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玲
孩子在旅行中,逐漸知道離開五十里、五百里、五千里之外的地方,那里的山什么樣,房子什么樣,人什么樣,他們怎么生活。
“要么讀書,要么旅行,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彪娪啊读_馬假日》里的這句經(jīng)典臺詞,將旅行跟讀書放在一起,意義一目了然。
年輕人旅行,往往說走就走;但是為人父母后,卻顧慮重重,思量再三。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太小,看什么都記不住,去了也白去。
如果父母持“有用論”的觀點,譬如:彈鋼琴有用,玩沙沒用;學冰球有用,捉迷藏沒用;上補習班有用,玩“過家家”沒用……那么,旅行的確“沒用”,因為它既加不了分,也不算特長。
可是這些父母其實不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往往不是語數(shù)英的知識,或者鋼琴、美術(shù)、體操等技能,而是性格、情操、眼界、心理等軟實力。就像一臺電腦,硬件固然重要,核心競爭力卻是軟件。一個孩子的軟實力,才是最重要、最核心、最影響他發(fā)展、最能給他營造幸福人生的關(guān)鍵因素。
我有一位同學,一直想去南方闖蕩,卻屢屢沒成行,原因竟然是從沒有離開過家鄉(xiāng),懼怕一個人坐火車。我當然不能武斷地說,他的命運受錮于小時候沒有旅行過;但是,假如他的童年曾經(jīng)旅行過,至少不至于害怕坐火車,不至于因為畏懼的心理,喪失改變?nèi)松挠職狻?/p>
帶孩子去旅行,的確麻煩。光是準備他的行李,就足夠折騰好幾天,大到推車、各種衣物,小到奶粉、奶瓶、紙尿褲、玩具、藥品,樣樣要準備。而出行中,這些大包小包還都要你扛;一旦他走累了,還會大喊“我不想走”,然后要你抱……“還不如待在家舒服!”也許你想想就打退堂鼓了。
可是第一,待在家真的就舒服嗎?不一定,很可能一樣麻煩不斷;第二,就算麻煩,比起帶孩子去看看這個大千世界,一起奔赴日出,一起撿拾夕陽,看他們挽起褲管在沙灘上奔跑,聽他們追逐蝴蝶時銀鈴般的笑聲,你會發(fā)現(xiàn),那點麻煩,那點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出門在外,當然會有意外;帶著孩子一起,這種幾率更大。他們抵抗力本來就不如大人,到了新的環(huán)境,作息變了,飲食習慣變了,各種不適應(yīng),就容易生??;旅游的地方人多車多,稍一閃失,孩子可能遭遇危險;最招架不住的是他們的各種哭鬧:錯過車子,不愿意等待,然后哭;周圍環(huán)境嘈雜,想睡又睡不著,然后哭;纜車要出發(fā)了,突然說“害怕”,然后大哭……
但是,這不正是帶孩子旅行的目的嗎?
學著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學習應(yīng)對突發(fā)狀況,學會等待,逐漸變得越來越能干,越來越勇敢……旅行,就是這么一堂無法替代的成長課。當你和孩子一起旅行后,發(fā)現(xiàn)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增強了,更勇敢了,能言善道了,這就是旅行的魔力所在。
如果說上面這些是旅行的好處,那么我們再來看看旅行的價值:那些更宏觀、更深遠的意義。
幾個月大的孩子,物體一離開視線,就被他認為不存在;幼兒園的孩子,把家和幼兒園當成世界的全部;沒有離開過中國的孩子,總會懷疑外國的存在??傊⒆映3R詾樽约嚎吹降暮徒?jīng)歷過的,就是全世界。
旅行,恰恰是認識和感受世界最直觀的方式。孩子在旅行中,逐漸知道離開五十里、五百里、五千里之外的地方,那里的山什么樣,房子什么樣,人什么樣,他們怎么生活;通過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通過跟不同地方的人打交道,他們逐漸知道:世界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風俗,不同的信仰。
他們的世界,就這樣越來越寬,越來越廣。
魯迅在《阿Q正傳》里這樣描述“狹隘”:“用三尺三寸寬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莊人叫‘長凳’,他也叫‘長凳’,城里人卻叫‘條凳’,他想:這是錯的,可笑!油煎大頭魚,未莊都加上半寸長的蔥葉,城里卻加上切細的蔥絲,他想:這也是錯的,可笑!”
其實,真正可笑的是阿Q,是沒見過世面的未莊人。
孩子如果走遍世界,就會知道魚有很多種不同的做法,可以加蔥絲,也可以加豆豉,或者辣椒粒,甚至西紅柿;每種做法有不同的味道,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選擇。
通過認識豐富多彩的世界,孩子才能消除狹隘,建立起多元的世界觀。
很多人在旅行之中,發(fā)現(xiàn)了人生的真諦,找到了自己心靈所屬。
彼得·梅爾從紐約到普羅旺斯旅行后,改變?nèi)松壽E,和妻子及兩只愛犬隱居于此;黑塞在瑞士南部旅行后,定居于那里的小村莊,寫出影響世界的文字。 孩子在旅途中,同樣會把自己所遇與內(nèi)心所思結(jié)合,形成對自己、對他人的獨特認識,逐漸明白自己的需要和追求 。
因為,每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他們都會品嘗異地食物,熟悉交通路線和公共標志,欣賞形式各異的建筑,體會種類不同的宗教現(xiàn)象,學習和陌生人相處,適應(yīng)各種氣候……這時,他們自然會想:這個和我們那里不一樣,那個一樣;這個比較好,那個不太好。
在比較中,他們睜大了眼睛,擴展了胸懷,變得更加寬容、坦蕩,知道尊重彼此的不同和差異。而這,就是旅行最偉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