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華
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同學普遍存在的一個通病是不善于閱讀教科書。一部分學生認為學習物理就是背公式、做習題,只要完成作業(yè)就可以了。閱讀時,有的學生類似于看小說、翻連環(huán)畫,一晃而過,不假思索;有的僅作朗讀,有的死記硬背,不重視將現(xiàn)象與概念、規(guī)律聯(lián)系起來。由于閱讀方法不當,常使現(xiàn)象與概念脫鉤,從而產(chǎn)生畏難情緒。
事實上,教科書是教師教學的依據(jù),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源泉。要學好知識,除了靠教師的講授之外,更重要的還要靠學生積極主動去獲取,這就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教科書。下面筆者就閱讀方法及要求做些說明,僅供大家參考。
一、掌握閱讀方法
1.通讀
新課前,學生應通讀新課內容,大致了解新課的知識結構和要點。在閱讀中,了解哪些是新內容,對概念和規(guī)律要用著重標號,對疑難問題要做出記號,便于在聽課中得到解決。
2.細讀
學生要具體地將現(xiàn)象和概念、規(guī)律等聯(lián)系起來,細致地逐句閱讀,弄清它的含義,對抽象難理解處反復多讀多思,并同有關的舊知識聯(lián)系對比,抓住實質進行記憶,以了解知識的線索。初二年級學生剛開始接觸物理課,不知道怎樣閱讀物理知識,教師可以先示范,再領讀,進而剖析課文中 (特別是概念) 的詞或句,幫助學生解釋一下問題的發(fā)生過程跟已知量、未知量的關系。如“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這一句話 , 教師要引導學生讀懂它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力的物質性,二是力的作用的相互性。通過這種指導,學生就可以逐漸摸到讀書的門路了。在教學過程中,對部分因能力較差或方法不當而感到閱讀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引讀、講讀,或設置較詳細的閱讀提綱,耐心指導,幫助他們克服畏難情緒,增強自信心。這樣,教師長期從閱讀方面進行引導和強化訓練,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3.精讀
做到弄清重點字句,懂得某一個物理術語的含義,能把來源于現(xiàn)象的概念和規(guī)律活化,達到見“物”能明其“理”,知“理”能聯(lián)系“物”,能靈活地將物理知識適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如勻速直線運動、噪聲的控制、光的直線傳播以及為拓展學生視野而設置的“STS”“科學世界”等內容,可以粗讀,了解基本內容或科學技術與社會發(fā)展之間的關聯(lián)。對學生遇到的重要的、難以理解的概念、規(guī)律、各種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實驗探究過程的設計要咬文嚼字,字勘句酌,仔細推敲。如定義功時“把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叫做功”,閱讀時要咬住關鍵詞“力的方向上”,還要仔細推敲“功”的含義是什么?又如天平的使用方法中“在左盤放好準備稱量的物體,向右盤中嘗試著加砝碼時,應該先加質量大的還是先加質量小的……”當然這里“左盤放物體,右盤加砝碼”是關鍵詞,還要仔細推敲出先加質量大的后加質量小的,不這樣做又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再如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若把“或”換成“和”,意思就完全不同了?!盎颉北硎局辉凇斑\動”和“靜止”兩種狀態(tài)中存在一種狀態(tài),而“和”表示兩種狀態(tài)并存,這是不可能的。
二、閱讀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動腦筋,真正理解
根據(jù)物理學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物理教材往往配有一定數(shù)量的插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看插圖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教科書時要邊讀邊想,質疑問題,多提幾個為什么。
2.求甚解,仔細閱讀
學生對于基本概念、規(guī)律要逐字逐句地讀,對其中的重點字句要深入體會,準確理解。物理教材對用字用詞的科學性、嚴密性都有一定的要求,特別是一些公式和定義,都是用最精煉的語言進行描述的,抽去或忽略其中任何一句話或一個字都會發(fā)生錯誤。因此,在閱讀過程中要“咬文嚼字”,做到觸匯貫通。
3.強化要點,做讀書筆記
物理教材中既有對現(xiàn)象的描述,又有對現(xiàn)象的分析、概括;既有定量的計算,又有要動手做的實驗。教師要用心加以指導,明確要求學生從頭到尾地看書,并給予指導。物理公式是用數(shù)學語言的表達式,摘錄要點,梳理脈絡,抓住重點,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
4.審題仔細,排除干擾
經(jīng)常遇到一些物理題故意多給出已知條件,或解題過程中精心設置一些歧途,或安排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斷,也就是利用干擾因素考查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這些因素的迷惑性大,學生容易在解題過程中犯錯。選擇題干擾往往是學生的典型錯誤,只有迅速地排除這些干擾因素,解題才能迅速而準確。
5.加強課外閱讀,增加深度
課本僅僅是學生閱讀內容的一部分,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給學生學習物理提供寬厚的知識背景,增加學生知識的深廣度,教師應鼓勵學生廣泛閱讀。通過廣泛閱讀,不僅使學生在無意識中積累科學知識,接受科學方法的熏陶,而且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及科學的思維方法。
6.加強物理公式與文字的聯(lián)系
物理公式是用數(shù)學語言的表達式,初中學生不易看懂,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弄清其含義。數(shù)學“語言”和“文字”語言實際上是一致的,教師要經(jīng)常引導學生將某一物理語言或數(shù)學語言“譯”成文字語言,或將文字語言譯成物理語言或數(shù)學語言,并使學生形成一種物理思維習慣。
學會閱讀不是一件難事,只要持之以恒,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會形成。在物理教學中,學生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在學習過程中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