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櫻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當前中小學教育更新了教學觀念,改善了教學方法,教學有效性得到進一步提高。但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中小學各個學校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大,很多學校在此背景下忽視了素質教育提倡的“減負”目標,給中小學教育帶來了嚴重的問題。
關鍵詞:中小學;教育;現(xiàn)狀
當前社會背景下,人們對教育的重要性認識越來越深入,家長、學校和社會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他們對于教育的認識仍然停留在片面的角度,過分注重教育的升學率和學生的成績,使得中小學學生背負著越來越沉重的學習負擔。筆者主要分析了當前中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改善意見。
一、當前中小學教育負擔現(xiàn)狀
當前中小學教育過程中,很多學校表面迎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上下了功夫,更加注重學校的德智體美勞各個學科的發(fā)展與完善,但實際情況卻是很多音樂、體育、美術、實踐課程被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主科教師占用,成為學生練習題目和評講試卷的平臺。
在此情況下,中小學孩子們并沒有在素質教育下變得輕松起來。當前的各個中小學學校在搶跑中,幼兒教育小學化、小學教育中學化、中學教育高中化的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很多學校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就要背誦各種古詩文,甚至包括以前高中教材中的古詩文,如《琵琶行》《行路難》等等。學生除了上課學習之外,下課之后還要學習各種培訓班,培訓班的內容不僅僅包括語文、數(shù)學、英語主要科目,還要包括歷史、地理、政治、音樂、美術、體育等各種科目。調查顯示,中小學戴眼鏡的學生人數(shù)直線上升。
二、解決中小學教育負擔狀況的策略
首先,中小學教育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不僅僅是教師,還有家長,都要轉變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在關注成績與升學率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特別是孩子的心靈成長,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快樂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減少剛性課程,增加趣味實踐性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其次,中小學學校教育要積極改善課程設置和考核機制。一方面,學校要完善課程設置,在課程設置中要加入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合理配置各種科目的數(shù)量與質量,并將其納入考核體系中來,作為衡量學校升學率的重要標準之一。另一方面,學校要改革考試制度,考試不僅僅是一種考核模式,它還可以讓教師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設置平時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開放作業(yè)與試卷相結合等形式,以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何曉英.對我國教育現(xiàn)狀的認識與思考[J].教育探索,2001(06).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