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雨豪,郭藹明,楊錦杰,鐘振聲*
(華南理工大學(xué) 化學(xué)與化工學(xué)院,廣東 廣州 510640)
豆渣是大豆食品加工的副產(chǎn)物,我國每年用于食品加工的大豆約1 000萬t左右,按每加工1 t大豆產(chǎn)生2 t濕豆渣來算,我國大豆行業(yè)每年產(chǎn)生約2 000萬t濕豆渣[1-3]。目前,大部分豆渣被用作飼料、肥料使用,資源的利用度不高。豆渣干物質(zhì)中含有約30%的水溶性多糖類物質(zhì)[1-3],是一種天然的功能性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穩(wěn)定酸性乳液中蛋白質(zhì)的作用[4-5]。如何高值利用豆渣中的生理活性物質(zhì)是一個有應(yīng)用前景的研究課題。
目前對水溶性大豆多糖(soybean soluble polysaccharide,SPSS)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熱水提取法、酸法、堿法、微波法和超聲波輔助酶解法等[5-11]。MAKIO M等[12]用熱水蒸煮大豆子葉得到了38%的SPSS;汪洪濤等[13]在酸性條件提取SPSS,提取率達(dá)到36.02%;KAWAMURA S等[14]在90 ℃水中逐步加入草酸銨和0.5%的NaOH得到了32%的SPSS;尹艷等[15]對微波提取豆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進(jìn)行研究,提取率為18.04%;田瑞紅等[16]采用超聲波協(xié)同纖維素酶法提取水溶性大豆多糖,最后提取率為25.92%。
本實驗主要利用水壓熱法從豆渣中提取水溶性大豆多糖的工藝,在密閉反應(yīng)體系中水受熱變成蒸汽并形成一定的壓力,豆渣纖維素、半纖維素等的碳鏈發(fā)生裂解,形成分子質(zhì)量更小的水溶性大豆多糖。水壓熱法不需要添加其他化學(xué)物質(zhì)或酶制劑,產(chǎn)物的分離提純比較簡單,生產(chǎn)設(shè)備也比微波法和超聲波法簡單。本研究探討了各項工藝參數(shù)對所得多糖產(chǎn)品品質(zhì)的影響,嘗試用簡單的工藝在兼顧產(chǎn)物品質(zhì)的同時提高SPSS的收率,為生產(chǎn)高品質(zhì)的水溶性大豆多糖提供一條思路。
豆渣粗纖維:廣州華匯公司提供;鹽酸、氫氧化鈉等均為分析純試劑。
島津UV-245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杭州瑞析科技有限公司;Scientz-10N冷凍干燥機(jī):上海儀電科學(xué)儀器股份有限公司;PHS-3CpH計: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52AA旋轉(zhuǎn)蒸發(fā)器、SHZ-D(Ⅲ)水循環(huán)真空泵: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DF-101s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鞏義予華儀器公司;PCF高壓反應(yīng)釜:鄭州探索者實驗室設(shè)備有限公司。
1.3.1 水溶性大豆多糖的制備
將烘干的豆渣粗纖維過40目篩,加入一定體積的蒸餾水,攪拌均勻,加入1∶1(V/V)HCl將溶液調(diào)至合適的pH值,放入高壓反應(yīng)釜中反應(yīng)一定時間,過濾。取濾液,濃縮至一定體積,在-40℃冷凍干燥,得到大豆粗多糖。
1.3.2 多糖透明度測定[17]
多糖透明度測定按照國家糧食行業(yè)標(biāo)準(zhǔn)LS/T 3301—2005《可溶性大豆多糖》中的方法進(jìn)行。稱取3.00 g粗多糖樣品,慢慢加入97 mL水中,攪拌均勻,配制成3%多糖水溶液。以蒸餾水作參比,用1 cm比色皿,在波長610 nm處測定透光率表示多糖透明度。
1.3.3 還原糖測定
還原糖含量測定按照國標(biāo)GB/T 5009.7—2008《食品中還原糖含量的測定》中的直接滴定法進(jìn)行[18]。
1.3.4 粗多糖的產(chǎn)率
粗多糖的產(chǎn)率計算公式如下:
1.3.5 多糖純度[17]
可溶性多糖含量測定按照國家糧食行業(yè)標(biāo)準(zhǔn)LS/T 3301—2005《可溶性大豆多糖》中附錄A中方法進(jìn)行,所得可溶性多糖含量與大豆粗多糖質(zhì)量之比即為多糖的純度。
1.3.6 單因素試驗
分別以提取溫度(80℃、100℃、110℃、120℃、130℃、140 ℃)、提取時間(1 h、2 h、3 h、4 h、5 h)、pH值(2.5、3.5、4.5、5.5、6.5)、固液比(1∶5、1∶10、1∶15、1∶20、1∶25(g∶mL))為影響因素,考察各因素對粗多糖產(chǎn)率、還原糖含量、透明度、多糖純度的影響。
1.3.7 正交試驗設(shè)計
表1 提取工藝優(yōu)化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extraction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chǔ)上,進(jìn)行4因素3水平正交試驗。綜合評分(Z)標(biāo)準(zhǔn)為:將各項指標(biāo)除以最大值再乘以100為該項得分,設(shè)定粗多糖產(chǎn)率(x)、還原糖含量(y)、透明度(m)、多糖純度(n)各項系數(shù)為0.25,對四項指標(biāo)加權(quán)求和。通過公式Z=0.25x-0.25y+0.25m+0.25n,得到綜合評分(Z)。
2.1.1 提取溫度對產(chǎn)率、還原糖含量、透明度、多糖純度的影響
圖1 提取溫度對粗多糖產(chǎn)率、還原糖含量、透明度、水溶性大豆多糖純度的影響Fig.1 Effect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crude polysaccharides yield,reducing sugar content,transparency and purity of SPSS
由圖1可知,在固液比1∶20(g∶mL)、反應(yīng)時間2 h、pH 4.5的固定條件下,產(chǎn)率、還原糖含量與溫度呈正比例關(guān)系,80~120℃產(chǎn)率提高最快,120℃以后增長幅度開始下降;而還原糖含量在110℃以前基本保持不變,之后呈線性增長并有持續(xù)增長的趨勢。在80~120℃之間,產(chǎn)物透明度基本保持不變,溫度>120℃后透明度直線下降。多糖純度隨著溫度升高先增后減,在110℃純度最高。綜合考慮,選擇提取溫度120℃為宜。
2.1.2 提取時間對粗多糖產(chǎn)率、還原糖含量、透明度、多糖純度的影響
圖2 提取時間對粗多糖產(chǎn)率、還原糖含量、透明度、多糖純度的影響Fig.2 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 on crude polysaccharides yield,reducing sugar content,transparency and purity of SPSS
由圖2可知,在固液比1∶20(g∶mL)、溫度120 ℃、pH 4.5的固定條件下,產(chǎn)率、還原糖含量與提取時間呈正比例關(guān)系,在1~3 h內(nèi),產(chǎn)率隨提取時間逐漸升高,3 h之后基本維持穩(wěn)定;而還原糖與提取時間一直保持著線性的增長。透明度和多糖純度與時間呈反比例關(guān)系,在3 h以前,透明度隨時間的增長顯著降低,3 h后下降趨勢變換并有逐漸穩(wěn)定的趨勢;多糖純度雖然一直降低,但是在2~3 h之間變化較慢。為了得到高品質(zhì)的多糖產(chǎn)品,選擇提取時間以2 h為宜。
2.1.3 pH值對粗多糖產(chǎn)率、還原糖含量、透明度、多糖純度的影響
圖3 pH對粗多糖產(chǎn)率、還原糖含量、透明度、多糖純度的影響Fig.3 Effect of pH on crude polysaccharides yield,reducing sugar content,transparency and purity of SPSS
由圖3可知,在固液比1∶20(g∶mL)、溫度120 ℃、提取時間3 h的固定條件下,產(chǎn)率、還原糖含量與pH值呈反比例關(guān)系,在pH 2.5~4.5時,產(chǎn)率和還原糖含量下降速度很快,當(dāng)pH>4.5以后,下降速度變緩。透明度和多糖純度與pH值呈正比例關(guān)系,在pH 2.5~4.5,透明度和多糖純度顯著提高,pH>4.5以后,透明度和多糖純度緩慢提高并有逐漸不變的趨勢。綜合考慮,選擇pH 4.5為宜。
2.1.4 固液比對粗多糖產(chǎn)率、還原糖含量、透明度、多糖純度的影響
圖4 固液比對粗多糖產(chǎn)率、還原糖含量、透明度、多糖純度的影響Fig.4 Effect of solid-liquid ratio on the crude polysaccharides yield,reducing sugar content,transparency and purity of SPSS
由圖4可知,在溫度120℃、pH 4.5、提取時間2 h的固定條件下,產(chǎn)率、多糖純度、透明度與固液比呈正比例關(guān)系,在固液比1∶5~1∶15(g∶mL),產(chǎn)率、透明度、多糖純度均有顯著提高;在固液比>1∶15(g∶mL)以后,上升變緩;而還原糖含量與固液比變化關(guān)系不大。綜上所述,選擇固液比定在1∶20(g∶mL)為宜。
為了優(yōu)化酸性條件下提取水溶性大豆多糖的工藝條件,考察各因素對試驗結(jié)果的影響情況,在單因素試驗基礎(chǔ)上,設(shè)計4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見表2。
表2 提取工藝優(yōu)化正交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Table 2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extraction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由表2可知,以粗多糖產(chǎn)率為評價指標(biāo)各因素的影響順序為提取溫度(B)>提取時間(D)>固液比(A)>pH值(C),溫度對產(chǎn)率的影響最大,粗多糖產(chǎn)率最高的組合是A2B3C1D3,即最佳提取工藝為固液比1∶20(g∶mL),提取溫度130℃,pH 3.5,提取時間3 h。
以還原糖為評價指標(biāo)各因素的影響順序為pH值(C)>提取溫度(B)>提取時間(D)>固液比(A),提取溫度對還原糖含量的影響最大,還原糖最低的組合是A1B1C3D1,即最佳提取工藝為固液比1∶15(g∶mL),提取溫度110 ℃,pH 5.5,提取時間1 h。
以透明度為評價指標(biāo)各因素的影響順序為提取溫度(B)>pH值(C)>提取時間(D)>固液比(A),提取溫度對透明度的影響最大,透明度最高的組合是A3B1C2D1,即最佳提取工藝為固液比1∶25(g∶mL),提取溫度110 ℃,pH 4.5,提取時間1 h。
以多糖純度為評價指標(biāo)各因素的影響順序為pH值(C)>提取溫度(B)>提取時間(D)>固液比(A),pH值對多糖純度的影響最大,多糖純度最高的組合是A2B1C2D1,即最佳提取工藝為固液比1∶20(g∶mL),提取溫度110 ℃,pH 4.5,提取時間1 h。
綜合考慮,提取溫度對可溶性大豆多糖產(chǎn)品影響最大,pH值和提取時間其次,固液比的影響較小。根據(jù)綜合評分,組合4評分最高,所以宜選用A2B1C2D3組合,即工藝條件為固液比1∶20(g∶mL),提取溫度110 ℃,pH 4.5,提取時間3 h。在此最佳條件下得到的水溶性大豆多糖產(chǎn)率為52.4%,透明度為86.14%,還原糖含量為3.86%,多糖純度為69.88%。
本研究通過單因素試驗考察了固液比、溫度、pH值、提取時間對水溶性大豆多糖產(chǎn)品各方面的影響,通過正交試驗確定了影響產(chǎn)率、透明度、還原糖含量、多糖純度的主次順序。通過綜合評價系統(tǒng)得出了采用水壓熱法從豆渣提取大豆多糖的最佳工藝條件為固液比1∶20(g∶mL),溫度110℃,pH 4.5,提取時間3 h。在此最佳條件下得到的水溶性大豆多糖產(chǎn)率為52.4%,透明度為86.14%,還原糖含量為3.86%,多糖純度為69.88%。
[1]張振山,葉素萍,李 泉,等.豆渣的處理與加工利用[J].食品科學(xué),2004,25(10):400-405.
[2]董 英.大豆渣營養(yǎng)價值及其綜合利用[J].糧食與油脂,2001(12):41-42.
[3]高金燕.豆渣的營養(yǎng)與藥用價值[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03(11):48-50.
[4]FURUTA H,MAEDA H.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water-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s extracted under weak acidic condition[J].Food Hydrocolloid,1999,13(3):267-274.
[5]譚永輝,王文生,秦玉昌,等.豆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與應(yīng)用[J].大豆科學(xué),2008,27(1):150-153.
[6]FURUTA H,TAKAHASHI T,TOBE J,et al.Extraction of water-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s under acidic conditions[J].Biosci Biotech Biochem,1998,62(12):2300-2305.
[7]NAKAMURA A,FURUTA H,MAEDA H,et al.Analysis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and molecular construction of soybean soluble polysaccharides by stepwise enzymatic degradation[J].Biosci Biotech biochem,2001,65(10):2249-2258.
[8]NAKAMURA A,YOSHIDA R,MAEDA H,et al.Soy soluble polysaccharide stabilization at oil-water interfaces[J].Food Hydrocolloid,2006,20(2):277-283.
[9]田瑞紅,江連洲,胡少新,等.超聲波酶法提取豆渣中水溶性多糖條件的優(yōu)化[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1,32(11):305-308.
[10]張學(xué)兵.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及其在酸性乳飲料中的應(yīng)用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xué)碩士論文,2009.
[11]馬殿君,張永泰.水溶性大豆多糖的制備及其在酸性乳飲料中的應(yīng)用[J].飲料工業(yè),2007,10(7):19-21.
[12]MAKIO M.Polysaccharides of soybean seeds:Part I.Polysaccharide constituents of“hot-water-extract”fraction of soybean seeds and an arabinogalactan as its major component[J].Agr Biol Chem,1965,29(6):564-573.
[13]汪洪濤,陳 成,李小華,等.豆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3,41(12):290-292.
[14]KAWAMURA S,NARASAKI T.Studies on the carbohydrates of soybeans:partVI.componentsugarsoffractionatedpolysaccharides,especially identification of fucose in some hemicelluloses[J].Agr Biol Chem,1961,25(7):527-531.
[15]尹 艷,高文宏,于淑娟.微波提取水溶性大豆多糖工藝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8,29(2):21-23.
[16]田瑞紅,江連洲,胡少新,等.超聲波酶法提取豆渣中水溶性多糖條件的優(yōu)化[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1(11):305-308.
[17]南京財經(jīng)大學(xué).LST 3301—2005可溶性大豆多糖[S].北京:中國標(biāo)準(zhǔn)出版社,2005.
[18]中國疾病預(yù)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北京市疾病預(yù)防控制中心.GB/T 5009.7—2008食品中還原糖含量的測定[S].北京:中國標(biāo)準(zhǔn)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