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王海英
印度神多廟多早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各種大小廟宇隨處可見。修建新廟在這里本不是引人注目的消息,然而前一陣子,印度有人給總理莫迪建廟的新聞還是引起世人不少關(guān)注。其實,印度人不僅愛給神建廟,還愛給名人建廟。
“政客廟”多伴有政治訴求
在莫迪總理的家鄉(xiāng)古吉拉特邦,有追隨者集資給心中的英雄建起廟宇,并在廟中供奉莫迪的半身像當(dāng)作神一樣崇拜。其實,在宗教氛圍異常濃厚的印度,這并不是個例,一些有名望的政客、還有影星、球星等,都不乏狂熱“粉絲”熱衷為其建廟。
在東部的奧里薩邦,有一座圣雄甘地廟,供奉著甘地的半身銅像。這座廟是當(dāng)?shù)氐倪_利特(賤民階層)修建的。位于印度種姓制度底層的達利特在日常生活中飽受歧視,許多廟宇都禁止達利特進入。而圣雄甘地因其“人人平等”的思想深受達利特階層愛戴,人們建起甘地廟,允許所有人不分種姓、階層,甚至不分信仰進廟來朝拜。這廟宇可以看作達利特增強自身影響力,追求更加公平的社會地位的一個象征。無獨有偶,被稱為“賤民女王”的原北方邦首席部長、如今依然活躍在印度政壇的梅雅瓦蒂在印度教圣城占西也擁有一座廟宇,梅雅瓦蒂及其父母的白色大理石全身像被供奉在廟中。
泰倫加納邦的一位議員為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立起一座名為“泰倫加納之母”的等身雕像,并準(zhǔn)備供奉在為索尼婭建造的一座廟中。泰倫加納邦是印度最年輕的一個邦,在經(jīng)過當(dāng)?shù)厝嗣穸嗄甑亩窢幣螅?014年從安德拉邦中獨立出來,索尼婭·甘地被認為在其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球星影星廟”寄托粉絲狂熱
板球是最能點燃全體印度人熱情的一項運動,其受歡迎程度外國人是無法想象的。畢竟,世界上還沒有哪項運動的明星被供奉在廟中被人們像神一樣崇拜吧?而板球就能做到。在比哈爾邦,印度最著名的板球明星薩欽就擁有自己的廟宇,他的雕像身著印度國家板球隊服,手持板球拍,作為“板球之神”接受球迷們的膜拜。
除了球星廟,在印度更多見的是影星廟。印度觀眾對于影星的熱愛也遠非他國觀眾可比,追星追到極致就是把偶像當(dāng)神靈來拜。在加爾各答就有一座廟宇是為號稱“寶萊塢常青樹”的阿米特巴·巴強所建。阿米特巴縱橫印度影壇40多年,參演電影180多部,雖70歲高齡仍有巨大票房號召力。廟中,神位上是阿米特巴電影代表作中所坐的椅子,椅子上供奉著他的經(jīng)典劇照和一雙鞋。
更多的影星廟則在印度南部,這里電影對人民生活的影響力更勝于北印度。尤其是在泰米爾納德邦,電影城“科萊塢”在當(dāng)?shù)亟^對比寶萊塢更有號召力?!翱迫R塢”當(dāng)紅的影星拉吉尼坎特、娜米塔等人都有自己的廟宇。女星烏瑪香卡甚至在斯里蘭卡還有一座自己的廟,這是當(dāng)?shù)厣ち_影迷為自己心目中的“女神”所修建,由此也可以看出印度文化在南亞地區(qū)的影響力非同凡響。
值得一提的是,泰米爾知名女星庫什布的狂熱粉絲也曾為她修建了一座廟,但后來卻被另一群人給拆除了。因為庫什布一次接受采訪時對女性婚前性行為發(fā)表了寬容的言論,這引起保守的印度教徒的強烈抗議,憤怒的教徒們把她的廟宇也給搗毀了。
庫什布因為說錯幾句話就被拆了廟,而另一位女星即使被判刑入獄了,自己的廟宇依舊安然無恙,在信眾中的威望也一直不減,她就是泰米爾納德邦最有名的女演員、現(xiàn)任首席部長賈婭拉麗塔。賈婭拉麗塔曾經(jīng)出演過140多部電影,是泰米爾影壇歷史上當(dāng)仁不讓的“一姐”。與賈婭拉麗塔一樣,當(dāng)?shù)卦?jīng)的影壇“一哥”拉瑪昌德蘭以及最著名的編劇卡魯納尼迪在泰米爾納德也都曾擔(dān)任首席部長一職,而且也都有自己的廟宇和為數(shù)眾多的追隨者。諷刺的是,卡魯納尼迪本人是一名無神論者,他自己卻被追隨者當(dāng)成神供在了廟里。
印度人緣何愛給明星修廟
對于給明星建廟的行為,印度主流媒體一般沒有太多的宣傳,而且好多網(wǎng)友對此也持保留態(tài)度,認為這不過是“腦殘粉”們的一種盲目行為。其實,印度人熱衷給明星建廟也是自有其文化土壤的。與其他國家一樣,印度絕大多數(shù)廟宇供奉的都是神靈,最常見的是印度教保護神毗濕奴和破壞神濕婆的廟宇。但依據(jù)印度教的傳統(tǒng)說法,神可以有眾多的化身、分身,也可以通過轉(zhuǎn)世成為人或某種動物甚或另一位神靈。所以,世間一切生物乃至萬事萬物,大到一頭象、一棵樹,小到一只蟲、一顆石子都可以是神的化身。比如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大神克里希納就化身為一名車夫,幫助正義一方戰(zhàn)勝邪惡勢力;另一部史詩《羅摩衍那》中,主人公國君羅摩則是毗濕奴神的化身。另外,普通人通過修煉也可以成為圣人,步入神的殿堂,比如莫迪總理故鄉(xiāng)甘地納格爾最有名的斯瓦米納拉揚神廟,供奉的就是18世紀(jì)的圣人斯瓦米以及他的傳人。這也就是印度為什么據(jù)稱有3億多神靈、廟宇也不計其數(shù)的重要原因了。
同樣的,也就不難理解印度人為了精神的寄托或愿望的達成,會把生活中某一方面出類拔萃的人物神話并當(dāng)作神來崇拜,這也是脫胎于其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部分。在莫迪的廟中,人們會為他的健康祈禱,祈求大神保佑總理健康長壽,領(lǐng)導(dǎo)著印度走向繁榮富強。而在板球明星的廟中,球迷們則會祈求自己的球隊能夠獲勝,或者祈禱自己或者自家的后代能夠擁有如球星一般的板球天賦。在圣雄甘地的廟中,僧侶會每天兩次帶領(lǐng)大家誦讀甘地的著名語錄。而在拉瑪昌德蘭的廟中,他曾經(jīng)主演的老電影主題曲終日唱響著,寄托著影迷們對逝去歲月的無盡留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