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貴
(新賓滿族自治縣木奇鎮(zhèn)林業(yè)工作站,遼寧 撫順 113200)
山楊(Populus davidiana)系楊柳科落葉喬木,樹高可達23 m,胸徑達65 cm,樹干通直,樹皮光滑。山楊為強陽性樹種,喜光、耐寒冷、喜濕潤肥沃土壤,多生于山坡中下腹和溝谷區(qū)域,尤以棕壤土生長良好。在遼東地區(qū)山地容易散生或以小面積純林或與白樺形成楊樺混交林。山楊喜涼爽濕潤氣候,在土層較厚的山地生長速度較快,木材較平原栽培的速生楊材質細膩、風干后不扭曲變形,色澤白潔,是裝飾和工業(yè)用材優(yōu)良樹種。山楊繁育常采用扦插方式,一般不采用播種繁殖,但因優(yōu)良種源可提供的萌芽穗材十分有限,不能大量進行擴繁和應用,為此研究山楊播種育苗技術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新穎性。目前在鳳城市還沒有利用山楊播種育苗的成功技術,因此開展山楊播種育苗技術研究對擴大山楊造林面積,營造生態(tài)林和商品用材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山楊種子取自鳳凰山楊樺混交林,山楊種子采集比較困難,采種時間一般在6月初左右。在蒴果尚未開裂時采集。
種子采集后要及時進行調制。將采集的蒴果放在通風良好和陽光充足棚內,攤在水泥地面上,厚度為3 cm 左右,經常翻動,防止升溫變質。待蒴果開裂后,裝入通氣良好的網布袋內,人工揉搓布袋,促成種子脫殼,然后用細篩篩出種子。在種子調制過程時間要短,以防止種子更新換代生活力。
種子浸泡按不同試驗溫度做3 次試驗重復,從15 ℃到40 ℃,溫度梯度間隔5 ℃,浸泡時間設定為24 h,然后撈出種子,控水,待松散后趁濕按種沙比為 1∶ 10 體積摻 0.5 mm 濕細沙,即可播種。
播種育苗地應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有灌溉設施和排水良好的地段。土壤質地為壤土或粉沙壤土最好,在播種前7 d 深耙土壤30 cm,打碎土塊,揀去樹根和石塊,耙平后施入有機肥3 ~4 t·667m-2。為防治地下害蟲,結合整地,施入3%硫酸亞鐵溶液和甲拌磷藥劑進行土壤消毒滅蟲。
苗床分為作畦、高床、低床3 種方式。每種苗床設3 次重復,苗木保留株數是25 株·m-2,秋天苗木落葉后調查育苗效果。
播種時間為6月15日,宜早不宜遲。播種量按667 m2分別播混沙山楊凈種子 0.25 kg 、0.5 kg 和1.0 kg。
播種方法,一律在床面上開溝,行距25 cm,溝深0.4 cm,溝寬2 cm,將拌沙的種子撒播到溝內。
覆蓋措施分別為覆樹葉、覆沙、覆鋸屑和覆土對照。
苗期管理,主要是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7月之前保持床面濕潤,人工清除雜草,7月上旬結合澆水每667 m2地施尿素5 kg,每隔10 d 一次,共施3次,8月上旬噴施0.8%磷酸氫二鉀葉面肥1 次,進入秋季控水,防止徒長。
病蟲害防治主要是楊樹灰斑病和楊樹金花蟲,可用百菌清800 倍液消毒床面。真葉出現后,每15 d 噴福美鋅1 200 倍液1 次,連噴3 次。山楊灰斑病在雨季7月中下旬較重,注意排水防澇,出現病癥時,每隔10 d 噴1 次1 000 倍液福美雙。
由表1 看出,高床育苗較低床和作畦育苗有較大的生長量,無論苗高、地徑、株重和根重都較其他幾種處理高。
隨播種量(表2)的提高出苗株數隨之增加,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播種量過大,易引起苗木生長空間不足,影響苗木地徑和苗高生長量,苗木質量較差,生產上推薦每667 m2最佳播種量為0.5 kg,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播種量。
表1 不同育苗作床方式對苗木生長的影響
表2 每667 m2 不同播種量對出苗量的影響
表3 不同土壤質地覆蓋措施對出苗率的影響
由表3 不同覆蓋措施對出苗率的影響可以看出,覆樹葉、覆細沙、覆鋸屑幾種措施明顯比覆土提高出苗率。
山楊高床育苗與其他作床方式相比能明顯提高生長量,高床育苗因土壤增溫效果好,能明顯促進山楊苗的苗高、地徑和株重生長量。
山楊因種子很小,需要拌沙播種并需要采取覆蓋技術措施,以防播種較淺土壤表面易失水抽干而降低出苗率。試驗結果顯示,樹葉覆蓋出苗最好,較對照提高76%,其次是鋸屑覆蓋比對照提高43%。
試驗結果說明,隨播種量的增加,出苗株數也隨之增加,但播種量的提高易產生出苗過密,生長狀況受密度影響,過密易產生弱苗,不利于培育壯苗,因此可根據生長情況選擇適宜的播種量,一般每667 m2生產1.5 萬株實生苗就能達到數量和質量的要求,因此每667 m2播量最好控制在0.5 kg 為最佳。
[1]盧芳,岳媛,周瑞玲.黃山欒樹1年生播種苗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32):18202 -18203,18215
[2]李宏印,劉廣林,關淑偉.闊葉樹播種苗的苗期水分生理特性研究[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2004,35(3):223 -225
[3]楊自立,馬履一,賈忠奎,等.栓皮櫟播種苗年生長動態(tài)[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2,40(5):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