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
【摘 要】本文嘗試分析禮貌原則理論,并且闡釋其在中國古代禮儀當中的應用。
【關(guān)鍵詞】禮貌原則;禮儀
1 禮貌原則的文化基礎(chǔ)
禮貌原則是經(jīng)典語言學理論,也可以理解為禮,類似于中國古代的“禮”,泛指“禮儀”,強調(diào)得體、適當?shù)慕浑H原則,目的是構(gòu)建互為和諧和相互尊重的社會關(guān)系?!岸Y儀”是文明程度的必然結(jié)果,核心內(nèi)容就是相互尊重,因此也成為利奇和萊文森所提出的禮貌原則的文化基礎(chǔ)。相互尊重是禮儀社會核心的價值觀念,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jié)果。
2 中國文化中“禮”和禮貌
中國的禮源于是舜帝所開創(chuàng)的道德文明,在周禮中得到強化和制度化。中國的禮是由一系列等級制度和行為規(guī)范所組成。中國古代的禮強調(diào)處事的經(jīng)驗和哲學,是做人和行事的根本,為社會交往提供了最基本的規(guī)范。
禮的核心價值就是禮貌,是國家和民族文明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jié)果。中國文化中的禮貌與禮密切相關(guān),其中周禮構(gòu)建了禮的政治基礎(chǔ)。在先秦乃至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禮更多用來固化人在社會中的地位,也就是“長幼有序”,“尊卑有別”,因此禮貌必然要為這樣的目的服務。禮貌作為禮的核心內(nèi)容,是維護等級制度禮節(jié)儀式,只有國君(如周天子)和貴族才能制定和解釋。禮有三種含義:第一是禮制,體現(xiàn)在社會等級制度和倫理秩序。第二是禮儀,包含具體的禮節(jié)儀式。第三是禮貌,指個體在社會交往中所表現(xiàn)出的得體的方面,像恭敬、和順、謙讓等。 可見禮貌在先秦時的重要性,以及與周禮的密切關(guān)系。春秋之前的禮具體體現(xiàn)在器物和音樂上,所以如諸侯使用九鼎就違背禮制,是一種僭越行為,自然違背了那個時代的禮貌原則,甚至是過渡的禮貌違反,為大不敬。如果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會擾亂固有的社會秩序,產(chǎn)生孔子所說的“禮崩樂壞”的后果。
3 利奇的禮貌原則以及在禮中的體現(xiàn)
禮貌原則是利奇提出的經(jīng)典語言學理論,眾所周知包括六大準則。禮貌原則本意是來完善格萊斯的會話含義理論,解釋了會話含義的語體和修辭上的動因,完善了語言在文化框架下的使用原則。禮貌原則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描述以及規(guī)定禮儀社會中的人際交往準則,體現(xiàn)出平等/一致的特性,反映在利奇的六準則里;而中國也有同樣的情況,先秦時候的士大夫階層就是這種文化的代表。“士可殺不可辱”以及宋襄公要等待對方過河擺開陣勢之后才命令部隊開始戰(zhàn)斗的行為毫無例外表現(xiàn)出騎士精神和禮貌行為。當然禮貌問題也和社會發(fā)展的其他因素有關(guān),也許像經(jīng)濟、地緣、民族生活閱歷等因素對禮貌的存在和表達或多或少構(gòu)成影響。
利奇的六準則歸納起來就是少得利、多給予,多贊譽、少貶低,多和諧、少沖突,正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送給別人,就會使對方利益受到損失;如果不這樣對方會收益,雖然本方會有很多麻煩,比方說無法處理掉不需要的東西(“得體準則”和“慷慨準則” )。如果把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送給別人,有可能引發(fā)對方的不滿,因此會帶來潛在的沖突和矛盾。因此,按照孔子的說法去行事,會帶來和諧和尊重(“一致準則”和“同情準則”)。禮貌原則也可以體現(xiàn)在行為上,通過行動傳達禮貌信息,上文所提到的宋襄公的行為就是很好的例子。根據(jù)史料,宋襄公與楚軍作戰(zhàn),楚軍過河,手下勸其趁對方?jīng)]有擺開陣勢之前展開攻擊,而宋襄公認為這樣不仁義,因此要等對方排列好陣勢才交戰(zhàn)。襄公的理念為仁,是建立在公平基礎(chǔ)之上,實際上體現(xiàn)了戰(zhàn)國之前中國禮儀即“周禮”的理想。襄公的做法符合“得體原則”和“慷慨原則”:即使本方在戰(zhàn)斗中受到損失也要讓對方多得利,少吃虧。
從語用學角度,禮貌原則的違反會帶來沖突和不和諧。禮貌原則的本意是構(gòu)建平衡和連貫的人際交往體系,盡可能軟化矛盾,因此符合“經(jīng)濟原則。然而社會是人構(gòu)成的,因此不可能是均勻并且連貫的體系,存在大量人際交往的不確定性,禮貌原則的違反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語用層面上,禮貌原則的違反基于人際關(guān)系之間的不和諧,有心理原因。根據(jù)美國哲學家福山雅知的觀點,人有“超越自然法則的心理傾向”,因此個人尊嚴有時候比生命還重要(如騎士的自我犧牲精神和9.11事件)?!岸Y貌原則”的違反體現(xiàn)在禮儀上指不恰當?shù)难哉Z和行為,因此孔子在《論語》中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表達方式以及王孫滿用“在德不在鼎”告誡楚莊王的典故。
參考文獻:
[1]Bond, Michael Harris, 1991, Beyond the Chinese Face, Insights from Psychology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Brown, Penelope and Stephen C. Levinson,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3]Carr, Michael, 1993, ?Chinese “Face” in Japanese and English [J], The Review of Liberal Arts
[4]Goffman, Ervin,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M], Doubleday, New York
[5]Hu, Hsien Chin, 1944, The Chinese Concept of “Face” [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46(1)
[6]Leech, Geoffrey N.,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 Longman, London & York
[7]Levinson, Stephen C., 1983, Pragmatic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8]董春.從“仁禮”到“禮法”——荀子之“禮”的再審視[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9]羅翔.荀子禮樂思想中的修身義蘊[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10]王靜.“禮”的繼承與發(fā)展——基于孔荀“禮”之異同比較淺析[J].《哲學研究》,2010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