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屹凱,張 莉
(陜西師范大學西北歷史環(huán)境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院,陜西西安710062)
1761—1780年極端氣候事件影響下的天山北麓移民活動研究
李屹凱,張 莉*
(陜西師范大學西北歷史環(huán)境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院,陜西西安710062)
以1761—1780年新疆天山北麓的移民活動為研究對象,討論移民政策、移民高潮與移民遷出地極端氣候事件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1761—1780年間有3次移民高潮,分別發(fā)生在1764—1766年、1772—1773年和1777—1780年。1761—1780年,天山北麓的移民政策沒有發(fā)生大的改變,但1763—1765年、1771年、1775—1778年移民遷出地——河西走廊發(fā)生了3次極端干旱事件,揭示1761—1780年的3次移民高潮受極端干旱事件的驅動,且移民高潮的出現滯后遷出地極端干旱事件1~2年。第3次干旱推動了第3次移民高潮的出現,使得當時的清政府于1780年轉變了移民政策。1775—1780年河西走廊極端干旱事件—天山北麓移民高潮—政府移民政策轉變之間形成了一個完成的氣候變化-社會響應鏈條。
極端氣候事件;天山北麓;移民;政策轉變;河西走廊
在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氣候變化是重要的自然背景[1-2]。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之間的作用關系復雜,因氣候變化而致的資源和災害變化對人類社會的最終作用后果,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人類社會對氣候變化影響的認知及其所采取的響應行為[3]。歷史時期曾發(fā)生多次規(guī)?;虼蠡蛐〉囊泼窕顒?,人口遷移成為社會適應氣候變化的一種調節(jié)機制[4]。
以過去氣候變化為視角,研究者對歷史時期的人口遷移活動已有很多討論。從宏觀層面探討氣候變化與人口遷移活動的關系有:許靖華[5]通過檢視全球過去一系列不同氣候背景下的人類活動,認為歷史時期發(fā)生的民族大遷移,是由于異常氣候變化造成的莊稼歉收和大面積饑荒而引起。Pei與Zhang[6]則通過定量計算的方式,認為降水的變化導致歷史時期中國北方游牧人群的遷移。也有關注微觀層面上氣候變化與人口遷移活動的關系,其中Fang等[7-9]以過去華北向東北的移民活動為例,討論人類活動對過去氣候變化的響應,認為17世紀中期的東北移民與墾殖是社會層面上對華北災害的異地響應,其后政府的封禁政策是對大量移民的政策響應[7]。而18、19世紀之交的氣候變冷,迫使華北地區(qū)的移民再次進入東北,且政府在解決問題上的無力和相關政策上的搖擺,導致社會動蕩,也加劇了社會的脆弱性水平[8]。Xiao等[9]認為社會因素和旱澇事件共同影響了1644—1911年華北人口向東北的遷移。由此可見,旱、澇等極端氣候事件對華北移民活動的影響明顯[7-9],而通過對不同區(qū)域的案例進行分析,能夠深入認識過去氣候變化與移民活動之間的作用關系[3]。
有清一代(1644—1911年),不僅東部地區(qū)有向東北的移民潮,在西北地區(qū)也同樣存在人口遷移[10]。其中18世紀中期從甘肅遷往新疆的移民,促進了新疆的區(qū)域開發(fā),也成為研究者關注的重點[1119]。移民活動的大致過程為:1761年起清政府為安置甘肅無業(yè)的貧民和充實新近收復的新疆,決定從河西走廊組織招募大批移民前往新疆開展民屯,這部分移民主要安置在天山北麓;為順利實施移民,清政府給予各項優(yōu)惠條件,如提供移民經費和生產資料;1780年清政府轉變移民政策,停止組織招募,不再資助移民,移民開始自行前往[11-19],本文所討論的就是發(fā)生在1761—1780年的移民活動。
關于引發(fā)移民活動的社會因素,研究者已有深入的討論。有研究者認為,經濟利益是其中重要的因素。華立[12]認為,移民愿意遷往天山北麓的原因是其地連年的豐收;Millward[15]持同樣的看法,認為經濟的原因引來移民,其中以商民最為明顯。此外,有研究者注意到在移民活動中河西走廊的“推力”,張丕遠[16]認為生計無著的內地貧民和災民是在清政府優(yōu)厚條件的吸引下,踴躍遷往新疆的;闞耀平[17]認為甘肅人地矛盾是移民的原因;賈建飛[18]認為遷出地不利的自然環(huán)境迫使內地人離開,遷往邊疆地區(qū)??梢钥闯觯芯空咭呀涥P注到遷入地有利經濟因素的吸引和遷出地不利因素的推動。最近,劉超建[19]討論了1761—1780年天山北麓移民活動的災害背景,半定量地描述了災害對移民的影響。因此,可以認為1761—1780年河西走廊移民天山北麓的活動中,清政府移民政策支持、天山北麓連年豐收和河西走廊極端氣候事件等都是引發(fā)移民活動的重要因素。
同樣,研究者也關注了1780年清政府移民政策轉變的原因。華立[12]認為,自1761年在政策支持下開展的移民活動,經過20年的發(fā)展,在1780年之前已經頗具規(guī)模,所以清政府的移民政策發(fā)生轉變,不再給予資助。路偉東[13]認為新疆農區(qū)已經形成、資助移民花費巨大和移民數量已成規(guī)模是使清政府結束資助的3個重要原因。已有研究表明,招募移民后期,移民數量眾多、巨大的財政投入使得清政府轉變移民政策。
綜上所述,天山北麓1761—1780年的移民活動研究大多從社會層面進行,較少從自然層面入手。本文將研究視野擴展到當時的氣候背景,關注氣候變化和移民活動的相互作用過程,嘗試定量地分析1761—1780年河西走廊向天山北麓的移民活動過程中,氣候變化-移民活動-政策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與相互作用的過程。
由于存世歷史文獻的限制,目前很難找到1761—1780年遷出地移民數量的系統(tǒng)記載,僅能根據移民遷入地相對系統(tǒng)的移民數量統(tǒng)計,來重建1761—1780年間的移民數量。至于極端氣候事件的統(tǒng)計,已有的研究表明,1761—1780年甘肅受災726次[20],其中干旱367次、洪澇97次,這說明旱、澇是甘肅較為頻繁的災害。河西走廊生態(tài)脆弱,極端氣候事件在過去2 000年影響巨大,對西北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影響最為嚴重的極端氣候事件是干旱[21],所以對極端氣候事件的統(tǒng)計分為干旱和洪澇。
1.1 天山北麓移民數量統(tǒng)計
張丕遠[11]、王希?。?4]、華立[12]等已經重建1761—1780年清政府組織前往天山北麓的移民數量變化。結合本文的研究特點,在前人基礎上,需重建系統(tǒng)而合理的移民數量變化指標。
1761—1780年進入天山北麓的移民眾多,大致可以分為五類:民戶、商戶、兵屯眷戶、安插戶和遣戶。不同類型的人口統(tǒng)計途徑不同,其中民戶是1761—1780年政府組織移民的主要對象,其數量也占絕大部分,而且在歷史文獻中,保留了較為系統(tǒng)而完整的記錄[22]。此外,政府招募遷移戶民的遷出地比較一致。需要說明的是,不少商戶、安插戶又與內地招募的民戶有相同或接近的遷出地,且文獻記載零星。所以本文所有涉及的非民戶,在文獻記載不是很準確的情況下,將會視為民戶的一部分。
另外,需要注意一個特殊的社會背景。1761—1780年,清政府在招募移民時,一致認為移民天山北麓“事關充實戶口”,擔心單身前往者沒有任何牽掛,有可能只是為了貪圖一時利益,很難保證能夠在新疆長久定居,精心耕作,遷移單身者不利于長治久安,因此,力主“就近招有攜帶眷屬之人”[23]。也就是說,此次移民活動是以“戶”為單位進行的。文獻中關于移民的統(tǒng)計基本以“戶”為單位,本文同樣遵照文獻記錄,不將其換算為人口數量。因此,本文以嘗試重建民戶移民戶數的變化,來反映氣候變化-移民活動-政策三者之間移民活動的波動變化。
為準確了解招募移民期間(1761—1780年)移民戶數的變化,本文補充查閱了相關歷史文獻[2326],重建了1761—1780年遷入天山北麓移民遷入戶數數量的逐年變化(見圖1a)。
1.2 河西走廊極端氣候事件統(tǒng)計
文獻[27-28]對1761—1780年河西走廊的旱澇狀況有所涉及。本文利用《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29]和《中國氣象災害大典·甘肅卷》[30],選擇其中隸屬于河西走廊、可以明顯分辨出旱澇狀況的相關記載,重建1761—1780年河西走廊的旱澇序列(見圖1b)。需要說明的是,清代河西走廊包含安西州、甘州府、涼州府和肅州,按照清代的行政區(qū)劃,其下尚有多個縣、廳,還有次縣級的分縣[31],文獻中提到的移民遷出地眾多,共計有13個地點,其中有武威、鎮(zhèn)番、永昌、古浪、平番、張掖、山丹、玉門、敦煌、高臺10縣,撫彝和莊浪2廳以及東樂分縣,文中對以上府州縣廳及分縣的旱澇災害均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圖1 1761—1780年天山北麓移民遷入數量(a)和河西走廊旱澇序列(b)Fig.1 The number of immigration to the North Foot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number(a)and the series of drought and flood in the Hexi Corridor(b)from1761 to 1780
1.3 氣候變化-移民活動-政策之間的互動分析
本文在重建1761—1780年移民數量和極端氣候事件數據的基礎上,采取對比分析方法,將極端氣候事件與移民遷移數量進行比較,分析招募政策下,不同移民數量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及其移民政策的轉變,探討氣候變化-移民活動-政策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與相互作用過程。
2.1 移民數量變化特征
由圖1a可知,1761—1780年共計遷入19 294戶,接近于1782年烏魯木齊都統(tǒng)明亮所奏報1762—1781年安置的“民戶一萬九千七百余戶”[24]。這說明本文基本準確重建了1761—1780年戶民移民的總體數量。在招募組織移民期間(1761—1780年),明顯存在著3次相對的移民遷入高潮時期(圖1a所示陰影),即1764—1766年、1772—1773年和1777—1780年,其他時段是相對的移民低潮時期。移民高潮中以第3次遷入數量最多,占到全部遷入戶數的41.04%;其次是第1次移民高潮,遷入數量約占全部遷入戶數的22.32%;最后是第2次移民高潮,約占全部數量的10.52%;其他年份每年的移民基本保持400或500戶左右。就移民數量最多的第3次移民高潮而言,賈建飛[18]的研究也表明1777—1780年人口增長率較高,數量近乎翻了一番,與本文的研究基本一致。
2.2 極端氣候事件變化特征
圖1b反映出1761—1780年河西走廊存在著3次災害頻發(fā)階段(圖1b所示線框),即1763—1765年、1771年和1775—1779年。其中3次大規(guī)模的干旱分別在1763—1765年、1771年、1775—1778年3個時間段;洪澇則相對較少,集中發(fā)生于1771年和1779年。
2.3 極端氣候事件與移民高潮的相關分析
極端氣候事件會造成土地生產力下降,引發(fā)糧食減產,受災貧民衣食無靠,且流離失所。如1765年,“經春不雨,麥苗焦枯,黍粟麻豆粒不及種,旬日來街市米價暴貴,群情憂惶”[32],可見干旱造成糧價暴漲,糧食安全受到影響[33]。這對清政府壓力巨大,故將河西走廊災民移往天山北麓便成為解決災民生存問題的有效措施之一。
從1761年實施人口遷移活動起,清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對招募、轉送、安置移民等進行了具體的規(guī)定,其中十分強調移民的“自愿應募”前往、出資將移民從河西走廊轉運到天山北麓、借給移民籽種、代建房屋進行安置、劃撥土地等[12]?;诮鉀Q內地“無業(yè)貧民”生存難題的移民目標,自1761年開始招募移民,清政府就有著積極的愿望,認為“必生齒日繁,田土日辟,而腹地無業(yè)貧民亦必聞風接踵前往”[23]。但1761—1763年,年均只有274戶遷往天山北麓,而在1764年迎來了一個高潮,說明招募移民最初并沒有得到河西走廊貧民的響應。
與圖1b所揭示的3次極端氣候事件相對應,清政府都有相關的將河西走廊受災貧民遷往天山北麓的計劃與方案。第1次干旱期間(1763—1765年)的1764年8月28日,乾隆帝根據陜甘總督楊應琚的奏報,針對受災的地方,下旨要求賑恤,同時認為災民生活拮據,而近來天山北麓風調雨順,糧食連年豐收,糧食儲備充足,將災民遷往天山北麓可以緩解內地賑災壓力,也可以充實邊地[34]。第2次干旱的1771年7月23日,面對甘肅“災民流移甚多”,乾隆帝同樣下旨,要求地方官員積極組織移民,因為受災面積廣大,讓災民自力更生困難,而天山北麓一帶,水利和土地資源充足,如果災民勤加耕作,不但可以糊口,還將保證全家人衣食無憂[34]。在第3次干旱期間(1775—1778年)的1776年7月27日,所頒布的圣旨與前兩次表達的意思完全一致,即“烏嚕木齊(烏魯木齊)一帶,地皆沃壤,可耕之土甚多,貧民果能往彼墾藝,不但可免于饑窘,并可贍及身家”[34],均強調移民天山北麓是解決甘肅河西走廊受災貧民生存的有效措施。為了減輕財政負擔,乾隆帝認為“且此時多送一人往外耕作,將來邊內少一人待賑之人”[24]。這亦與最初商定遷移甘肅貧民前往天山北麓,解決生存難題的目的一致。由于極端旱災氣候事件的發(fā)生,河西走廊貧民(災民)的數量大增,形成了移民遷出的有力推動??梢姡?777—1780年天山北麓移民高潮的出現是受1775—1779年河西走廊連年干旱的推動。
據1761年楊應琚所奏,為了“料理省便”,移民招募的來源地是河西走廊,此后多年也是按照這個方案實行,但是到了后期,也出現了河東移民[12]。根據相關記載,第3次移民高潮期間河東的極端氣候事件也普遍存在[35],說明河東移民的出現也是對災害的響應,如1780年5月28日“平番、中衛(wèi)、靜寧等州縣愿往民戶一百三十一戶,俱系無業(yè)貧民,懇請攜眷前往種地”[23]??梢?,1777—1780年甘肅的干旱時間較長,干旱發(fā)生的地域范圍較廣,河東災民亦加入移民的隊伍,共同推動了第3次移民高潮的形成,這也是第3次移民高潮的規(guī)模大于前兩次的原因。由此可見,在移民政策的支持下,天山北麓良好農業(yè)氣候條件的吸引,河西走廊移民不斷遷移到天山北麓,而3次移民高潮(1764—1766年、1772—1773年和1777—1780年)則是在遷出地極端干旱事件的驅動下出現的。
綜合以上社會背景,結合圖1a和1b所示可以發(fā)現,1763—1765年3次移民高潮出現的時間恰好對應于3次災害頻發(fā)期,但同時存在著明顯的滯后現象,即存在響應的時滯性[7]。這是因為移民從河西走廊遷出,到達天山北麓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12]。前兩次災害發(fā)生后的1年即是移民高潮,而第3次移民高潮發(fā)生在第3次災害發(fā)生后的第2年;而且災害結束后1年,移民高潮也隨之結束;另外,只有少量遷入的移民低潮年份對應的就是災害低發(fā)的時段。由此可見,天山北麓移民數量的增加就是對河西走廊極端氣候事件的異地響應,即移民活動是對極端干旱事件的響應。
2.4 極端氣候事件-移民高潮-政策轉變
在1781年清政府不再資助移民出關前,移民政策基本沒有大的變化[36],也沒有增加移民資助額度,甚至在后期減少了移民資助額度,最初資送每戶移民平均撥銀90兩,在1777年將資送費用減半,每戶約為50~60兩,1780年之后,再次將資送費用減半[36]。結合前文對天山北麓移民戶數復原結果進行分析,移民資費的不斷下降,并沒有影響第2次(1772—1773年)和第3次(1777—1780年)移民高潮的出現。
在1777—1780年河西走廊極端干旱事件的影響下,天山北麓第3次移民高潮的規(guī)模遠遠大于前兩次。第3次移民高潮(1777—1780年)的最后1年,清政府不再資助移民,招募移民的工作便停止。大規(guī)模的移民高潮讓清政府以為達到了移民會“聞風接踵前往”的原計劃,1780年5月28日陜甘總督勒爾謹奏“鎮(zhèn)番縣、平番、中衛(wèi)、靜寧等州縣民戶呈請愿往新疆墾種……查乾隆四十二、三(1777年、1778年)等攜眷前往貧民俱賞給一半盤費……即或念該民戶等口食無資,亦止應照給一半之數再減一半賞給,已屬格外優(yōu)恤。至將來四五年后,此等聞風愿望民戶日多,即此再行減半之數亦無庸給發(fā)……山東、直隸等處貧民各攜眷屬出口種地者謀生者甚多,俱系自行前往,又何嘗給與盤費耶?”[24]??梢?,清政府認為不再給予資助,移民也會自行前往,而且組織移民無疑增加了清政府的財政負擔。1780年以后,清政府不再組織、資助移民遷往天山北麓。
正是第3次移民高潮的出現,促使政府改變了移民政策,天山北麓的移民以政策性移民為主轉變?yōu)樽园l(fā)性移民為主。當然,同期的財政壓力也很明顯[20],社會背景也不容忽視??梢哉f,移民政策的轉變是對河西走廊1775—1778年極端干旱氣候事件的間接響應,而政策的轉變滯后于移民高潮,也滯后于極端氣候事件。1775—1779年河西走廊的極端干旱氣候事件-天山北麓的移民高潮-政府的移民政策轉變之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驅動-響應鏈條。
在移民政策執(zhí)行的情況下,為了解決內地貧民或災民的生存問題,1761—1780年這20年間,清政府從甘肅河西走廊招募為數不少的移民充實新疆天山北麓。實際每年移民數量并不是很均勻,且存在著明顯的3次移民高潮時期,即1764—1766年、1772—1773年和1777—1780年,其中尤以第3次移民數量所占比例最大。通過對移民產生條件的探討,分析移民高潮的出現原因,認為移民高潮與災害的頻發(fā)存在著響應關系,存在3次頻繁出現的極端氣候事件——旱澇災害,即1763—1765年、1771年、1775—1778年,尤以干旱為主。進一步分析認識到,3次災害是3次移民高潮的誘發(fā)條件。1761—1780年清政府的政策、天山北麓的豐收和河西走廊的極端氣候事件共同驅動著移民活動的進行,而移民高潮期主要是在極端干旱事件的驅動下出現的。
旱、澇災害的出現降低土地生產力的效用,進而影響農業(yè)的收成。移民遷往天山北麓有效地解決了河西走廊地區(qū)因災無靠貧民的生存問題,緩解了清政府賑災的壓力。第3次移民高潮期間河東貧民的出現,壯大了移民的規(guī)模。地方官員為緩解財政壓力,減輕清政府的負擔,決定轉變移民政策,減少移民“盤費”。同時,清政府認為即使不再資助河西走廊民戶,他們也將自行前往天山北麓。大規(guī)模的移民高潮之后出現了移民政策的調整,1780年之后,清政府不再給予資助,移民數量逐漸減少,自此只有少量移民進入天山北麓。可以說,移民高潮的出現是對極端氣候事件的響應,同時存在著1或2年的滯后;1761—1780年甘肅到天山北麓的移民高潮響應滯后于氣候變化1~2年,而政策響應滯后于移民高潮。
本文論述了移民活動對極端氣候事件的響應,但仍不可忽視政府移民政策和天山北麓連年豐收對于移民活動的作用。在1761—1780年的移民政策鼓勵下,河西走廊移民不斷遷移到天山北麓,政策對移民的推動作用顯而易見。賈建飛[18]研究表明,1777—1783年天山北麓的年均人口增長率為21.45%,而在移民資助政策終止之后,1783—1793年的年均增長率僅2.54%,以后漸趨于平穩(wěn)。天山北麓連年豐收也是推動移民的重要因素,利用樹輪重建的PDSI顯示18世紀40—80年代,天山北麓處在一個較為濕潤多雨的階段[37]。此背景下,天山北麓自“開辟以來,田地多系膏腴,渠流足資灌溉”[24],“歲獲豐稔”[24],移民的農業(yè)開發(fā)順利進行[12]。同其他過去氣候變化影響下的人類活動一樣[34,33],1761—1780年的移民活動正是在自然和社會的共同作用下實現的;而1780年移民政策的轉變,也是在氣候變化背景下移民數量增多和同期財政壓力雙重作用下發(fā)生的。
[1]Zhang P Z,Cheng H,Edwards R L,et al.A test of climate,sun and culture relationships from an 1810-year Chinese cave record[J].Science,2008,322:940-942.
[2]Büntgen U,Tegel W,Nicolussi K,et al.2500years of European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human susceptibility[J].Science,2011,331:578-582.
[3]葛全勝,鄭景云,郝志新,等.過去2000年中國氣候變化研究的新進展[J].地理學報,2014,69(9):1248-1258.
[4]葛全勝,劉浩龍,鄭景云,等.中國過去2000年氣候變化與社會發(fā)展[J].自然雜志,2013,35(1):9-21.
[5]許靖華.太陽、氣候、饑荒與民族大遷移[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1998,28(4):366-384.
[6]Pei Q,Zhang D D.Long-term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nomadic migration in historical China[J].Ecology and Society,2014,19(2):68.
[7]Fang X Q,Ye Y,Zeng Z Z.Extreme climate events,migration for cultivation and policies:A case study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of China[J].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7,50(3):411-421.
[8]Fang X Q,Xiao L B,Wei Z D.Social impacts of the climatic shift around the turn of the 19th century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3,56(6):1044-1058.
[9]Xiao L B,Fang X Q,Zhang Y J,et al.Multi-stage evolution of social response to flood/drought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during 1644-1911[J].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4,14(2):583-595.
[10]曹樹基.中國移民史(第6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11]張丕遠.清朝乾隆時代新疆屯墾統(tǒng)計數據的探討[J].歷史地理,1998,14:155-157.
[12]華立.清代新疆農業(yè)開發(fā)史[M].修訂版.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
[13]路偉東.清代陜甘人口專題研究[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
[14]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0.
[15]Millward.Beyond the pass:Economy,ethnicity,and empire in Qing Xinjiang,1759-1864[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6]張丕遠.乾隆在新疆實施移民實邊政策的探討[J].歷史地理,1990,9:93-113.
[17]闞耀平.乾隆年間天山北麓東段人口遷移研究[J].干旱區(qū)地理,2003,26(4):379-384.
[18]賈建飛.清乾嘉道時期新疆的內地移民社會[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19]劉超建.異地互動:自然災害驅動下的移民:以1761—1781年天山北路東部與河西地區(qū)為例[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3,28(4):58-66.
[20]張祥穩(wěn).清代乾隆時期自然災害與荒政研究[M].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10.
[21]鄭景云,郝志新,方修琦,等.中國過去2000年極端氣候事件變化的若干特征[J].地理科學進展,2014,33(1):3-12.
[22]路偉東.清代前中期陜甘地區(qū)的人口西遷[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8,23(4):81-90.
[2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乾隆年間徙民屯墾新疆史料[J].歷史檔案,2002(3):9-31.
[24]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環(huán)境研究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代奏折匯編:農業(yè)·環(huán)境[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25]和寧.三州輯略[M].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26]王希隆.新疆文獻四種輯注考述[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
[27]郁科科,趙景波,羅大成.河西明清時期旱災與干旱氣候事件初步研究[J].干旱區(qū)研究,2011,28(2):288-293.
[28]董惟妙,安成邦,趙永濤,等.文獻記錄的河西地區(qū)小冰期旱澇變化及其機制探討[J].干旱區(qū)地理,2012,35(6):946-951.
[29]張德二.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30]董安祥.中國氣象災害大典·甘肅卷[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5.
[31]胡恒.清代甘肅分征佐貳與州縣分轄[J].史學月刊,2013(6):57-65.
[32]慕壽祺.甘青寧史略[M].蘭州:蘭州古籍書店,1990.
[33]方修琦,鄭景云,葛全勝.糧食安全視角下中國歷史氣候變化影響與響應的過程與機理[J].地理科學,2014,34(11):1291-1298.
[34]中華書局.清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6.
[35]升允,安維峻.甘肅全省新通志[M].蘭州:蘭州古籍書店,1990.
[36]華立.乾隆年間移民出關與清前期天山北路農業(yè)的發(fā)展[J].西北史地,1987(4):119-131.
[37]Li J B,Gou X H,Cook E,et al.Tree-ring based drought reconstruction for the central Tien Shan area in northwest China[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06,33:L07715.DOI:10.1029/2006gl025803.
〔責任編輯 程琴娟〕
Study of migration into the North Foot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xtreme climate events from1761 to 1780
LI Yikai,ZHANG Li*
(Northwest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Shaanxi,China)
Considering the immigration from the Hexi Corridor into the North Foot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during 1761—1780,the relationship among migratory policy,the migratory peaks in the North Foot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and the extreme climate events in the Hexi Corridor were discussed.There are three migratory peaks which occurred in 1764—1766,1772—1773and 1777—1780.The migratory policy had not changed much during 1761—1780.The three migratory peaks were driven by the extreme drought climate events.There are three drought events occurred in 1763—1765,1771and 1775—1778.Migratory peaks lagged behind of the extreme drought climate events about 1~2years.Among them,the third drought event pushed the last migratory peak,which made the Qing government change migratory policy in 1780.It was formed a complete chain of effects-feedback among the extreme drought climate event in the Hexi Corridor,the migratory peak in the North Foot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and the government′s migratory policy changes during 1775—1780.
extreme climate event;the North Foot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migration;policy change;the Hexi Corridor
K928.6
:A
1672-4291(2015)05-0084-06
10.15983/j.cnki.jsnu.2015.05.452
2014-11-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271159)
李屹凱,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歷史環(huán)境變遷。E-mail:ek199105@163.com
*通信作者:張莉,女,副研究員,博士。E-mail:zhangli2013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