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瑤
摘要:在傳播學的領域內,大眾文化的發(fā)展狀態(tài)和趨勢具有深刻的研究意義,將其結合電視傳媒的發(fā)展水平和特點,更有利于探究它們二者的存在關系以及對社會所產生的影響。因此,本文通過對大眾文化和電視傳媒關系的探索和分析,為其結合發(fā)展提出切實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大眾文化 電視傳媒 關系
1.前言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和經濟化趨勢的加強,再加上網絡科技的日益發(fā)展,探索分析大眾文化傳播的內在規(guī)律,以及它與電視傳媒媒介的關系,越發(fā)成為當下的一個重中之重的課題。
2.當代大眾文化的發(fā)展狀況
2.1當代大眾文化的的含義及特點
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產物;具有商品性;具有通俗性;具有流行性;具有娛樂性;具有依賴性
2.2大眾文化的發(fā)展狀態(tài)和趨勢
科技和技術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社會生產力、社會文化力和綜合國力。大眾文化需要把握時代脈搏并保持發(fā)展腳步,因為它是一種精神領域的文化形態(tài),需要時刻吸納全新的科學知識和先進技術,并以此來整合當代大眾文化的科學精神,從而不斷朝著科學化的方向發(fā)展。
3.大眾文化與電視傳媒交融發(fā)展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
3.1大眾文化興起和電視傳媒傳播的盲目性
在大眾文化的發(fā)展中,市場經濟是造成其具有盲目性的基本原因。在現(xiàn)階段,我國文化產品往往具有至上而下性,在某種意義上基于一種文化形式,并且致力于建立一種適合于大眾的普通文化范型,雖然它也希望生產一些被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卻由于它啟蒙、灌輸和引導的目的,而讓大眾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
3.2大眾文化中傳統(tǒng)不良習俗對大眾文化的腐蝕
畸形的物質消費觀念侵蝕著大眾文化。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一些敗壞社會風氣的現(xiàn)象:請客送禮、行賄受賄、人情投資、阿諛奉承等等。這些現(xiàn)象嚴重阻礙了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阻礙著大眾文化進步和完善。
4.大眾文化與電視傳媒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措施
4.1引導大眾文化利用電視傳媒傳播,確立基本思想原則
(1)確立基本思想原則的必要性。大眾文化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電視傳媒是國家的重要輿論機器,它對文化的傳播往往就是國家意志的象征。因此,確立廣播電視對大眾文化傳播引導的基本思想原則,是維護國家形象和民族不斷進步發(fā)展的重要任務。(2)堅持馬列主義思想與我國實際情況相結合的方針。在馬列主義的指導下,結合當前中國實際情況,注重發(fā)展具有“正能量”的、健康的大眾文化事業(yè),為廣大人民群眾及社會主義事業(yè)服務。
4.2弘揚時代主旋律,利用電視傳媒對大眾文化進行積極傳播
把握時代的主題。根據(jù)國家的文化政策,電視傳媒應當著眼于國家普遍提倡,并且能夠積極引導大眾精神層面的文化節(jié)目,把握時代主題,創(chuàng)造出輕松愉快又健康向上的大眾文化。
4.3利用電視傳媒對大眾文化進行的推廣中要不斷提高格調和品位
要積極滿足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大眾文化的傳播過程中不斷滲透高雅文化,不斷提高文化品位,從而滿足人們不同層次的需求。電視傳媒對大眾文化要向雅俗共賞的方向引導,這樣才有更光輝的前景。
5.結論
5.1.積極發(fā)揮電視傳媒對于大眾文化的積極引導手段
電視傳媒是大眾傳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傳播大眾文化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正面的角色,理應秉承著一種積極向上的具有較高層次的思想和創(chuàng)新理念,通過對信息的整合,文化內容的整合來報道傳播大眾文化。電視傳媒在大眾傳播的過程中必須堅決抵制負面的、消極的、阻礙社會正能量發(fā)展的低俗平庸文化,應該引導低俗文化向內涵文化方向發(fā)展。大眾文化的主體文化意識和人文意識不容動搖。
5.2電視傳媒要為創(chuàng)造時代所需要的大眾文化做好輿論引導
當今社會,輿論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作為輿論傳播的主要媒介的電視傳媒,更應該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發(fā)揮好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電視傳媒必須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審視大眾文化,并做好相應的傳播,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最終是要提高社會公眾的大眾文化修養(yǎng)和文明意識。
【參考文獻】
[1] 長軍.新時期大眾文化[M].2001.
[2] 戰(zhàn)生.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研究中文自學指導[M].2003.
[3] 梁樺.論大眾傳媒與大眾文化[M].2001.
[4] 國忱.關注并反思大眾文化[M].2001.
[5]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M].1996.
(作者單位:吉林藝術學院廣播電視編導 )
(責任編輯 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