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推薦:
《沒有女人的男人們》 村上春樹 著
林少華 等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35.00
《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在村上春樹的作品中,應該是一部上乘之作。村上春樹自走入國人的閱讀視野以來,就被視為暢銷作家,并被貼上“輕盈”的標簽。但這本《沒有女人的男人們》的發(fā)展,在引發(fā)一輪村上春樹閱讀熱潮的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新為村上定位的新機緣。在這本作品集中,他開始直接面對婚姻,甚至面對兩性關系。在處理兩性關系、婚姻問題的時候,他會把感情的因素抹掉,往人的本能那個方面去思考。在這部小說里,村上春樹談的不是愛情,更多的是以愛情的幌子談兩性關系、人的本能和欲望。兩性關系可能是一個人跟這個世界關系的象征,我喪失的是整個世界,變成了被世界拋棄的人,可能是這樣的狀態(tài)。但不管怎么說,他們在不同程度上不能離開這個關系。這種自省的結(jié)果就是讓他們進入孤獨的狀態(tài),這個狀態(tài)恰恰是現(xiàn)代人普遍的狀態(tài)。
女性書庫:
《心懷生命》
何懷宏 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32.00
生命是否源于一個偶然?生命中是否自然而然地包含著痛苦?……諸如此類種種問題,不是一句“你長大了就知道了”就能搪塞得過去的。何懷宏,這位被季羨林先生稱作“精彩”的作家通過47篇短文,由小事興起,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生命的哲理娓娓道來,深入淺出,對我們在成長中常常會遇到的問題作出回應。他引導孩子們正確面對生與死、輸與贏等嚴肅話題,以及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挫折和危機,從而排遣孩子內(nèi)心的焦慮和不安,增添與貯存孩子承擔的勇氣,以及快樂的能量?!缎膽焉穼拘衙總€人內(nèi)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與好奇。
《單身社會》 艾里克·克里南伯格 著 沈開喜 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32.00
在1950年代,美國人口中只有22%的人單身生活,而今天,超過一半的美國人正處于單身,這差不多占到了美國成年人口的1/7。獨居人口占到了美國戶籍總數(shù)的28%,這一比重使之成為美國最普遍的家庭形式,甚至超越了核心家庭的所占比重。
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向人們證實,這一數(shù)字的背后絕非是一時的潮流走向,事實上,這正代表著自嬰兒潮以來最重大的社會變革——我們正在學習單身,并由此帶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在本書中,作者用令人耳目一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第一手資料,以及對于獨居人士的生動刻畫,顛覆了人們對于單身的傳統(tǒng)認知,并為改變美國的單身社會這一形式,給出了結(jié)論性的評價:“單身社會,正成為一次空前強大、無可避免的社會變革?!?/p>
《碰巧路過那個年代》 徐彥純 著 ?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 ?¥28.00
徐彥純的《碰巧路過那個年代》一書屬非虛構(gòu)作品,具有極強的社會性和純粹的文學性。
它包括《流氓坯子》、《別跟我裝》、《不同凡響》、《出盡風頭》、《自得逍遙》、《庸而不俗》、《情為何物》、《樂不言苦》及《誰也別哭》等9部分,9個部分各成一體又相互關聯(lián)。它回望往事,實錄現(xiàn)實??梢哉f,它以獨有的內(nèi)在氣質(zhì)和外在語言,帶著“60后”的時代基因與烙印,描繪出我國改革開放初年的社會場景——那時候,各種文化思潮風云際會,音樂、美術、文學、電影,啟蒙年輕一代的心智。徐彥純和他的同學們的個人成長歷程,正復印著我國改革開放初年的發(fā)展歷程,他們個體的人生軌跡,反映出彼時社會巨變的主要脈絡。
(責編 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