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星野道夫
初訪非洲
◎ [日]星野道夫
“道夫,你好嗎?上次的非洲之旅真是不錯!嗯,明年想去一趟阿拉斯加。”
這是來自珍·古德的信。這位動物學(xué)者在非洲的坦桑尼亞研究黑猩猩有30年之久。去年2月,我們一起到非洲旅行,去探訪她度過大半生的坦噶尼喀湖畔的貢貝森林。雖然只是兩個禮拜的旅行,與珍在一起的時間卻是我相當(dāng)珍貴的回憶。
到了晚上,我們一邊用餐一邊聊各種話題。我提到馴鹿的季節(jié)遷徙,感覺那好像是很遙遠(yuǎn)的事;珍用沉靜的口吻訴說過去的故事。在只聽得到蟲子小聲合唱的寂靜非洲之夜,這樣閑適的聊天使我們完全融入了自然。簡陋的研究所里沒有電燈,在昏暗中我們連對方的臉也看不清,就這么聊著,只有我們被油燈照射在墻壁上的身影不停地?fù)u晃著。
在貢貝森林迎接的第一個早晨讓我印象特別深刻。那天的日記是這么寫著的:
“2月18日,雖然還只是凌晨,但已經(jīng)熱得讓人汗流浹背了。過去也曾在茂密的森林中爬得上氣不接下氣,不過這里的濕氣也太重了。好想念阿拉斯加清涼干燥的風(fēng)啊。
“一鼓作氣攻頂,不一會兒就從樹間看見山下像海一樣的坦噶尼喀湖。遙遠(yuǎn)的對岸有蒙眬的山影,那邊一定是扎伊爾。我在心里歡呼:非洲!這就是非洲!我們除去黏在身上的藤蔓,穿越足以令人退避三舍的密林帶,目的地就在眼前。我們得趕在太陽升起之前到達(dá)。
“突然,頭上有小樹枝折斷的聲音,抬頭一看,開始缺角的圓月透著白光高掛在天空,像幕布般覆蓋著森林的巨木的陰影中,到處有黑黑的東西蠢蠢欲動。我們已經(jīng)到達(dá)黑猩猩前一晚成群入睡的地方了。
“我背著背包,在滿掛著朝露的草叢中蹲下來。我在這個陌生的土地上深呼吸,細(xì)細(xì)品味著,眼前有一只小蝗蟲一動不動地停在草葉上,這時我確實有來到一片新土地的感覺。這種看似熟悉的風(fēng)景,比看見獅子或象還要有真實的非洲味。
“扎伊爾的天空逐漸被染紅,過了不久,樹葉發(fā)出沙沙的聲響,我們睡在樹上的鄰居們醒來,像演皮影戲似的從樹枝間往地上移動。
“突然,草叢中有東西跳出來小聲地叫著,與我擦身而過。隨即,有黑影絡(luò)繹不絕地從我身邊擦過,然后一下子就不見了。轉(zhuǎn)眼間,整個森林充滿了黑猩猩的叫聲。我在非洲傾聽早晨的歌聲。”
在非洲的最后一晚,我們徹夜暢談這趟旅行的回憶、非洲的未來等等,珍說想找一天去阿拉斯加。后來她與我們談到“根與芽”,那是珍所提倡的理解大自然活動,為下一代摸索一條未來人類與自然共存的道路,這個活動目前在世界上三十幾個國家里開展著。珍透過“根與芽”所要傳達(dá)的訊息就是希望每個人可以終其一生擔(dān)起一個任務(wù),只要有心,世界就可以一點一滴地往好的方面改變。珍·古德將未來人生的重心放在這個活動上。
我突然想起日本作曲家武滿徹說過的一句話:“這個世界雖然看起來是沒什么希望了,但還是讓人想正面肯定它。絕望與希望同在,開朗與悲傷共存,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珍突然伸手握住我的手,我覺得好像與她做了一個沉默的約定。
(摘自《在漫長的旅途中》青海人民出版社圖/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