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旨煊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走進書店,最暢銷的全是一些“有用”的書,考試類啊,健康類啊,營銷類啊……讀它可以直接幫你升學,謀生、獲得利益。其實有時“無用”也很有意義。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很可能在已知之外,創(chuàng)造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不僅讀書是這樣,世上很多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
上面的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在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內(nèi),選擇一個恰當?shù)慕嵌攘⒁猓詳M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現(xiàn)代社會飛速發(fā)展,世界仿佛變成了一幅千姿百態(tài)的浮世繪,一個錯綜復雜的名利場。金錢、權勢這樣“有用”的東西為世人所追逐,而“無用”之物則被棄擲一隅,無人問津。其實,正是這些不帶目的性和功利性的“無用”之物,才能淡泊心境,凈化靈魂,使得人們掙脫名利的桎梏,做回真正的自己。
無用,是一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執(zhí)著。在那毫無正義公理的先秦,孔子深知亂世春秋不可為,卻仍然以木車的激情奔走四方;老子明知無法救贖,卻仍以牧笛吹起晚嵐,渴望喚醒寐于月光流轉的蒼生……他們鑄就了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脊梁。斗轉星移,萬物輪回,時間的車輪到了現(xiàn)在,從梁思成的四處奔波保護古建筑,到羅哲文對古城墻十年如一日的守望,他人眼中的“可笑之舉”“無用之舉”和“無用之事”,鑄就了最美的風景。
無用,是一種真正的淡泊不爭。古語云:明鏡止水以澄心,青天白日以應事,霽月風光以待人。是啊,只有這樣,人們才能真正地做回自己,回歸本真。當峨冠博帶都零落成泥時,崇樓華堂淪為草澤后,那一桿看似無用的毛筆寫就的詩文卻能跨越千年,鏤入人心,永不漫滅。于是,有了蘇子的一蓑煙雨,有了柳永的淺斟低唱,有了倉央嘉措的白鹿踏雪,有了李叔同的朗月照花,有了沈從文的茶峒小鎮(zhèn)……“無用”讓人們回歸了自然,收獲了人生的真諦。
無用,能發(fā)掘自身的無限潛能?!肚灞l(wèi)與葫蘆》中,清兵衛(wèi)癡迷于葫蘆,卻被父母老師視為無用之事,無情地扼殺了他的興趣與愛好。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自始至終都不知道,清兵衛(wèi)的葫蘆價值連城,遠遠超過他們眼中許許多多的“有用”的東西。其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清兵衛(wèi),都有自己的愛好與長處,然而,在“有用”的功利性的束縛下,我們不得不揮淚告別,向“有用”進發(fā)。于是,我們失去了自己的個性與愛好,千千萬萬的人變成了同樣的人,最終走向了平庸。
所以,是該放下那些功利束縛的時候了,去做一些“無用”的事情吧!因為,無用的意義,本在于讓我們做回自己!
【另辟蹊徑】
作者緊扣“無用”,采用并列式結構展開論述,層次分明,結構完整,事例準確,語言較為流暢。
本文在深度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挖掘,尤其是三個并列式結構的分論點,有交叉和重復之嫌。所以,我們還可以另辟蹊徑:從無用到有用,可能是堅持,看似無用實則積蓄,積少成多,如水滴石穿、愚公移山、海水蝕岸;從無用到有用,可能是心態(tài),此一時彼一時,如普通人和歷經(jīng)九死一生者看待生命與金錢權利;從無用到有用,可能是角度,橫看成嶺側成峰,如嬰兒和大人看待饅頭和金銀財寶;從無用到有用,可能是標準,如花開花落,草枯草榮,看似無用,實則自有生命的真諦。
(襄陽四中周娟老師薦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