信息和身份證件,前往銀行辦理銀行卡;二是以每張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的價格收購他人閑置不用的銀行卡;三是通過在銀行內(nèi)部工作人員,盜用客戶信息辦理銀行卡。而其中頗為常見的,是用撿來的身份證辦理銀行卡。

其中最為常見的方式就是撿到他人遺失的銀行卡進行辦理。2013年3月,22歲的湖北人伍智從深圳來到北京打工,其間在路上撿到一張名為余星的身份證,并將其一直存放在住處。后來,伍智找工作屢屢碰壁,在快要“彈盡糧絕”時,他無意間在網(wǎng)上看到了收購銀行卡的相關信息。伍智便決定用余星的身份證辦理銀行卡獲利,在近一年的時間里,伍智先后辦理了7張銀行卡,其中工行2張,農(nóng)行2張,建行3張,然后通過網(wǎng)絡以每張70元的價格賣掉了5張。目前伍智已被北京市朝陽區(qū)檢察院審查起訴。

相比于伍智,有些卡販子不會去依靠“撿身份證辦卡”這種需要運氣的方式“囤貨”,他們對于搜集他人身份信息,有更加“專業(yè)”的方式:比如向一些違法企業(yè)購買。今年4月,深圳警方搗毀了一家專門賣身份證的公司。這家公司的老板馬順安,聽說賣身份證賺錢快,就每隔兩三個月,前往人流密集區(qū),以每張40元至50元的價格,向環(huán)衛(wèi)工人收購他人遺失身份證,然后以每張100元以上的價格出售。而彭力剛、姚謙等人則利用購買的身份證,到銀行冒充他人辦理銀行卡,再通過網(wǎng)絡,將身份證和銀行卡打包,以每套800元至1200元不等的價格,向福建、廣西、湖南、海南等地發(fā)售。

直接低成本購買銀行卡則是另一種常見的方式。有卡販子向記者表示:“我們有很多卡都是從農(nóng)村收來的,以前監(jiān)管不嚴的時候,我們經(jīng)常會去農(nóng)民工聚集的地方,找他們借身份證到銀行開戶辦卡,每次給幾十塊錢。他們風險意識不強,為了掙點錢也愿意。”

只不過,隨著認識的提高,農(nóng)民工的銀行卡似乎也并不好收集了,而卡販子們也想出了新的收卡辦法。今年年初,溫州市民李德良收到了很多奇怪的短消息,短信內(nèi)容是 “長期大量收購銀行卡,收購價200元到1000元不等,現(xiàn)金結算,非誠勿擾”。交易要求是卡內(nèi)余額要清零,附帶身份證復印件,有網(wǎng)銀的卡需要連U盾一塊交易。雖然有不少人并不理會這類信息,但是瘋狂群發(fā)短信的卡販子們還是收獲不少銀行卡,在卡販子看來,很多人沒有去銀行注銷銀行卡的習慣,廢棄的銀行卡閑置著還不如賣了賺點錢,反正借記卡也不用擔心被透支。

而有的卡販子則直接表示在銀行內(nèi)部“有路子”,當《方圓》記者詢問“卡三”銀行卡來源是否可靠時,“卡三”告訴記者,完全不用擔心銀行卡的真?zhèn)螁栴},他從銀行內(nèi)部拿卡,辦出來的卡絕對是真的。不過,也有別的卡販子向記者透露,從前他們確實從銀行內(nèi)部員工手里拿過不少卡,但是現(xiàn)在央行正在整治銀行卡網(wǎng)上非法買賣,壓力比較大,很多原來的關系都不好用了,他們害怕把自己被查出來,吃上官司。

另外,北京市朝陽區(qū)檢察院檢察官石林山表示,現(xiàn)在有的人也會用自己的身份證到銀行辦卡,然后把自己的銀行卡和身份證一起賣出,再以身份證遺失為借口,重新申領新的身份證,再辦卡出售,如此循環(huán)來獲利,這種情況是否構成犯罪,目前爭議比較大。

多用于詐騙、刷單、洗錢

普通人在銀行辦理一張銀行卡,只需要10元或20元,為何卻有很多人愿意購買網(wǎng)上高價銷售的他人銀行卡呢?事實上,從為網(wǎng)店炒信,到為企業(yè)逃稅,再到受賄、洗錢,購買別人的銀行卡使用,基本上都有些“特殊需求”。而這些“特殊需求”,大都挑戰(zhàn)著法律的底線。

2014年5月,江蘇揚州警方抓獲了6名可疑人員,被抓獲時,6人每人手中都攥著一摞居民身份證。經(jīng)調查,他們是從網(wǎng)上購買了這批身份證,每張70元,并利用這些身份證先后在上海、南京、揚州等地辦理了100多張銀行卡,專門用于給網(wǎng)店刷信譽。實際上,網(wǎng)店店主正在成為當下購買銀行卡的一大主力軍,一名卡販子坦言“我手里的貨有六成都是賣給網(wǎng)店店主的,而且他們每次交易的量都很大”。

另外,以他人姓名開設的銀行賬戶不僅為網(wǎng)絡電商提供了便利,也為實體企業(yè)撐起了逃稅的“保護傘”,多名卡販子稱,每個月都有許多中小企業(yè)主購買銀行卡,這些人是想通過多開賬戶的方式,將原本一個賬戶的錢分到幾個匿名賬戶,以達到偷稅漏稅的目的。

當然,在這張“保護傘”下的不僅僅是“逃稅”,行賄受賄、詐騙洗錢等一系列與經(jīng)濟活動有關的犯罪行為都在“保護傘”撐開的陰影中找到了藏身之地。“以行賄受賄為例,假設官員在收受賄賂后將錢款存于自己的賬目之下,突然增加的巨額款項會大大增加他暴露的風險,而規(guī)避的辦法有很多,比如存海外賬戶、只接受現(xiàn)金賄賂等,但最方便的辦法就是將錢存在用其他人姓名開辦的卡上,這樣還能讓行受賄雙方均實現(xiàn)‘匿名?!北本┌怖砺蓭熓聞账蓭熇罹糕嬖V《方圓》記者,使用他人銀行卡給此類犯罪大開方便之門。

安徽省鳳陽縣公安局原局長陶勇受賄案就是這樣一起“匿名”案。在這起案件中,陶勇?lián)碛幸粋€名為章偉的假身份,并且用這個假身份辦理了兩張銀行卡,一張用來存放自己的私房錢,而另一張,則是用來存放自己收受的巨額賄賂。

詐騙犯則是購買銀行卡的另一個“大客戶”,比如詐騙后,負責收款的銀行卡都是買來的,騙來的錢打到卡上再轉走?!坝绕涫悄壳氨容^高發(fā)的電信詐騙活動,犯罪分子就是利用購買來的銀行卡轉賬、提現(xiàn)。他們先以短信群發(fā)器給受騙者發(fā)短信,讓其將資金打入指定的銀行卡內(nèi)?!笔稚秸f,由于是購買的銀行卡,警方歷經(jīng)各種辛苦,最終追查到的這些銀行卡賬戶,很難查到犯罪分子的真實身份,這些被交易卡的銀行卡賬戶,卻成為犯罪分子的“護身符”。也正因為如此,雖然網(wǎng)上出售的銀行卡,看似交易金額并不大,但由其引發(fā)的社會危害卻相當大。

今年3月底,南京某企業(yè)的會計王然收到老板的一條微信,詢問卡上還有多少錢,王然告訴對方還剩96萬。之后,老板又發(fā)來另一條消息,“上午將96萬塊打至XXX賬戶,現(xiàn)在開會,不方便說話”。由于此前老板也常如此安排工作,王然并沒懷疑,直到下午跟老板確認時,老板卻稱并沒有此事,王才發(fā)現(xiàn)遇到騙子了。

接到報案的南京雨花臺公安分局立刻調查,發(fā)現(xiàn)這96萬被匯到了47個銀行賬戶上,這些賬戶戶主不少是大學生。原來,大學生李峰和其兩個同學當時是為了兼職賺錢,在他人的帶領下去銀行辦理了4張銀行卡,并開通U盾、網(wǎng)銀和手機銀行之后,他們的這些東西被對接人拿走,并以此獲得了報酬。

網(wǎng)上買賣銀行卡背后的法律風險

網(wǎng)上銀行卡熱賣的背后,不僅有不法分子為逃避法律制裁的市場需求,也存在催生其“繁榮”的土壤。中國工商銀行的柜臺工作人員楊珊告訴《方圓》記者,自己每天工作中要經(jīng)手200多張銀行卡,其中大部分是辦理新的銀行卡。一方面,辦理時客戶本人樣貌和身份證上的確會有不同,尤其是身份證有效期長達十年,時常會出現(xiàn)辨認核驗困難,如果實在不能確認是同一個人,按照規(guī)定會要求客戶出具其他輔助資料以證明身份,比如駕照、工作證等。另一方面,現(xiàn)在的身份證能補辦掛失卻并不能注銷,如果有人持已被掛失的身份證去銀行辦卡,銀行是無法確定這張身份證是否有掛失信息的,這也客觀上給利用他人身份證辦卡創(chuàng)造了條件。

而相較工作人員的疏于核驗,威脅更大的是銀行“內(nèi)鬼”作祟,因為僅從規(guī)定而言,銀行的辦卡審核程序還是比較嚴格的,但其具體執(zhí)行效果受人為因素的影響比較大。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不少卡販聲稱“銀行內(nèi)部有人”,這說明銀行員工有可能參與其中。而實際上,在公安機關近年來破獲的網(wǎng)絡銀行卡非法買賣的案件中,確實存在多起案件,涉及銀行內(nèi)部工作人員販賣銀行卡信息。

但銀行卡熱賣背后往往隱藏著巨大的法律風險?!熬妥约恨k理的案件來說,出售銀行卡屬于網(wǎng)絡售卡利益鏈上游的行為,其目的都是為了獲利,都是以一兩百元出售一張,并且基本不知道對方購買的目的。這些銀行卡一般是通過QQ群或是網(wǎng)上廣告銷售,有可能被收卡人用來從事非法活動,比如洗錢、逃稅、詐騙、送禮和開店刷信用等行為”,在石林山看來,一旦所售銀行卡出現(xiàn)信用問題,公安機關最終都會追溯到原本賬戶,導致戶主的個人信用受損,甚至承擔連帶責任,尤其是當販賣信用卡的人明知道對方目的是用于詐騙或洗錢,就有可能構成這些罪的共犯。

“不論買卡還是賣卡,都是違法違規(guī)行為。我國目前實行銀行卡實名制,不論持卡人自己出賣還是卡販子從中倒賣,其主要目的都是將銀行卡提供給他人冒用,與銀行卡不慎遺失或被竊取完全不同?!崩罹糕硎?。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77條和《銀行卡業(yè)務管理辦法》等規(guī)定,出售、購買銀行卡,不管是以虛假身份辦理,或者用他人身份證騙領、購買信用卡都是構成妨礙信用卡管理罪,都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此外,這種行為不僅危害金融秩序,也為電信詐騙、洗錢、貪污受賄、賭博等犯罪行為提供了犯罪土壤,還會給身份證或實際卡主造成不便?!笔稚秸f,比如一個詐騙案件,公安機關在查詢錢款去向時只能查到銀行卡的卡主,進而找他取證,就會他的生活帶來一定影響。因此,必須對銀行卡網(wǎng)上非法買賣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遏制網(wǎng)上銀行卡非法買賣

“打擊銀行卡非法買賣最關鍵的是要遏制銀行卡的源頭”,李靖怡告訴記者,每一個身份都能產(chǎn)生大量的銀行卡,所以,每個公民都應該提高警惕,保護好個人隱私,防止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盜用,更加不能為貪圖小利出售自己閑置的銀行卡。

“每個持卡人在使用銀行卡過程中,都應特多加防范?!睏钌阂舱J為,首先要保管好身份證、銀行卡、網(wǎng)銀U盾等賬戶存取工具,保護好登錄賬號和密碼等個人信息,對于廢卡,應及時銷戶,并將卡片磁條毀損,不隨意丟棄。其次,是不出借、出售個人銀行卡、身份證和網(wǎng)銀U盾等賬戶存取工具。最后,如果發(fā)現(xiàn)買賣銀行卡和身份證的違法行為,應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調查取證工作。

不過,也有不少專家認為,當前,泄露個人信息的風險無處不在,依靠個人努力來規(guī)避網(wǎng)上非法買賣行為遠遠不夠,更多的是需要央行、銀監(jiān)會、銀行和公安部門等單位共同作為,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的違法行為加以制裁,對可能發(fā)生的違法行為盡最大可能加以遏制。

2014年12月至今,為遏制和打擊網(wǎng)上非法買賣銀行卡的違法犯罪行為,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總局、銀監(jiān)會等開展了聯(lián)合整治銀行卡網(wǎng)上非法買賣專項行動。從各地整治的結果來看,公安機關也已經(jīng)在部分案件中初見成效。

“從長遠來看,必須堵上銀行在運營管理過程中漏洞。”李靖怡表示,一些人盜用他人身份證也可以順利辦理銀行卡的現(xiàn)象表明,銀行對于“人證一致性”的審查不嚴格,也暴露了一些銀行工作人員片面追求辦卡數(shù)量而疏于核驗的心態(tài)。

同時,李靖怡認為,公安機關應建立更加嚴格的身份證辦理、使用、作廢的制度,杜絕新老身份證可同時使用的現(xiàn)象,減少利用他人遺失身份證辦理銀行卡后出售的可能。還應該盡快完善身份證信息管理系統(tǒng),通過推進身份證植入指紋信息工作,提高身份證的識別度,解決二代身份證掛失后信息無法注銷的問題。

事實上,銀行卡非法買賣“灰色利益鏈”延伸長、涉及廣、偵破難度大,依靠單一部門的努力已經(jīng)很難對這條利益鏈進行全面打擊,因此需要公安機關和銀行監(jiān)管部門聯(lián)合起來形成合力,對于這條利益鏈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圍剿”,才能從根本上遏制其日益猖獗的勢頭。(文中涉案當事人均為化名)

猜你喜歡
辦卡販子身份證
都有身份證
減重獎勵
辣椒也有身份證
趣說古人的“身份證”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22
無力反駁
號販子怕群防群控
宣戰(zhàn)號販子
辦卡預存更優(yōu)惠?小心!貪圖折扣有風險!
公民與法治(2016年8期)2016-05-17 04:11:48
讓號販子失去生存土壤
宣戰(zhàn)號販子
呼图壁县| 留坝县| 萨迦县| 丰县| 建德市| 库伦旗| 松桃| 辰溪县| 闵行区| 扶绥县| 天气| 平舆县| 南和县| 大英县| 西盟| 商城县| 安新县| 南乐县| 平武县| 望谟县| 景洪市| 犍为县| 大邑县| 盐源县| 天水市| 大丰市| 启东市| 孝义市| 伊宁县| 库伦旗| 革吉县| 宿松县| 本溪| 呈贡县| 永新县| 且末县| 武山县| 常熟市| 红安县| 富宁县| 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