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各地粽子文化習俗不同,吃法也不同,因此各地出現(xiàn)了各式各樣的粽子……
1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
屈原是楚國的賢臣,相傳,他不忍看到自己國家滅亡便投入汨羅江自盡。他死后,當?shù)匕傩斩挤浅1?,紛紛前往江邊憑吊。漁夫們劃起小船,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丟入江中,希望讓魚、蝦、蟹不要啃食屈原的身體。后來,人們害怕飯團被蛟龍所食,就用樹葉包住飯團,在外面纏上彩絲,久而久之,就發(fā)展為現(xiàn)在粽子的模樣。
2 品種最多的粽子——廣東粽子
廣東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它的特點是個頭大,外形別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狀如錐子。廣式粽子的品種很多,有栗子、蛋黃、香菇;裹枕粽有烤鴨、香菇、栗子、蛋黃、米仁,還有堿水粽、豆沙粽、鮮肉蛋黃粽、赤豆粽等。
3 最小資的粽子——北京粽子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典型代表,其特點是個頭較小,為斜四角形。北京糯米粽大約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純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或蜂蜜吃;第二種是小棗粽,餡心以小棗、果脯為主,它具有舒筋活血、降低膽固醇的功效;第三種是豆沙粽,還能清熱解毒,但比較少見。
4歷史最悠久的粽子——西安的蜂蜜涼粽子
蜂蜜涼粽子始于唐代,早在唐中宗年間就是當時盛行的“燒尾宴”上的一道佳肴,它是由“賜緋含香粽”演化而來的,注釋是“蜜淋”,意思是給粽子淋上蜂蜜。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述當時唐長安城里“庾家粽子,白瑩如玉”。這些都充分說明,遠在一千多年前的古長安,以糯米加蜂蜜制成的粽子,已成為膾炙人口的風味佳點。
5資格最老的粽子——山東黃米粽子
山東黃米粽子選用上等的黃黏米包裹,粽子黏糯,夾小紅棗,特點是制品風味獨特。食用時,可根據食客習慣,佐以白糖,增加甜味,非常清新美味哦!
6 最辣的粽子——四川辣粽子
說到最辣的粽子,哪個地方的人最愛吃辣,就自然而然想到四川的粽子了。四川的椒鹽豆粽別具特色,先將糯米、紅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鹽及少許臘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再以大火煮三個小時,煮熟后再放在鐵絲網上用木炭烤黃。
7 最出名的粽子——嘉興粽子
作為一種民俗食品,粽子在嘉興一帶流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嘉興粽子當推五芳齋為最,素有“江南粽子大王”之稱。小小粽子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稻米之鄉(xiāng)嘉興的一種象征,被譽為“飲食文化的代表,對外交流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