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宏
童年時,常在夏夜仰望星空,那是記憶中神奇的時光。生活在上海這樣的都市,只能從樓房的夾縫中看見巴掌大的天空,但這并不妨礙我對夜空的觀察。兒時調(diào)皮,也大膽,在炎熱的夏夜,家里悶熱睡不著,便一個人悄悄走到曬臺上,爬上屋頂,在窄窄的屋脊上躺下來。這時,頭頂?shù)囊箍胀蝗蛔兊瞄煷笥腻?,星星也繁密了,星光也清亮了,平時看不見的銀河,從夜空深處靜靜地流出來。身畔有夜鳥和飛蛾掠過,輕聲的鳴叫,伴隨著羽翼振動,夢一般飄忽。如果有流星滑過夜空,我會輕聲發(fā)出驚嘆……這時,心里很自然想起背誦過的一些古詩,詩中也有星空。我想,古人看見的夜空,和我看見的夜空,應(yīng)該是一樣的吧。至今仍記得當(dāng)年常想起的那幾首詩。
一首是劉方平的七絕《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边@首詩,仿佛就是寫我仰望星空的景象。四句詩,前兩句寫夜空,月色星光,伴隨時光流轉(zhuǎn),后兩句寫大地,暖風(fēng)拂面,春色輕盈,天籟蕩漾,令人心馳神往。
一首是杜牧的七絕《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边@是我最喜歡的唐詩之一,詩中安謐美妙的情景,使我感覺熟悉親切,也引起我無窮的聯(lián)想。尤其是“天階夜色涼如水”一句,說不出的傳神和形象,夜空如深不可測的海洋,波瀾漾動,多少遙遠的人物和故事,都涵藏在其中,縹緲而神秘。
杜牧的《秋夕》,使我想起郭沫若的詩《天上的街市》,那也是兒時喜歡的詩篇:
遠遠的街燈明了,
好像閃著無數(shù)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xiàn)了,
好像點著無數(shù)的街燈。
我想那縹渺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我想那隔河的牛女,
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閑游。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我曾想,郭沫若寫這首詩時,應(yīng)該也是在這樣的夏夜,仰望著星空,他的心里,大概也會想起杜牧的詩吧。記得我模仿寫過類似的詩,幻想自己變成一顆流星,滑過夜空,在瞬間看到無數(shù)天上的景象。盡管寫得幼稚,卻是我和繆斯最初的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