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叢書共六部,分別為《顯影第二季》、《華山論》、《乾坤灣》、《影子的影子》、《非常像 》、《伊人伊像》,六本書中,既有攝影理論的探討,又有圍繞相關理論進行的一系列影像實驗,同時,還包含本屆國際攝影雙年展的優(yōu)秀展覽,全面反映了展覽成果,是一套較為難得的成體系的綜合文本。
顯影 第二季
曾毅 主編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9787512206311
2014-11 320.00
顯影是膠片時代暗房操作中的一道主要工序,當下“顯影”的內涵無論是從膠片到數(shù)碼,從拍攝到成像,從實踐到理論都已發(fā)生了質的核變。尤其是攝影的新理論或新理念的不斷浮出,自然也就形成了當代影像的新語境。本書作為第四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的主要學術成果之一,以“當代語境中的‘東方向度”為學術主題,分起點與歸途、呈現(xiàn)與反觀、闡釋與批評等三個重要部分,完整回顧了自2012年第四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以來,當代攝影藝術家影像創(chuàng)新的腳步,以及由此引發(fā)的嶄新思維觀念和影像實驗成果,是一本較為厚重的學術文獻。
華山論
王征 主編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9787512206298
2014-11 240.00
華山“新風景”項目,是第五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前期開展的影像實驗。來自國內各地的幾十位攝影師,從各自的內心出發(fā),結合對“當代語境下的東方向度”的思考,以“華山新風景”為題,留下了本書中各自所呈現(xiàn)的影像和言論。
本著影像實驗的目的,以攝影者個人的經驗和觀看,重點不在風景,而在乎人對風景的意義建構。換言之,該項目的實驗核心,是攝影創(chuàng)作中的另一個指向,即把風景作為素材和工具,而不再把攝影當作一種工具,從關照風景,回到關照語言和攝影本身。
非常像 “碾碎與生成”藝術家手機影像實驗
王征 主編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9787512206281
2014-11 230.00
作為一種通訊工具,手機攝影實現(xiàn)了照相機無法達到的便捷性。從攝影推延至藝術,藝術創(chuàng)作會因手機這一新的“義肢”的出現(xiàn)而改變嗎?藝術和媒體,乃至“自媒體”究竟有何關系?這種關系是否會危及藝術自身?具而言之,手機攝影能否從媒體的文本性語言,上升到一種新的藝術語言?甚或成為一種新的“媒介”?2014年7月,馮立、張曉、王征等19位攝影家和藝術家,參加了“碾碎與生成”藝術家手機影像實驗項目,并通過微信平臺與公眾互動,引發(fā)了攝影界以及藝術界朋友的關注與討論,本書正是這一影像實驗項目的文本記錄。
伊人伊像
王征 主編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9787512206328
2014-11 260.00
《伊人伊像》是第五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的學術成果之一,也是本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展覽成果和學術成果的集中展現(xiàn)。全書以多個分冊分別詮釋了金石聲、駱伯年、于德水、邵文歡、張照堂、劉立宏、陸元敏、李志雄等著名攝影藝術家的專題攝影作品。這其中有金石聲、駱伯年、張照堂等老一代攝影家的扛鼎之作,也有塔可、邵文歡等當代攝影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當代攝影藝術精品。這些攝影作品各具華彩,跨視域、跨角度,為讀者留下了無窮的賞讀趣味和無限的思索空間。本書同時附有多位攝影批評家撰寫的評論文字,為讀者解讀作品,還原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過程,提供了一道便捷之門。
乾坤灣 單純視覺與文化利用
王征 主編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9787512206304 230.00
內容簡介:《乾坤灣》是第五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的學術成果之一。2014年初,數(shù)十位攝影家齊聚陜北洛川縣乾坤灣,對乾坤灣范圍內的小程村、碾畔村、伏義河村,進行了為期10天的訪問與拍攝,之后其中的幾位攝影師,又前往黃河對面的山西永和縣澮里村繼續(xù)訪問.....這是一個以“單純視覺與文化利用”為參照系的影像實驗項目,它強調攝影者在回歸本心本性中去發(fā)現(xiàn)與陳述,亦重視個體經驗進入鄉(xiāng)土文化再生成與再表達。
影子的影子 東方智慧與影像再認識
王征 主編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9787512206274
2014-11 100.00
《影子的影子東方智慧與影像再認識》是第五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的重要學術成果。全書圍繞“心靈能指與東方智慧”這一學術主題,提出了“東方智慧”這樣一個宏大、開放的概念,同時這一主題也是“元影像理論”的延伸。依據這一出發(fā)點,多位攝影批評家、策展人,對張照堂、駱伯年的攝影作品進行了個案分析和理論闡釋;同時,理論家、相關學者還對“上圈”、“乾坤灣”等影像實驗項目進行了各自的獨立思考和總結。全書理論與案例結合,對回歸影像本體、回歸本心本性與回歸東方智慧以及最終超越東方智慧進行了綜合論述,為讀者提供了更多的視角和觀察體會攝影的多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