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虎
The pipa is known as the “King of Folk Musical Instruments”. However, many people have a misunderstanding on pipas that they are always reserved for women. Actually, pipas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most masculine instrument of China, for most of the excellent pipa-players are men through the ages. The heavier of the pipa, the better of the quality. Thats why we say that playing pipa is also a kind of manual work.
白居易的《琵琶行》從中學(xué)開始就倒背如流,S.H.E改編的《十面埋伏》的同名曲,時不時哼兩句。但直到在小巷中尋到制琵琶的老藝人后,才看清琵琶女們懷里抱著的“民樂之王”的真正模樣:琵琶六相二十四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李兆霖58歲,但今年已經(jīng)是他制琵琶的第42個年頭。李兆霖是土生土長的蘇州人,從小在蘇州的評彈社中泡著長大。他記憶中蘇州評彈社的盛況,只有首映式上的美國大片能媲美。因此當(dāng)李兆霖16歲開始工作時,第一反應(yīng)就是彈琵琶,就像是看多了漫威電影長大的男孩都希望自己是《復(fù)仇者聯(lián)盟》中的一員。但是李兆霖沒成為雷神,也沒做成美國隊(duì)長,卻成了為錘哥造鐵錘的矮人,為美國隊(duì)長造盾牌的工程兵——他沒能進(jìn)入蘇州評彈社彈《十面埋伏》,卻陰差陽錯進(jìn)入了蘇州民族樂器一廠,先后拜入民樂大師陳壽云、蔣柏松名下,不但練就了一手制琵琶絕活,連阮、古箏等諸多彈撥樂器都融會貫通。
一進(jìn)工作室,李兆霖就脫掉大衣?lián)Q上了藍(lán)大褂,把一塊一米來長的老紅木搬上了馬凳。 老紅木雖小,卻有百斤重,“琵琶聲換酒錢”這話看似輕松,卻需要“拔山兮”的力氣打底才行。
他一只手把魯班尺按在老紅木上,一手拿著木工筆沿著尺在紅木上劃線。這塊老紅木是用來做琵琶背板的。所謂背板,就是琵琶背面似半梨形龜背的木板,背板是琵琶最大的部件,也是最難做的部件。
在紅木上劃出輪廓后,他便掄起斧頭開始在紅木上劈。隨著斧頭揮舞,一片片木屑從馬凳上落下來。十幾分鐘后,紅木終于呈現(xiàn)出梨形。這時,他把斧頭換成刨子,騎馬一般騎在紅木的一頭開始刨。斧頭劈是粗加工,刨子刨是中加工。當(dāng)刨子把背板背面刨得像模像樣后,就要開始用砂紙打磨。
背面加工好后,他把背板翻過來,一只手握鑿子,一只手掄錘子,開始在背板內(nèi)壁上鑿。琵琶主體由背板和面板組成,二者共同組成了琵琶的共鳴箱。李兆霖現(xiàn)在做的事情,就是用鑿子在紅木板上鑿出共鳴箱。
面板是用來振動發(fā)聲,背板則是用來反射聲音的。而面板和背板中間的空間是來調(diào)節(jié)音色的。面板的厚度,主要影響琴弦發(fā)聲;背板的厚薄,影響到聲音反射的強(qiáng)度。而凹槽的深淺也會影響到音質(zhì)的好壞。
“一把琵琶好不好,首先,背板和面板的厚度、凹槽的深度三者都‘多一分太肥,少一分太瘦,有時多刨了一刨,或者少鑿了一鑿,背/面板就廢了;其次,背板和面板匹不匹配二者缺一不可,有時為了讓二者匹配,做好一塊背板后,需要試十幾塊面板才能配上對?!睊嘀^劈了幾十下后,李兆霖就累得滿頭大汗,接下來的工序已經(jīng)無力演示,只能以說代演。
“以前在民族樂器廠,制樂器可是國家機(jī)密。時代不一樣了,現(xiàn)在給徒弟發(fā)工資讓他們學(xué),也沒人愿意學(xué)了!”李兆霖很是無奈地說。
老爺子做木工累了,把藍(lán)大褂往椅子上一扔,“老太婆,今天不干了,琵琶伺候!”
這時,正在織毛衣的阿姨連忙放下手上的針線活兒,在衣柜旁架起一架人字梯。李兆霖敏捷地爬上人字梯,打開衣柜最上層的柜門,老爺子的藏貨就暴露出來了:二胡一兩把,古琴三四只,還有箏、阮若干。
“這些都是以前民族樂器廠同事們的作品。琵琶雖然有‘民樂之王的美譽(yù),但是真想把琵琶做好,就必須不斷吸收其他樂器之長。他們做的東西,我覺得好,就用自己制的琵琶來換。如今我做的琵琶少了,他們就半賣半送了。”李兆霖在欣賞完諸多其他樂器后,拎起一只黑色琵琶囑咐我小心接住。
我雖然有心理準(zhǔn)備,但是接過琵琶時依然差點(diǎn)砸在地上——這是一只花梨琵琶,我對它的重早有心理準(zhǔn)備,但還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阿姨從房間搬出一把竹椅放在小院中,老爺子從曬滿衣服的衣架中探出頭來,搬起板磚一樣的花梨琵琶開始彈奏。先用一曲《十面埋伏》開場,緊接著是《大浪淘沙》推進(jìn),然后是《林沖夜奔》急行,最后用《霸王卸甲》收尾。
“很多人都認(rèn)為琵琶是女人的樂器,其實(shí)恰恰相反,琵琶是民樂中最陽剛的樂器。古往今來,最好的琵琶手,都是男人。原因無他,琵琶質(zhì)量越好越重。品相好的琵琶起碼都在10斤以上,彈琵琶也是件體力活啊!再者,最有表現(xiàn)力的琵琶曲也都是武曲?!咸衙谰埔构獗?,欲飲琵琶馬上催,琵琶古時的角色,不是抒發(fā)小情小調(diào)的,是戰(zhàn)場上的沖鋒號??!”
沒想到老爺子看起來弱不禁風(fēng),但是卻鐘愛武琵琶,走的是威猛路線,不但精于琵琶制造,琵琶演奏也有獨(dú)門訣竅。據(jù)說李兆霖的琵琶演奏啟蒙老師便是琵琶演奏名家陳午嘉先生。如果李兆霖先學(xué)的是琵琶演奏而不是琵琶制作,中國的琵琶界可能會少一位蘇作工,但蘇州的琵琶演奏界也許會多出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