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每天晚上,我都會抽空看看班級家長群的聊天記錄。這是我了解家長意見和需求的一個途徑。
今天晚餐后打開QQ,就看到幾百條對話,熱鬧極了。
原來,穎媽這幾天和穎兒在僵持中。今天她實在忍不住了,就在群里訴苦,結果引發(fā)共鳴,大家一邊給穎媽出主意,一邊訴說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類似故事。
事情是這樣的:
那天,穎媽發(fā)現(xiàn)穎兒在寫作業(yè)時看手機,就說了她。穎兒說是和同學討論題目,媽媽不信,要求看看,穎兒非常不樂意。媽媽再三要求,無奈之下,穎兒給她看了,是在談題目,卻是在同學群里,網名稀奇古怪,穎兒竟然叫二二噠!沒等她細看,穎兒搶過了手機。之后,無論媽媽如何要求都不肯再打開。穎媽火了,沒收了手機,然后發(fā)現(xiàn),手機是設了密碼的!之后,穎兒以沉默回復媽媽。這都快一周了,穎兒回家就進自己的房間,門一關,除了吃飯根本不出來。穎媽苦惱極了。
穎媽,畢業(yè)于一所名牌大學,各方面都很出色,也是個理想主義者?;蛟S就因為這個,在婚姻問題上極盡挑剔,結婚時都33歲了。兩年后有了穎兒,中年得子,愛若明珠。
穎兒還在襁褓中,她就給女兒讀古詩,聽音樂;穎兒剛學說話,她就天天用漢語、英語兩種語言和孩子說話。穎媽覺得只要傾盡全力,一定會教育出比自己更棒的女兒。
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大到親朋鄰里間的待人接物,小到吃飯如何抓筷子,穿衣戴帽如何搭配,她都有著具體的甚至是量化的指標,并進行著認真地指導。穎媽給穎兒報了校外輔導班,還給她請了家教,期望女兒將來能考進最好的中學,考上最好的大學。穎媽死活也想不通,一向溫順聽話的穎兒怎么突然這樣叛逆。
感慨著穎媽的苦心和揪心,我卻深不以為然。她教育中的“指令”和“監(jiān)視”,完全約束了孩子的成長,她那美好的期望成了束縛孩子的繩索。在穎兒的生活中,缺乏自由成長的空間。小小的心靈在壓抑中適應著媽媽,然而青春的力量促使她在手機問題上爆發(fā)出來。
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經歷。
兒子過生日時,叔叔送了他一個MP3。開始我說怕他聽歌影響學習,等假期再給他。他雖然不樂意,也接受了。寒假時,我如約給了他。他經常邊做作業(yè)邊聽歌,還隔三差五用我的電腦下載歌曲,對當時的流行歌手、歌曲了如指掌。我不由得焦慮起來:這樣下去學習肯定要受影響。面臨小升初考試,時間珍貴,競爭激烈,你的懈怠就是別人的超越啊。于是就提醒他學習時不要聽音樂,因為會影響作業(yè)過程中的思考和理解。
第一次說,兒子說知道了。過了幾天,我看他還是天天戴著耳機寫作業(yè),忍不住又說了他。兒子有些不耐煩,說我太嘮叨,聽音樂也是一種放松,他知道該怎樣做。
后來的一段時間,我壓抑著心里的焦急,看著兒子戴著耳機哼著歌,悠哉地寫作業(yè),一次次控制住去“管”的沖動,告訴自己,這件事不再提,隨他去吧。
我提醒自己:面臨人生第一次考驗,兒子一定也很緊張。也許是他心理上的壓力需要用這種方式釋放,這是他進行自我調整的一種方法。又或許他真的迷戀音樂。我們哪個人在青少年時期沒有過迷戀和熱愛呢?硬生生地遏制,孩子的心情會如何?我搶過他的耳機,把他按在書桌前,就能讓他進入理想的學習狀態(tài)嗎?顯然不能。既然兒子說自己知道該如何,就相信他,給他一個自由舒展的空間,讓他學會調整適應。孩子的成長不僅僅需要教導,更需要尊重。
這樣的過程,我是在和自己戰(zhàn)斗。因為“不說”遠遠比“說”更難做到。兒子的行為每天似乎都在挑戰(zhàn)我的耐心,這實在需要足夠的理智去消解。
就這樣,也不知道是哪一天,兒子晚上睡著了,我悄悄拾起落在枕旁的耳機,好奇地塞進耳朵,里面?zhèn)鞒龅氖怯⒄Z。那個女聲在我聽來,猶如天籟。
我們作為家長,總認為自己的管教是合理的,都是為孩子好。就像穎媽,似乎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心理需要。就像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一樣,穎兒需要自由呼吸的空間,所有的孩子都一樣。就讓我們的熱切和目光遠一些,延伸出孩子成長需要的空間,滿足孩子被尊重的心理需求。
我準備和穎兒媽媽見見面,認真地溝通一下。
編輯 吳忞忞
本文作者和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