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zhàn)初期,唱歌在延安成為一種盛極一時的風氣。學校里唱歌,部隊里唱歌,工廠、機關里也唱歌。每逢開會,各單位、各部門的隊伍,總是踏著歌聲走來,踏著歌聲回去。開會之前唱歌,中間休息的時候也唱歌。在成千上萬人參加的大會上,指揮者先伸出右手向前一指,給一首歌的第一個音節(jié)定下調子,然后便率領大家用同一種音調唱起來。開會前各路隊伍的互相“拉歌”,更是一場集體唱歌競賽,被稱為“歌戰(zhàn)”。
“歌詠城”延安的主要歌詠形式是合唱。1940年5月15日,成立了延安青年大合唱團。延安青年大合唱團演唱過《青年大合唱》、《抗大大合唱》、《黃河大合唱》等合唱歌曲。他們后來與同年9月成立的延安合唱團合并,由魯藝音樂系第三期學生時樂蒙擔任團長,繼續(xù)開展群眾性的音樂歌詠活動。個體的微弱聲音,匯入、混合在強大的眾聲之中,每個人都感到了集體的力量。
對此,很多從國統(tǒng)區(qū)來的人,都談到過他們到達延安以后,所獲得的那種“解放感”、“自由感”。吳伯簫認為:“在延安,大家是在解放了的自由的土地上,為什么不能隨時隨地集體地、大聲地唱歌呢?”李清泉也說,解放了的主體需要情感宣泄,所以那時唱歌總是那么有勁,不知疲倦。這正是延安被稱為“歌詠城”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