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征
幾乎每個聲稱自己是手藝人的藝匠,都無一例外的在提醒我們:慢下來,用技藝,給日常生活提供另一種可能。
2015年1月27日,物游工坊創(chuàng)建者陳志遠在自己的微信平臺上發(fā)了個題為《木工房的一年》的帖子,短短一天,這個被藝術家傳播網轉發(fā)的帖子點擊量過6萬,讓陳志遠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接下來的一周時間,“物游工坊”和身處其中的那幫玩木工的文藝青年,在2015年依舊料峭的春寒里,迅速地發(fā)展為藝術圈里熱議的話題。
無獨有偶。2015年1月17日,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會大陸收官。當56歲的李宗盛站在首都體育場的舞臺上,用卸下一切技巧的聲音唱起《生命中的精靈》的時候,他撫摸著他的吉他,一如撫摸著自己的老朋友。他信任它,因為那是他親手制作的吉他,而他,用了12年的時間,把自己沉淀成一個手藝人,只為做出“李吉他”(Lee Guitars)——他心目中最好的華人手工吉他。關注李宗盛的人都知道,不久之前,他用一個不足5分鐘的視頻《致匠心》,牢牢的定義了自己“手藝人”的身份。
老羅的錘子手機追隨者未必眾,可他在演講中提到的《工匠精神: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The Tinkerers)那本書是真的火了;當代藝術家徐冰也不止一次的宣稱自己“就是個手藝人”——似乎是一夜間,人們的視線開始聚焦手藝;也真的有那么點意思:在今天,一個“手藝人”的名銜,越來越比其他身份更讓人尊重?!笆炙嚾恕保攘卧??
藝匠:格物取理的手藝人
其實,稍稍用點心思就會發(fā)現,前文提到的手藝人,絕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子承父業(yè)、手口相傳,借手藝謀生存的手藝人?!八嚱场彼坪蹩梢愿鼮橘N切的指稱他們呈現在人們視野中的狀態(tài)。
之所以稱他們?yōu)樗嚱?,是因為較過去憑手藝謀生的人們不同,前文提到的這些手藝人,無一例外的經歷過完整、系統的學院教育,具有相當水準的審美判斷力,而且,貌似也都具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出于對技藝的熱愛和尊重,他們選擇做“手藝人”。兼具藝理與匠心,不是“藝匠”,還能是什么?
成為話題中心的物游工坊,坊主陳志遠就是這樣一位藝匠。
陳志遠,2008年畢業(yè)于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總體藝術工作室。畢業(yè)后既在畫廊打過工,也自己創(chuàng)業(yè)做過展覽展示公司的老板。來北京后一直從事實驗藝術創(chuàng)作,其間也為藝術家布置展覽和參與作品制作。在此過程中他深感當代藝術作品太脫離手藝或手感帶來的情感,藝術作品和藝術家的關系愈來愈遠,所以在2011年5月進木工廠拜師學藝,并成立物游工坊,希望通過熟練、嚴謹的制作工藝來展現傳統手工藝的獨特魅力。2012年成立個人木工工作室——物游工坊?!熬褪窍矚g”,陳志遠這樣談論自己創(chuàng)辦木工房的初衷。可接觸過他的人都知道,僅僅一個喜歡,并不足以支撐他的選擇。
經歷了一整年木工坊零收入的困頓后,小伙子并沒有放棄。心里苦不苦不好說,只是2014年4月9日,這個叫陳志遠的小伙子在論壇里寫道:“我理想的狀態(tài)是4-5人左右,大家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蹦菚r候,他默認了自己的堅持,并期待著有人志同道合,一路前行。
2014年,物游工坊變成了一群人的工坊:坊主之外,又聚集了細膩的內蒙漢子圖拉古日、在國企上班的文藝青年段昭、愛臺球愛閱讀的闕正鑫、做事認真的周哲宇、曾經遍訪名山的作家晏禮中和會中醫(yī)的丁紅昌。一群愛木工的文藝青年或全職或兼修,在這個不算太大的工坊里,架構著屬于自己的木工生活。
在他們心目中,理想的木工坊應該是這個樣子:它首先是一個作坊,身處其中的每個人都熟練掌握整套木工工序,甚至還有些絕活;在此基礎上,它還是一個試驗場,幫助人們在試錯的過程中實現想象力;同時,作為工藝跨界交流的場所,它應當容納跨界所帶來的技術的雜交與創(chuàng)新。陳志遠用16個字概括它,就是“格物取理,順理成章,熟能生巧,技近乎道”。
匠心:耐著性子與世界聊聊天
工匠在傳授手藝的同時,也傳遞了耐心、專注、堅持的精神,這是一切手工匠人所必須具備的特質。這種特質的培養(yǎng),只能依賴于人與人的情感交流和行為感染,這是現代大工業(yè)的組織制度與操作流程無法承載的。
“世界再嘈雜,匠人的內心絕對是安靜、安定的。面對大自然贈予的素材,我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我知道手藝人往往意味著固執(zhí)、緩慢、少量、勞作,但是這些背后所隱含的是專注、技藝、對完美的追求。所以我們寧愿這樣,也必須這樣,也一直這樣?!睂τ谝荒曛恢谱?0把手工吉他的Lee Guitars而言,聽從內心的安排,耐住性子專注做點東西,用手藝和世界、和不同時代的音樂人溝通,就是其匠心所在。
跟著感覺走做自己喜歡的事,則是陳志遠的“匠心”。這是一個曾經執(zhí)著于觀念藝術的年輕人。畢業(yè)后他自己做藝術創(chuàng)作,也協助一些知名的藝術家完成他們的作品。時間一長,問題便逐漸顯現:在他所接觸的觀念藝術里,思維因素遠超于手感,許多原本可以通過觸摸、體驗來傳遞的東西,因為藝術家對技藝的忽視而消弭于無形。在陳志遠看來,技藝達到一定程度才能藝術化,手藝人可以把它的東西升華到藝術的成分,但這種藝術是有根基的?!拔覀児湃艘恢睆娬{熟能生巧,這個巧,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創(chuàng)造力。而這種創(chuàng)造力的產生,正是一個經歷長時間的積累之后,忘卻技藝的過程?!?/p>
為了自己的愛好,也為了實踐自己“格物取理”的理念,他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做家具的手藝人。家具的制作難度主要在于家具的結構復雜程度,帶有曲線結構的家具制作起來會比較困難。迄今為止,陳志遠做過的耗時最長的是一個條案,它是用傳統魯班鎖結構來設計制作的,構件有上百個,每個構件要開七到八個榫卯結構,并且全部可以拆裝。endprint
幾年前,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許平教授從日本回來,曾經說起過一個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的學生。大學畢業(yè)后,他因為癡迷于木工,專門去找?guī)煾祵W藝,制作自己喜歡的作品。提到在展會上遇到那個日本學生的情形,先生動容的說:“那種眼神中的清澈、單純,對藝術、技藝的執(zhí)著,令人終生難忘。為什么我們的學生少有這種執(zhí)著呢?”不知時至今日,看到物游工坊里的那群文藝青年,先生會不會有些釋然。
“游于藝”:理想與現實
其實,單就吉他制作本身,李吉他未必入得了世界頂尖制琴大師的法眼;在木匠行里,陳志遠也不過是個專注工藝的入門者。這反倒可以幫助我們回歸現象本身。許許多多執(zhí)著于藝術的人放棄藝術家的名號變身藝匠,追求的是一種不為結果的付出,這個過程本身就是結果。這對于他們而言不只是生存需要,更多的是一種修行方式,一種訴諸實踐的對個人化的藝術表達的追求,其中更多體現出的是“游于藝”的心性和狀態(tài)。正因如此,“愛好”,這個被我們從小到大說膩歪了的詞,以一種帶著“理想”光環(huán)的姿態(tài)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或許,我們更想知道的是,藝匠也好,匠心也罷,人們的推崇與追隨,為什么是在這個時代?
是經濟發(fā)展使然?十年前,讀過一本名為《做陶的法國女人》的書。推薦我讀此書的老師談及國外藝術家的那種自由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羨慕之情溢于言表——的確是羨慕,可以無功利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對于其時并不富裕的中國藝術家而言,該是一種多么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時至今日,書中提到的藝術家我都記不起名字了,可腦海里依然牢牢的烙印著她們的身份:一群中產的藝術家。在當時我并不成熟的思考當中,“中產”似乎成為了做一個獨立、自由的藝術家所應具備的現實基礎。當代中國藝術家的現實經濟基礎,是否給了他們可以不為稻粱謀、專心于技藝的勇氣?
是藝術發(fā)展現狀使然?幾乎每個聲稱自己是手藝人的藝匠,都無一例外的在提醒我們:慢下來,用技藝,給日常生活提供另一種可能。藝匠的出現,是藝術家身體力行的對大工業(yè)社會的距離感說“不”的方式之一。匠心,是否是人們用以拒絕伴隨當代藝術發(fā)展進程而來的喧囂與浮躁的那把鑰匙?
再或者也是新媒介帶來的另一種機遇?像微信這樣的新媒介平臺,給了藝匠們自我發(fā)聲的機會。這個平臺的有趣之處在于,身處其中的每個人,都被有意識的理想化,呈現出一種被提純的現實。在這個平臺上,越是追求無功利、無目的,就越容易被受眾接納、推崇,無論這種無功利背后,掩藏了怎樣的欲望。
無論怎樣,更多的“游于藝”的藝匠個體出現,以及時代、社會對藝匠現象的接受與正向解讀都是一件好事兒。它釋放出這樣一種信號:公眾的接受是這一現象得以進一步生根結果的現實基礎。畢竟有人羨慕,才會有人追隨。只有問題,沒有答案,也并非是壞事。也許有一天回望這個時代,這些問題本身,就是我們對這個時代最好的注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