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芝 王興虎
摘 要:本文論述了從古至今的不同飲茶方式對其泡、飲茶器具(如茶碗、茶壺、茶杯、茶盅、茶船)的造型產(chǎn)生的影響,同時從其不同飲茶方式出發(fā)來深層次論述其造型對茶具的使用功能及茶湯的色、香、味產(chǎn)生的影響。
關鍵詞:飲茶方式;茶具造型;功能;茶湯
茶具造型對茶湯色、香、味的影響,自古以來就是與其時代的飲茶方式相互關聯(lián)的。例如,唐代茶碗最鮮明的特征是敞口淺腹瘦底,碗身斜直。這與當時的煮茶法有關,當時的茶碗只是用來盛茶湯的器具,這樣的造型方便于收納茶湯,同時也便于飲用。
宋代則根據(jù)點茶法的需求,將唐代茶碗作了相應的改變:碗口微斂,腹深而底微寬,足小,坯體微厚,質(zhì)地粗松。這是因為點茶時要用茶筅在盞內(nèi)來回擊拂,這樣做,勢必會產(chǎn)生一種離心力,易使茶湯外溢,碗口微斂,腹深也能有效防止茶湯溢出?!暗孜挕北阌诓梵谠诒K內(nèi)來回擊拂。而小足則使茶盞亭亭玉立,美觀大方。質(zhì)地粗松且較厚的坯體,經(jīng)炙熱便于茶盞保溫,使“盞惟熱,則茶發(fā)立耐久”。同時期的湯瓶在造型上則注重以下幾點:首先,寬口,長圓腹把,長嘴??趯挶阌谟^察湯況,并能方便于往瓶內(nèi)注水,腹長能使執(zhí)把遠離火面,不易燙手。圓腹是與當時轆轤成型工藝密切相連的一種造型。長嘴有利于控制茶湯的流量,使注湯準確無誤。其次,瓶嘴的口要大而直,只有這樣,注湯才會流暢有力而不擴散;嘴的末端要圓小而峻削,以便用湯時能控制好湯量而不致滴滴答答。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說“注湯利害,獨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欲大而宛直,則注湯力緊而不散。嘴之末欲圓小而峻削,則用湯有節(jié)而不滴瀝。蓋湯力緊則發(fā)速有節(jié),不滴瀝,則茶面不破?!?/p>
到了明代,隨著飲茶方式的改變,茶具也相應發(fā)生了大的變化。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茶甌古取建窯,……其在今日,純白為佳,兼貴于小?!闭f明當時飲茶的杯子以白色小杯為好。而提及茶壺時,馮可賓則提出“或問茶壺畢竟宜大宜小,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為得趣。何也?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況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時,太早則未足,太遲則已過?!笨梢姰敃r的茶人提倡以小壺泡茶,以利于茶的香與味的提升,而用純白色小杯喝茶,便于觀察湯色以及香味的揮發(fā)。而流行于唐宋的茶盞造型,在明代也出現(xiàn)了一項重大改進,就是在盞上加蓋,這樣一則可以保溫,二則能有效防止塵埃的落入,清潔衛(wèi)生。自此以后,一盞、一托、一蓋的三合一茶盞,成了一種流行的茶具新樣式,人們把這樣茶盞稱為蓋碗。
清代,其泡茶方式仍以沖泡散茶為主,故其茶具基本造型并無太大的改變,只是在裝飾上出現(xiàn)了百花齊放的局面。
到了近代,茶具造型在整個文化西風東漸的影響下,由臺灣開始,出現(xiàn)了大的變革。例如,球形“蜂巢”水孔、“飛天把”壺的出現(xiàn),以及相應的茶盅、茶荷、茶船、蓋置、水盂等整體配套茶具的出現(xiàn),極大地豐富了現(xiàn)代茶具的造型。
其中“蜂巢”形水孔通過在一定的壺體表面積上增加水孔的立體表面積,使茶壺內(nèi)的茶湯在單位時間內(nèi)進水更充足,且球型排布的水孔不易受泡開的茶葉影響而堵住水孔,使較細小的茶渣能更好地被過濾。
“飛天把”壺的出現(xiàn),一改之前端把、提梁把、橫把為主的局面,以手執(zhí)壺的力學原理出發(fā),使執(zhí)壺點與壺的重心更接近,在實用時更省力的同時其造型的風格也更加活潑。
茶盅及其配套濾網(wǎng)的出現(xiàn),能使整壺茶湯在泡至一定濃度時及時地倒出,使茶湯能更好地被過濾干凈,并保持一致的濃度。所以在造型上,茶盅的容量應略大于茶壺,同時輔以盅蓋,可使茶香不渙散,茶湯不易變涼,也可防止塵埃落入。
茶荷的出現(xiàn)則實現(xiàn)了品茗者賞茶、聞香以及量茶、置茶的需求,故茶荷造型宜敞口,且內(nèi)壁以純白為好,以便于賞茶、聞香、量茶,同時需要有一個收斂的荷口,大小宜小于壺口,以便于置茶入壺。
茶壺的造型除了滿足其“好用”的功能外,其造型對茶湯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在一定的材質(zhì)下,壺越大,其容量越多,茶湯越不易冷卻,茶之水可溶物越易溶出,壺越小則反之,所以,在泡小壺茶時,宜先進行溫壺、溫盅、溫杯,以保持其一定的溫度,有利于可溶物的溶出以及香氣的發(fā)揮。在壺的容量相同的情況下,壺口大而壺身矮扁者,其散熱快,壺口小而壺身高長者則反之。而相同壺型相比較,坯體薄者,散熱快,厚者則相反。同時,壺蓋、壺嘴的造型以及氣孔的大小對壺內(nèi)茶湯也有一定的影響,蓋面較高圓者,其對茶湯的保溫效果越好,蓋面低平者則反之。這是因為壺口以上的部分無盛水,蓋面的形狀決定壺口以上部分空間的大小,蓋面高圓者其空間大,而空氣又是一種良好的保溫介質(zhì),所以在選配壺型時,可根據(jù)不同的茶來選擇需要保溫好的或是散熱快的。氣孔的大小以倒茶時壺內(nèi)有足夠的進氣量為宜,太大則壺內(nèi)茶湯易涼且影響美觀,太小則進氣不足影響水流的通暢。壺嘴的造型對茶湯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壺嘴大、直、短者,其散熱快;細、彎、長者,其散熱越慢。氣孔大者,散熱快,小者反之。以上散熱快者,茶水溫度下降快,茶在壺內(nèi)不致久悶,茶葉中氨基酸、維C等物質(zhì)易得到保留,這樣的造型宜泡較嫩的芽茶或輕發(fā)酵的綠茶等,而散熱慢者,壺內(nèi)易持久處于高溫狀態(tài)下,則宜泡葉面較老的葉茶或重發(fā)酵的茶類。
茶杯的造型對茶湯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其造型的深淺、杯口的大小及坯體的厚?。ㄔ诓馁|(zhì)一定的前提下)。杯口小而杯體深者,茶湯色澤較深,保溫性好,香氣易聚集,杯口大而杯體淺者,散熱越快,香氣發(fā)散越快。坯體厚者保溫性越好,薄者則反之。
茶船在造型上主要是要滿足襯托茶壺、隔熱、承接壺中之水及觀賞葉底的作用,對茶湯本身并無直接的影響。故在造型上要考慮及大小、容量以及其材質(zhì)的問題。
蓋置的主要功能是放置壺或盅的蓋子,大小就適宜,在造型上最好選擇能承接一定水量的內(nèi)凹形,因蓋子上往往會帶有一些水氣,若不能承水,則易把泡茶巾或桌面弄濕,顯得不衛(wèi)生。同時,蓋置的底部最好選擇稍大一些的圈足式或納底式的底,這樣放置比較穩(wěn)當。在高度上不宜太高,一則太高了重心不穩(wěn),二則適當降低蓋置的高度有利于茶壺、茶盅主體位置的彰顯,同時,保持高低錯落在操作中也不易與別的茶具發(fā)生磕碰。所以在材質(zhì)的選擇上,蓋置也適宜選擇竹、木類材質(zhì),以利于器物間的和諧。
水盂的主要功能是承接茶渣、涮壺之水,充當?shù)氖蔷S持桌面整潔的功能,一方面,其材質(zhì)要有一定的密度,內(nèi)壁宜光潔,便于清潔衛(wèi)生;另一方面,其造型宜腹大而口斂,這樣便于容納渣水,且倒入水時不易濺出。
不同飲茶方式會對茶具的造型有不同的要求,本文從不同茶具造型出發(fā),指出其適宜的使用功能及其對茶湯的色、香、味產(chǎn)生的影響。從而指導喝茶者如何更好地依據(jù)不同飲茶方式來選配不同造型的茶具。
參考文獻:
[1] 王建平.茶具清雅[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
[2] 蔡榮章.中國人應知的茶道常識[M].北京:中華書局,2012.
[3] 林瑞萱.中國歷代茶器[M].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6.
[4] 查俊峰,尹寒.茶文化與茶具[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3.
[5] 楊永善.陶瓷造型藝術(sh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 林治.中國茶藝[M].北京:中華工商聯(lián)合出版社,2000.
[7] 王建榮,周文勁,高虹.茶藝百科知識手冊[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8.
[8] 秦治.茶緣[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9] 梁月榮.茗水盞居話茶藝[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