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格力
弄
謝子安在《野人家》里寫深山溝的夏天:“天弄一些云,云又弄一些雨,下了一場,又一場。雨生綠,土也生綠,此季行車,車轍開始銹死,荒生野草。”
這樣的野人家,即使無緣小住,仍能讓人在這一弄一弄里,心生無限柔軟,如走進雨巷,看青石縫里雜生的小草,看水滴濺出一首詩的韻腳。
一個“弄”字,讓人心生歡喜。再看荒生野草,就覺得那是難以形容的美。仿佛天地間全是望之不盡的野草。而這一切,得來的就是那么輕巧一弄。
風弄來一片夜色,夜色弄來幾縷更聲,更聲弄來幾粒微芒,微芒弄來幾滴露水,露水再弄來一個黎明。
任
一個“任”字,目光停在上面,心一下靜了,繼而眼睛有些濕意。
冬天走在街上,看到眼前一棵黑樹,四周白雪相映,它那么孤絕。而山上枯寂四野,你深一腳淺一腳地攀了進去,沒地方坐,無紅綠看,只一份寂。你就那樣站著,任它們老,任它們枯。而這一山的寂與老,也許正是為了任風吹,任雪落,任你來。
一朵云,任它老。老了就掉在墨客畫卷里,流成溪;掉在老僧睡石上,落成枕。
一片月色,任它老。老了就住進春江花月夜,青絲為弦,等人彈唱;住進李白的酒杯里,清心為歌,等人伴舞。
惹
方文山的《青花瓷》寫得好,意象旖旎,帶人到江南,到水鄉(xiāng)。最喜歡“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huán)惹銅綠”一句,因為這個“惹”字。
詩中雨打芭蕉的惻意象,已是濃得化不開的愁緒情結(jié)。李清照那首《添字采桑子》,不雨時“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直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在這樣的詩句中,心也不覺似簾外一棵芭蕉,雨打音,都是心悲切聲。一個“惹”字,把人帶回雨淋濕的往事中,你不是在聽雨打芭蕉聲,而是所有凄苦都是心甘惹上的,凄涼之感更深重。
芭蕉惹驟雨,是往事紛至沓來,是動;而門環(huán)惹銅綠,是塵埃落定,是靜。靜得似一幅畫,你匆忙經(jīng)過,突然停步回看,看這一扇銹透的老門,一環(huán)銅綠,憂傷似霧籠了上來。你就那樣站著看著,仿佛一生只為看這一次,一世只懷這一種愁。
靜
空山松子落,禪房花木深,都是詩中至靜至美的意象。但對個人日常修行而言最美的,至今想來,還是這“一門”兩個字。“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生活中,一門有禪,一門有美。
靜坐案幾旁,臨摹幾個字,墨香裊裊,案上花開,才能體會周邦彥詞中的“粉墻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靜看一幅畫,喜悅的走筆如刺繡,繡著山,繡著水,繡著舊時光,繡著一門禪意;靜讀幾個字,平平常常,但連在句中,一讀就有深意。
空山松子落棋盤,清泉石上流落花,看看都是美。再穿過小院回廊,推門進屋?;ㄅ簧硐?,風惹一點涼。往事在門里,一茶一杯靜生香,一字一畫靜開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