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丁佛言·古文字·紫砂壺

2015-06-15 22:11:58范菲菲
中國收藏 2015年6期
關鍵詞:古文字字形文字

范菲菲

丁佛言少時篤好金石篆刻,于古文字上幾乎凝聚畢生心血。他對古文字的搜集和研究,非僅個人愛好,亦是為匡正印壇風氣所做的一番努力。而他對同為金石學大家的吳大澂極為稱頌,并將一把出自吳大澂之手的紫砂壺視若珍寶,留下了可供回味的故事。

金石訛誤解古文舊說

清末民初著名書法篆刻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丁佛言(1878年至1931年),一生著述頗豐,惜多未付梓。印行于世的,僅《說文古籀補補》(以下簡稱《補補》)、《丁佛言手批愙齋集古錄》,仍有《續(xù)字說》、《還倉述林》、《還倉述異》、《文始》、《松游庵印譜》等未刊書稿十余種之多。

丁佛言身后,故人柯昌泗與商務印書館經理孫伯恒曾與丁夫人商談遺稿出版事宜,所憾未得應允。1949年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歸國前,亦曾托人說合,欲以高價收藏丁佛言遺墨及著述手稿。丁夫人與黃炎培、章士釗、沈鈞儒等進步人士商量,眾皆認為此系國粹,失之恐難復得。丁夫人便回絕此事,從此“抱守遺書,日與饑餓苦爭而不敢散佚”。新中國建立后,她將大批遺墨和手稿捐獻給山東博物館收藏;后來,其子女又將余下部分手稿、遺物捐獻給了山東煙臺龍口市博物館。

說文解字

丁佛言,山東黃縣(今龍口市)人,原名世嶧,字芙緣,后諧芙緣之音,更字佛言,晚號邁鈍,別號松游庵主、還倉室主。丁佛言早年留學日本,歸國后執(zhí)教山東法政學堂,曾任山東咨議局議員、民國臨時參議院議員、黎元洪總統(tǒng)府秘書長等公職,并曾擔任北京《亞細亞日報》等媒體的主筆。他早期社會活動較多,志行高廉,享有很高的社會聲望;但因為人剛正不阿,與政客格格不入而難展才能,終憤然離職,于1923年回歸故里,潛心古文字研究。

丁佛言少時即篤好金石篆刻,40歲起又學寫鼎彝款識,于古文字上幾乎凝聚畢生心血。他對古文字的搜集和研究,非僅為個人愛好,亦是為匡正印壇風氣所做的一番努力。如其所言,清末民初,金石之學流風未息,雅俗競湊,文字學行外之人亦操刀弄筆,僭竊制作,致使偽訛、私造字形叢生,甲金璽陶古文字真假難辨。

為匡正時弊,規(guī)范字形,他搜羅所見秦前文字3800余個,增補入吳大澂《說文古籀補》(以下簡稱《補》),形成《補補》一書,以濟金文篆刻之用。而文字歷數(shù)千年蟬蛻變化,必有遞嬗之跡可循,凡重文、異體、錯訛之形,也皆有意義可稽,因此,他又另撰《續(xù)字說》以考釋文字,辯證疑義,“歷究遞嬗之跡,上溯制作之源 ”,彌補《補補》因體例所限無法詳細說解文字、闡發(fā)觀點之憾。

《續(xù)字說》(右圖)共說字54篇,其中,“草”、“杠”、“端”、“冓”等字形不見于吳大澂《補》,屬丁佛言《補補》新收錄;“ ?”、“豦”等字形在《補》中收入附錄,而在《補補》中被歸入正篇;“眡”字形在《補補》中被收入附錄。《補補》中的這些變化以及《續(xù)字說》中的詳細說解,對考察和比較丁、吳二人的古文字學成就具有重要價值。

《續(xù)字說》是丁佛言研究古文字的若干篇論文輯集。大抵丁佛言所有著述中,誠如學者王獻唐先生所言,“除《說文古籀補補》以外,《續(xù)字說》最為重要?!鄙綎|博物館所藏《續(xù)字說》稿本(上圖)有初稿、清稿兩種。初稿一冊,計50頁;清稿三冊,計150頁。此清稿本通篇為丁佛言親筆手書,整齊規(guī)范,行書字體書寫,字跡亦相對工整;但有朱筆句讀和多處修改,改動字數(shù)較少,直接書于行間,應是丁佛言在清稿基礎上親加修改的修改稿本。它保留了原作的本來面目和增改痕跡,既是了解丁佛言古文字研究的第一手資料,更有助于藉之窺見作者的治學方法和思路變遷。據(jù)稿本開篇佛言先生自敘,該稿是在完成《說文古籀補補》之后,為彌補《補補》說字不詳之憾,仿吳大澂《字說》體例而撰,與《補補》互為表里。序文落款為:夏歷甲子秋七月,佛言自敘于古黃之松游盦——知此稿完成于1924年秋,彼時佛言先生47歲,已在古文字間涵泳有年。

丁佛言對古文字研究的巨大貢獻,主要在《補補》對古璽文的收錄和釋讀,而在古文字釋讀方面的卓識,則具體體現(xiàn)在《續(xù)字說》中?!独m(xù)字說》諸篇反映出丁佛言的古文字研究成就、方法、觀點乃至治學態(tài)度。以下略舉幾篇概觀之。

釋“莊”(《補補》1.4)。毛公鼎、虢季子白盤,舊皆釋“庸”,丁佛言以為“當是古‘莊’字,‘爿’其所從,非‘用’泐。”丁佛言以字形對照法得出,此二字形與召伯虎敦、石鼓文皆不相類,而與《說文》、宋亥鼎、古璽文字略同,皆應釋“莊”;再結合虢季子白盤的鑄造背景 ,以及《逸周書·謚法解》所謂“兵甲亟作曰莊,叡圍克服曰莊,勝敵志強曰莊”,認為釋“莊”方可與作器之意相稱,古“莊”與“壯”通,因此,在虢盤當讀為“壯武于戎工”;又“莊”有敬畏義,古“莊”、“嚴”音同,用亦互通,《伏侯古今注》、《韋注國語》、《左傳》、《周禮》等文獻皆有例可據(jù),因此,在毛公鼎當讀為“唯天嚴集乃命”、“弗及邦嚴”。丁佛言糾正了舊釋之誤,補釋出吳大澂未識字形,并通過比對識出古璽中的“莊”字。此字形在《金文編》中已歸入“莊”字條下。

釋“蕈”(《補補》1.5)。古陶文“楚城遷里人紉”之,舊釋不一:丁艮善釋“酅”,吳大澂釋“”,姚華則以為“西”字之繁文。丁佛言認為舊釋皆非,應釋為“蕈”,在陶文為“”之借字。《說文》謂古國,為齊桓公所滅,“此曰蕈里者,或其地為故墟;或滅后,其國人就所遷之地名其里,以示不忘故國之意 ”。丁佛言此處借鑒了丁艮善釋為“酅”的理由——依據(jù)文獻記載“紀季以酅入齊”,當是“紀人不忘舊邑,地雖入齊,而仍以酅名其里”。但丁佛言認為,其說雖精切,而細案字形,與“酅”相差懸殊,卻與毛公鼎、番生敦等“簟”字形極相似,故應釋為“蕈”,且蕈與覃、覃與譚、 相通,文獻亦有關于古 ?國的記載可佐證之。今此字釋“蕈”雖有爭議,但其考釋方法仍可資借鑒。文末,丁佛言還提到釋讀古文字的一條原則——“釋古器刻文字,不難于釋一字。必依此釋,施之于其他類此之數(shù)字,而皆無滯礙,方可稍安。然仍不敢必其無誤?!笨梢娖渲螌W態(tài)度之謹嚴,此對后世治文字學亦頗有啟發(fā)意義。

學藝相長

丁佛言以學養(yǎng)藝,以藝顯學,植根堅實的古文字基礎,其書藝亦非浪得虛名。尤其大篆書法,因功力深厚多有時譽,論者常與吳大澂并提。關于習篆,丁佛言曾于《續(xù)字說》言道:“鐘鼎文字,一字寫法多至數(shù)十種,一字釋文多至十數(shù)說,而假借旁通層出不窮。寫法多者,須多寫多記,釋文如自己無考訂,以擇從一先夫之說為是?!贝苏Z道出他在字學和書藝上的勤謹與自覺。

也許一定程度上可言,正是丁佛言的古文字研究,成就了其金文書法文人氣和重知識的特點。山東博物館所藏一組丁佛言篆書屏,既展現(xiàn)丁佛言中年時期的書法面貌,又記錄其古文字研究心得之一二,頗有可觀。該組篆書屏(圖6)分別節(jié)臨虢季子白盤、陳侯因咨(正確寫法是上次下月)敦、秦穆公敦、郘鐘四種鼎彝銘文,屬丁佛言絞筆圓轉一路風格的篆書作品。其書中鋒運筆,端凝古樸,中正圓厚,或許通篇看來,布局仍未脫界格局限,故而規(guī)整有余而變化不足,但仍不失為丁佛言擬金文書法的可稱之作,其中透出他對“謹而不肆,法度端嚴”的書法原則的堅持。每幅后題寫釋文并心得,雖片言只語,亦見其對古文字研究有素,非一般臨摹文字的篆書家所可同語。茲錄其題跋如下:

1.虢季子白盤。,從爿,是莊字。莊與壯通,當讀為“壯武于戎工”,舊釋庸誤。

2.陳侯因咨敦。 ,從口從心,疑是唯或惟;是爵,亦見古璽。

3.秦穆公敦。辛酉陜西出土,別有鑿款,細不可辨,器之真?zhèn)尾灰锥?。上虞羅氏有考釋,極以為真。

4.郘鐘。,王廉生以為穆字,于篆殊不可解,孫詒讓釋縣是。香泉賢侄囑,癸亥立秋后一日,邁鈍佛言。

此篆書屏作于1923年,正是丁佛言完成《補補》和《續(xù)字說》的前夕。其中,關于 、 二字,已分別收入《說文古籀補補》“莊”、“爵”字條下,并在《續(xù)字說》中有專文詳說。

傅山有語曰:“不知篆籀從來,而講字學書法,皆寐也?!弊謱W歷究文字遞嬗之跡,上溯制作之源;書法以文字為表現(xiàn)對象,探討藝術之玄妙。篆籀去造字時代不遠,以象形、指事為本源,故為字學研究之一據(jù);而其結構章法最講配合,疏密、繁簡、欹斜、縱橫皆有意匠存乎其中。書法篆刻家若不習篆籀、不治文字,則終究不辨門徑,難窺堂奧。丁佛言重視金文臨摹,執(zhí)著文字研究,其緣由蓋與此合。

綜上,《續(xù)字說》一書體現(xiàn)著丁佛言在古文字研究方面的成就和卓識。丁佛言在《補補》中對部分前人誤釋之字的糾正和不識之字的補釋,許多已被認可或已成定論,其中不乏一些疑難之字。而這些字中,如“胄”、“信”、“ ?”、“莊”、“去”、“稟”等,在《續(xù)字說》里皆有專文詳述,且不乏精妙之論,對后人的古文字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就古文字學史而言,《續(xù)字說》以古文字字形為研究對象,以文獻材料為佐證,輔以推理論證,一字一篇,追溯造字之源,剖析文字孳乳,考辨文字義訓,是繼吳大澂《字說》、孫詒讓《契文舉例》等著作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古文字研究文稿。通過此部文稿,可以探究作者的古文字釋讀方法和路徑,可以獲得有益的經驗和啟迪,亦可以找到一種了解丁佛言藝術的新視角。

猜你喜歡
古文字字形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釋古文字中的“杪”及相關字
熱愛與堅持
當我在文字中投宿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10
古文字“刀”“匕”混同——兼説舊釋“從宜從刀”之字
簡帛(2019年2期)2019-11-03 09:12:36
甲骨文“黍”字形義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則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復習生字字形的方法
從古文字的角度看李陽冰對《說文》的說解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4:01
长汀县| 克东县| 伊宁县| 甘南县| 额敏县| 措美县| 辉南县| 手机| 崇明县| 沙田区| 八宿县| 江阴市| 白银市| 渝中区| 光泽县| 惠水县| 陆良县| 景泰县| 泽州县| 金华市| 绵竹市| 庆阳市| 共和县| 疏附县| 泽州县| 叶城县| 嘉禾县| 仙居县| 台东市| 合山市| 龙岩市| 扶余县| 尼勒克县| 治多县| 巩义市| 尖扎县| 辽中县| 沐川县| 吴川市| 金阳县| 荔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