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華
【摘 要】本文對從班主任培訓活動中獲得的一些心得和體會進行了介紹,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實踐教師自身的發(fā)展,以及如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等提出了一些看法,以餮讀者。
【關鍵詞】班主任;教學;班級管理
如果說我是一棵小草,趙建玲老師就是一片森林;如果說我是教育戰(zhàn)線上的一名士兵,那趙建玲老師就是一名指揮官。在聽完趙老師的報告,我的感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我也是教育戰(zhàn)線上的一名老兵:92年參加工作,99年開始做班主任工作,多年的工作使我思想倦怠,工作沒什么新意,讓我喪失了斗志,失去了工作熱情,自己也是得過且過,總想退休。但聽完趙老師的課,讓我感到很慚愧:趙老師也當了十年班主任,而她總結了那么多的教育經(jīng)驗和體會。不但在教育過程體驗著快樂,而且享受著教育的豐碩成果——有很多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讓我感覺我在浪費生命,我的價值何在?唯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每逢節(jié)假日,總有學生發(fā)短信、打電話問候自己,只有那時才覺得自己工作的意義。
通過這次培訓我有很多收獲:
一、學生從內心的認可,是成功教育的基礎
我們知道倆個陌生人相見,互相懷有戒備心理。只有彼此信任才能敞開心扉,互訴衷腸。我們的學生也是這樣,只有當他或是她信任這個老師,他們才能和老師無話不談,成為朋友。趙建玲老師每次都能準確地把握好學生對她的這種信任,也能恰到好處地指導學生做出正確的抉擇。使學生獲得最大的成功,反而讓學生更加信任她、愛戴她。另外趙老師也是多才多藝:趙老師的課講得好;趙老師的字寫得漂亮;趙老師的歌唱得甜。這些都是讓學生佩服的因素。作為班主任,我愛班里的每一個孩子,盡管他們在別人眼里很普通,還有許多的缺點,但在我的眼里,他們就像夜空中的群星,亮晶晶的閃耀著希望的光輝,但在于學生溝通和相處中,我認為趙老師更勝一籌,只有將對孩子們的愛表現(xiàn)出來,表達出來,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和佩服。
二、家的感覺,是使學生發(fā)奮讀書的源動力
我剛見到趙老師,就覺得她特別親切和藹,感覺就像我的大姐。極具親和力。我在休息時問了她倆個問題,她很耐心地給我解答。對我都尚且如此,趙老師對她的每個學生更是關懷備至、關愛有加。趙老師把學生們看作朋友、孩子、學生。最后才是學生。她說:“你們是朋友,給予我太多的理解與支持;你們是孩子,給予我更多幸福與快樂;你們是學生,但我卻從你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很多……我愛你們中的每一個,謝謝你們對我工作的鼎力支持。每一次換教室趙老師都會在黑板寫上:這是咱們的家。雖然只是一件小事,會使學生們的心里感到一股暖流。還有趙老師一般都能很好扮演一個媽媽的角色,讓孩子把委屈發(fā)泄出來,再加以適當?shù)囊龑?,讓學生重新上路。每接一個新班級,趙老師都會按時間順序把每個同學的生日記下,在生日那天早讀時送給他或是她一個電子生日賀卡。正是趙老師給予他們家的感覺,孩子們才煥發(fā)出無窮的學習動力。換來了班級的無論是物質文化還是精神文化都有了質的提升。
三、教育方法、手段與時俱進
20世紀8O年代以來,教師發(fā)展在世界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發(fā)生了深刻而又根本的轉變,教師發(fā)展幾乎成為所有學校改善方案和教育改革建議的關鍵要素。作為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不斷提升自我素質,改進教學方法,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看到趙老師給他們班每個同學做的電子生日賀卡,還有趙老師送給畢業(yè)學生的記錄了他們師生一年共同生活和學習的點滴的光盤。在光盤里還有各科老師對學生們的寄語。我更是感慨萬千:趙老師的真是太聰明了;趙老師真是想到學生們的心坎里了;趙老師的方法真先進!
看到趙老師的學生們畢業(yè)以后給她寄來的相片、賀卡,更讓我佩服趙老師的德高望重。讓我感到她的學生們都為曾經(jīng)是她的學生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因為這位老師曾是他們的成長路程中的航標燈。當學生們成才了,又是趙老師的驕傲和自豪。這不就是作為老師的最高榮譽嗎!
參加的每一期班主任培訓,都讓我收獲不少,尤其是這次班主任培訓,讓我不時的震撼、感動、產(chǎn)生共鳴。通過這次專家型班主任培訓,讓我又燃起了對教育工作的信心和激情。從趙老師的報告中領略到原來師生情是這么的偉大和無私,讓我感到身上又注入了新鮮血液,又有了生機和活力。讓我反思自己工作上的不足,讓我的思想得到了一次全新的凈化,對我下一階段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也要做一名那樣的老師!
參考文獻:
[1]韓曼茹.中學班主任勝任力研究[D].山西大學,2004
[2]黃正平.我國班主任工作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建議[J].教育學術月刊,2013(3)
[3]王桃英.中小學班主任專業(yè)化的實證研究[J].教育探索.2008(8)
[4]楊林成.淺論初中班主任的班務管理[J].教育教學論壇.20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