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涌
查良鏞(金庸本名)的母親徐祿只比徐志摩大一歲,卻是徐志摩的堂姑媽。1931年11月19日,一場空難奪去了詩人年輕的生命。1932年春天,徐志摩的靈柩在故鄉(xiāng)海寧硤石安葬時,少年查良鏞代表全家前往吊唁。他回憶:
“我媽媽是他的姑母,他父親比我媽媽年紀大得多,是我的老舅舅。徐志摩在山東墜機之后,在家里開喪。我爸爸輩分比他大,但他家里有錢有勢,如果去吊喪,不免有諂諛之嫌,于是派我去。那時我只是個十歲左右的小孩,但他家里當我貴客那樣隆重接待,我在靈位前跪拜后,舅舅徐申如(徐志摩父親)向我一揖答謝。舅舅的孫兒(徐志摩的兒子)則磕頭答謝。然后開了一桌酒席宴請。我一生之中,只有這一次經(jīng)驗,是一個人獨自坐一張大桌子吃酒席。桌上放滿了熱騰騰的菜肴,我當時想,大概皇帝吃飯就是這樣子吧!我不好意思多吃菜肴,只做過樣子就告辭。舅舅送出大門,吩咐用自己家里的大船連同船夫、男仆送我回家,再向我爸爸、媽媽呈上禮物道謝?!液托熘灸Φ母上担酱藶橹?。平時因年紀相差太遠,我只和他的兒子做朋友。”
徐志摩的兒子積鍇1918年出生,是張幼儀所生。徐志摩移情別戀后與張幼儀離婚,徐申如很不贊成,“因此在親戚之間,徐志摩不得人心,不獲好評,大家也不與他后來的夫人陸小曼來往”。查家送去的挽聯(lián)“司勛綺語焚難盡,仆射余情懺較多”,用唐代詩人杜牧(司勛員外郎)、徐州守將(檢校右仆射)張建封與歌伎關(guān)盼盼的典故,明顯對徐志摩的婚變不滿。
在杭州《東南日報》工作期間,查良鏞讀了徐志摩的《西湖記》和一些新詩,深為表兄的才華所傾倒。在《書劍恩仇錄》中儒雅的陳家洛身上,隱約可以找到徐志摩的影子。
(全千丈薦自《老年生活報》)
責編:易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