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是一項極其隆重的軍事儀式,體現國威,展示軍威。不過,在不少國家的閱兵式上,都能看到有趣、溫情的一幕。
美國:歡樂輕松范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開始在全球進行戰(zhàn)略擴張,大量軍隊被派駐到世界各地,本土駐防的兵力越來越少,便導致不可能組織起足夠的閱兵單位。于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后,美國基本上沒有舉行過大型閱兵式。
美式閱兵秀的特點是歡樂輕松,表演性十足。走在整個閱兵隊伍最前列的軍樂團領隊,手中拿著一根長得夸張的指揮棒。后面的徒步步兵方隊雖然也整齊劃一、軍姿威武,但通過觀禮臺時只是普通的行軍步伐,不走正步。
美國的愛好之一是顯擺自己的高新技術?!吧啧彙贝笮蛻?zhàn)略巡航導彈、“紅石”地地導彈等能載著核彈頭的決戰(zhàn)兵器,都曾經列隊行進在美國民眾面前。不過,殺人武器卻被打扮得花花綠綠,甚至運載車上還用醒目字體標示出制造公司——根本就是軍火公司的商業(yè)大秀場。
英國:延續(xù)華麗傳統 英國沒有法定的國慶日,但在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女王官方誕辰日”會舉行華麗的閱兵儀式。
英國閱兵的環(huán)節(jié)安排基本上還延續(xù)著維多利亞時代的華麗傳統。走在最前面的往往是敲打著激昂鼓點的軍樂隊,隨后是身穿赤紅色雙排扣制服、戴著高高熊皮黑帽、肩扛長槍的皇家衛(wèi)隊,接著是騎著高頭大馬、身穿锃亮胸鎧的騎兵,后面緊跟著各軍種單位。
最讓英國人牽腸掛肚的竟然是二戰(zhàn)時期的那些英雄戰(zhàn)機。鷂式、颶風、噴火這些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老爺機”都裝飾一新,重新飛翔在天空。
法國:外交大秀場 在歐美,法國最鐘情于閱兵,法國路易十四時代和拿破侖當政期間就有規(guī)模宏大的閱兵式。為紀念法國大革命攻克巴士底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將7月14日定為國慶節(jié)。此后,國慶節(jié)法國都要舉行閱兵式,僅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斷。
上世紀90年代起,法國國慶閱兵開始融入外國元素,邀請國外軍隊參加逐漸成為慣例。
1994年,法國總統密特朗邀請德國軍隊參加閱兵,外界將此看成是歐洲一體化和法德百年世仇實現真正和解的表現;2009年,印度最古老的馬哈拉施特拉邦步兵團獲邀出席法國閱兵式,體現法印兩國發(fā)展戰(zhàn)略關系的愿望。
法國閱兵不以展示武器為主,主要是為增加民族自豪感,又由于加入歷史與現實因素,使其成為一“國際品牌”。?笪摘自《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