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強 張顯 張勇 等
中圖分類號:S651;S652;S3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3547(2015)12-0033-03
1 栽培地區(qū)與季節(jié)選擇
中國的西甜瓜,尤其是厚皮甜瓜盛產于西北地區(qū),偏好高溫、干旱、強光照和晝夜溫差大的生態(tài)條件。在東南地區(qū)種植西甜瓜,需要對溫、光、水、濕度等栽培因素進行嚴格調控,才能取得成功。
西甜瓜無土栽培就季節(jié)選擇而言,更應注重栽培地區(qū)的光熱資源是否豐富,其中以華北、西北地區(qū)的早春、秋茬栽培較易取得成功;而冬、春多雨、低溫、光照較弱的南方地區(qū)栽培則相對較困難。
2 營養(yǎng)液配方的選擇、配制
2.1 營養(yǎng)液配方的選擇
科學配制營養(yǎng)液是無土栽培的核心,栽培厚皮甜瓜的營養(yǎng)液配方雖有多種,但日本的園式配方較為通用,而山崎配方更適合于厚皮甜瓜生長,還有靜岡大學配方也可參考,廣東則普遍推廣華南農業(yè)大學土化系農化室的配方(表1)。無論選哪種配方都要求養(yǎng)分配比的生理平衡,并能充分滿足西甜瓜生長的生育要求,充分體現無土栽培的優(yōu)越性。
無土栽培特點:①有效性高,所有營養(yǎng)成分是有效的,濃度符合要求,比土壤中養(yǎng)分有效性高;
②營養(yǎng)全面均衡,土壤中養(yǎng)分是自然狀態(tài),而營養(yǎng)液是按需配制;③養(yǎng)分供應充分,補充準確,土壤中養(yǎng)分分布分散,難以按需供應;④供應迅速,當天見效,比土壤中養(yǎng)分的供給見效快。
2.2 營養(yǎng)液的配制
各配方原料生產時用農用原料或工業(yè)用品,但均需以純品計量。配制營養(yǎng)液可用凈水或自來水,要求清潔無污染,水的硬度以不超過10°為宜(1個硬度表示1 L水中含有CaO 10 mg),為操作便利及減少營養(yǎng)液配制過程中的沉淀,可先配制母液A,以Ca為中心,凡不與鈣生成沉淀的可混合在一起,如硝酸鈣、硝酸鉀等,濃縮200倍;母液B,以磷酸為中心,凡不與PO43-作用的可混合在一起,如磷酸二氫銨、磷酸二氫鉀、硫酸鉀等,濃縮200倍;母液C,鐵、微量元素等混合在一起,濃縮1 000倍。
微量元素的配比各配方可通用:FeSO4·7H2O 13.9 mg/L+EDTA-Na2 18.6 mg/L;H3BO3 2.86 mg/L;MnSO4·4H2O 2.13 mg/L、ZnSO4·7H2O 0.22 mg/L;CuSO4·5H2O 0.08 mg/L;(NH4)6Mo7O24·4H2O 0.02 mg/L。
一般微量元素濃度苗期為以上標準濃度的1/2,始花期和果實發(fā)育后期為標準濃度,可根據氣溫高低進行增減,低溫加大濃度,高溫降低濃度。
使用營養(yǎng)液時,只需將各母液加入到需要配比的水中即可,但必須混合均勻。西甜瓜營養(yǎng)液配制時應控制銨態(tài)氮的比例,原則上應該低于25%,否則容易造成植株徒長,利用硝態(tài)氮配制營養(yǎng)液較易控制植株生長勢。西甜瓜作物是典型的忌氯作物,營養(yǎng)液配制中一定要謹記。
在營養(yǎng)液的使用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觀察植株的生理性病害發(fā)生情況,通俗的講就是缺素癥,及時發(fā)現、及時調整。
3 營養(yǎng)液的管理
隨作物不斷從營養(yǎng)液中吸收營養(yǎng)及水分蒸發(fā),營養(yǎng)液中的礦物質含量與水分不斷減少,因此,需定期補充,同時調節(jié)營養(yǎng)液的溫度、含氧量等。
①營養(yǎng)液濃度 營養(yǎng)液養(yǎng)分的補充方法,可以根據對營養(yǎng)液的分析結果確定。主要是根據其中NO3--N的減少量,再按一定的比例添加其他成分,以保持營養(yǎng)液濃度及所需養(yǎng)分組成的均衡。一般栽培中,較為簡便的方法是根據水量的減少比例進行推算,只需調查西甜瓜水分的消耗量與養(yǎng)分的吸收量之間的大致關系,然后根據耗水量大致估計養(yǎng)分的補充量即可。西甜瓜營養(yǎng)液全生育期簡單的濃度分配大致為:苗期、花期至坐果期、果實膨大期分別為營養(yǎng)液標準濃度的1/3、2/3、3/3。
②營養(yǎng)液溫度 營養(yǎng)液的溫度直接影響植株根系的生長及其對水分、養(yǎng)分的吸收,營養(yǎng)液的溫度應保持在作物根系生長的適溫范圍之內。西瓜根系的生長適溫在18~28℃,下限是13℃;甜瓜根系的生長適溫一般較西瓜平均高1~2℃。營養(yǎng)液溫度過高、過低均對植株生長不利,嚴重時會導致植株生長不良。營養(yǎng)液溫度調控對水培西甜瓜的影響較為嚴重,栽培中應特別注意,而對于采用基質槽栽培的西甜瓜作物影響相對較小,所以,當棚室的設施條件相對較差時,采用基質槽方式栽培西甜瓜較為合理。
③營養(yǎng)液空氣含量 空氣含量實際上就是植株根系局部含氧量的問題,同樣是水培栽培方法中需要特別注意調控、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對于采用基質槽方式栽培的西甜瓜作物影響同樣相對較小,原則上只要保持棚室濕度在60%~65%,植株根系局部的含氧量還是相對合理的。
④營養(yǎng)液酸堿度 由于西甜瓜作物較耐酸堿,pH值的適應范圍大于一般普通蔬菜,所以只要選用理化性狀穩(wěn)定的中性或稍偏酸性基質即可。植株生長過程中,根系的呼吸交換作用會產生部分有機酸,導致基質pH值下降,生產中往往采用清水滴灌一段時期的方式進行適度調節(jié),也可以混合1%~2%的草木灰,定量澆灌1~2次,進行營養(yǎng)液生理校正。西甜瓜營養(yǎng)液的pH值保持在6較為適宜,過高易引發(fā)鐵、錳等元素沉淀,進而降低營養(yǎng)液的功能效用。
⑤砂礫等基質營養(yǎng)液的供液管理 采用商品基質與營養(yǎng)液相結合的栽培方法,可簡化自配基質復雜的配制過程,對于廣大菜民來說是一個簡單易行的生產方法,就目前優(yōu)質雞糞等有機肥的市場價格而言,商品基質在性價比上尚有一定優(yōu)勢。
基質栽培可采用大型栽培槽或袋培的方式進行,定時、定量滴灌營養(yǎng)液,配方可任選一種,如果基質中混施有長效固體肥,可酌情降低營養(yǎng)液濃度,如果基質中施用足夠的有機肥和復合肥,則可以只滴清水,不滴營養(yǎng)液,方法簡單、便于推廣。
其中,采用砂礫等基質栽培,特別是盆栽時必須不斷供液,以保證作物的生長需要。一般瓜果類每株每天供液1~3 L,分3~4次進行。原則上是苗期少、結果期多;陰天低溫少、晴天高溫多;采用沙培盆栽時,一般每單株1次供液250~500 mL,每天2~3次,基本是上、下午各1次 ;桶裝蛭石法栽培哈密瓜一般苗期每天供液300 mL、開花期每天供液
600 mL、結果期每天供液1 300 mL。
總之,營養(yǎng)液的具體供液量,可根據植株具體的栽培方法和模式進行科學調配,靈活運用。
4 西甜瓜無土栽培生育期內需要注意的幾個控制性技術問題
①無土栽培設置方式 無土栽培的設置方式主要有基質法、水培法、霧培法3種。西甜瓜無土栽培主要采用基質法與水培法。水培法方式主要在設施化程度較高的棚室內生產示范,而在日光溫室內多采用操作技術更為成熟的基質法栽培方式。基質法根據栽培容器、基質種類、供液方法的不同,又可分為盆栽法、槽栽法、沙栽法、礫石栽培法、蛭石栽培法等。目前市場上適宜栽培選用的成品基質較多,且多為營養(yǎng)配比豐富的混合基質,為菜農在日光溫室進行西甜瓜無土栽培提供了便利條件?;|填充槽栽法的優(yōu)勢是:能迅速提高槽體溫度,促進植株根系生長發(fā)育,縮短西甜瓜生育期,使果品上市時間較土壤栽培法提前7~15 d(表2)。缺點是:夜間栽培槽體降溫速率較快,故而應使用6絲(1絲=0.01 mm)以上的農膜(廢棄的大棚膜較為理想)對栽培槽體進行全程覆蓋,有效延緩熱量散失,再結合大棚、室內拱棚等保溫措施,可確保定植槽夜間最低溫度達到10℃以上。
②茬口安排 目前西甜瓜日光溫室無土栽培茬口安排尚沒有具體的標準。這主要是因為日光溫室的設施化程度有高有低,所以根據栽培設施的標準程度確定茬口安排顯得十分重要。一般而言,具備加溫條件的栽培設施,其茬口安排的密度會大一些,也相對靈活,可分為秋冬茬、冬春茬及早春茬;而對于普通日光溫室而言,茬口安排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從經濟效益角度出發(fā),建議只安排早春茬一季栽培。若安排其他茬口,過早與露地西瓜沖突;過晚又與加溫型日光溫室沖突,且生育期歷時較長,經濟效益不明顯。早春茬一般在1月中下旬進行電溫床育苗,苗期30~35 d(工廠化育苗30 d左右,自制電溫床育苗35 d左右),2月中下旬外界氣溫開始回升后定植(如棚室溫度過低,可在日光溫室內加扣小拱棚),4月中下旬即進入果實采收期。
③種子發(fā)芽期溫、濕度調控 從播種到第一片真葉出現,為西甜瓜種子發(fā)芽期,一般需8~15 d。試驗證明,以西瓜為例,吸足水分的種子,經晝溫25~30℃處理12~16 h、夜溫15~18℃處理12~18 h的變溫處理(保存1 a后的種子可采用恒溫28~30℃進行催芽),可有效縮短萌芽時間,提高發(fā)芽率和成苗率。利用保護地(電熱)育苗,播種后苗床晝溫應控制在26~28℃,夜溫不應低于18℃;當幼苗出土70%~80%時,應立即降溫,晝溫保持在22~23℃,夜溫保持在13~15℃,地溫保持在18~20℃,否則溫度過高易形成高腳苗。幼苗出土后及時撒施一層草木灰,有效減少苗床多余水分,預防幼苗猝倒。
④培育壯苗及其標準 培育壯苗其實就是在苗床管理過程中,通過溫度調控,杜絕高腳苗、僵化苗、帶菌苗的操作過程。西瓜子葉伸展后的長度應大于其下胚軸的長度,這是較直觀易懂的壯苗檢測標準。定植苗的標準為幼苗具有3葉1心,莖粗節(jié)短、葉片肥厚濃綠;定植前在可控溫度15~18℃煉苗4~5 d;育苗期內不進行大水澆灌,確因干旱可噴灑清水以緩和。
⑤定植時間、栽培品種、定植密度選擇 a.定植時間。棚室無加溫設施,定植時間通常選在當地終霜期前30 d左右,棚室內定植槽晝溫達15~20℃,最低溫度達7~10℃即可定植。b.栽培品種選擇。應選擇耐低溫弱光、耐濕的早熟抗病品種,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選育的農科大3 號(玲瓏王)、農科大五號等。c.定植密度。對于單瓜質量2 kg以上的大型厚皮甜瓜,1 hm2大棚定植2萬株為宜;株型小、產量稍低的甜瓜品種定植2.3萬株為宜。原則上是保證通風、透光,不相互遮蔭,否則發(fā)病重且不易坐果。
⑥定植后的棚室栽培管理技術 a.緩苗。定植后一周內,應將定植槽的溫度保持在18℃以上,緩苗期應關閉棚室及室內拱棚,以保持相對較高的溫度,棚室晝溫高于35℃時,應遮蔭降溫,如遇寒流可在拱棚上加蓋保溫材料。b.棚室溫度管理。緩苗后加強通風,將棚室內的濕度降至70%左右,棚室晝溫不高于32℃,夜溫不低于15℃。c.株行距。株距0.4~0.5 m,行距1 m,株行距應以植株莖基為標準。d.改善光照。原則上9:00~15:00揭開棚室內的拱棚農膜。e.吊蔓。根據天氣情況,及時上繩吊蔓,吊蔓后禁止放底風降溫,主要以放頂風調節(jié)溫濕度。f.濕度調節(jié)。緩苗后逐次將棚室內白天的濕度調整到55%~65%,幼苗期濕度應保持在55%左右,吊蔓期后調整到65%左右。g.增施二氧化碳。在植株生長盛期增施二氧化碳(濃硫酸加少量石灰,點煤球),時間應在10:00較為合理。
⑦病害防治 主要有4種病害,猝倒病、蔓枯病、白粉病和霜霉病。甜瓜栽培病害發(fā)生程度重于西瓜栽培,發(fā)病程度與棚內濕度有關。棚內相對濕度應控制在60%~70%,一般控制在65%為宜,超過80%極易發(fā)病,尤其在苗期更是需要結合溫度對濕度進行調控。滴灌營養(yǎng)液,應在植株兩側進行,保持植株根莖處干燥;覆蓋栽培槽應嚴密、無積水,加強通風,控制棚室濕度;嚴格整枝制度,人為造成的傷口處應涂抹防菌藥劑,最好在天氣晴朗時整枝,利用紫外線殺菌;每天檢查發(fā)病情況,對于發(fā)病植株及時涂抹殺菌藥劑,對感染株進行2~3次涂抹。光照不足時,可采用45%百菌清煙劑熏蒸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