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梓山(香港中文大學)
數(shù)學知識分子的夢想
騰非,29歲。8年前,他是北大數(shù)學學院的一名學生,卻酷愛人文。那時他上大三,經(jīng)常去哲學系和社會學系聽課。他最喜歡的作者有四位:雷蒙·阿隆、西蒙·波伏娃、卡爾·曼海姆和以賽亞·伯林。他的父親是一名文學教授,一生將讀書視為自己的信仰。騰非將自己視為一名“數(shù)學知識分子”,用符號而非文字探索純粹的學問。他喜歡羅馬史,入學時就熟讀普魯塔克。他曾去哲學系聽李猛老師講倫理學,去歷史系聽黃洋老師講古希臘語,聽彭小瑜老師講基督教,聽每次上課都必穿西裝打領(lǐng)帶的徐龍飛老師講拉丁語,跟著哲學系學生一起背誦拉丁語的動詞變位。在浴室洗澡的時候,他嘴里小聲叨咕著“in vino veritas,in aqua sanitas”。(拉丁語,在酒中才有真理,在水中方得純凈。)他渴望成為一名“數(shù)學知識分子”。
騰非早就希望出國深造,可是他不考托福,不考GRE,不上補習班;他不向往美國,他向往的是一所很特別的學校:巴黎高等師范學院。他在大三時出人意料地決定:暑假后,轉(zhuǎn)學到法國。騰非當時的法語水平雖然只有TCF(法語知識測試)三級,但他大膽聯(lián)系了法國學校。最終,順利轉(zhuǎn)入巴黎九大的畢業(yè)年級,北大的學分完全得到承認,入學后可以直接進行畢業(yè)論文寫作。1年后,他如愿以償進入巴黎高師,進行碩士階段的學習。
巴黎九大一年,巴黎高師碩博加起來5年,畢業(yè)后又進行兩年博士后研究,如今他已成為貢比涅大學年輕的助理教授。“我實現(xiàn)了我的理想,成為一名數(shù)學知識分子,而非僅僅研究數(shù)學本身的數(shù)學家?!彪m然滕非逐漸意識到,21世紀的法國已經(jīng)不是彭加萊那個時代,巴黎也已經(jīng)不是世界一流數(shù)學家的聚集地,但騰非的想法很明確:他無意于在數(shù)學學問上有多大的建樹,也不在意有多少學者引用他的文章;他在乎的是,數(shù)學及人文能夠帶給他在精神上安身立命之本。
他喜歡在周末早上一個人坐火車到巴黎,來到左岸的莎士比亞書店買書,之后拿著書步行半小時到盧森堡公園,坐在長椅上讀書;如果風大,或者天氣冷,就轉(zhuǎn)移到公園東北角的咖啡廳?!暗赣肋h可以這樣,因為過去幾個世紀一直是這樣。”他說。
對于騰非而言,沒有什么比精神的富足更令他向往。速度會吞噬激情,巴黎恐怕是在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座可以讓他“不需任何顧慮地活在19世紀”的城市?!皵?shù)學、思想、書籍、巴黎,這樣就夠了。”
女漢子的折騰
小新,8年前是北大中文系的一名本科生。理論上她應(yīng)該和騰非有過同學之緣——因為他們都上過曹文軒先生的小說藝術(shù)課,也都聽過劉墉在北大的講座。然而,中文系讓小新感到一種莫名的痛苦。她無法從古代典籍中讀出美和神圣,“我覺得《玉篇》《爾雅》有一種說不出的壓抑,《冊府元龜》《太平御覽》這些書有一種說不出的迂腐?!彼踔劣X得布龍菲爾德、愛德華·薩丕爾、索緒爾這些語言學家名字有種“仿佛一聽見就害怕要掛科”的感覺。她唯一感興趣的可能就是古代文論,她覺得《文心雕龍》比那些枯燥的文字、音韻、訓詁的研究更有嚼頭。
她內(nèi)心中把自己認同成“爺們兒”,至少是個“女漢子”。她不理解在中文系為什么“該爺們兒的總是那么婉約”,比如她收到過一位男老師夜里11點半發(fā)來的長長短信,這讓她很不爽?!拔也环锤心阆敫医煌?,可是您不能更直來直去一點兒、更干脆利落一點兒嗎?”她曾是中文系第一個用Facebook的人,那還是她2006年通過“愛優(yōu)生”計劃去美國交流的時候,寄宿家庭的房東女兒教她注冊的。可是小新當初為什么不去美國呢?在銀行工作的爸媽覺得要出國是可以,但作為中國學生,本科不念一回清華北大太可惜。
然而,小新心里有自己的可惜?!耙坏┏鋈ミ^,就想著有一天能再去,根本停不下來?!彼谥形南祪赡?,沒有感覺到快樂,“有我死記硬背這些人名書名的工夫,我用這時間學點兒什么不好,世界這么大?!彼恢挂淮蝿舆^轉(zhuǎn)學的念頭。她之前沒有考過SAT和ACT(兩者均為美國大學入學考試簡稱),沒法去美國。如果去歐洲,又有語言障礙。有個地方倒是可以去:香港??墒歉鄞蟮臈l件是去了之后必須從大一開始讀起。在和父母一番激烈的爭吵之后,父母終于從了女兒的心愿。小新在大三那年順利轉(zhuǎn)學到港大法學院一年級。
在港大法律系讀書這四年間,小新的內(nèi)心中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掙扎。不知道這種白天課堂、晚上舍堂的生活是不是她想要的“留學生活”。她常感到一種窒息,每天的活動范圍僅僅是學校、西營盤、上環(huán)這個小圈子。港大法律系可以給她一條光明的出路:畢業(yè)后可以考JD(法律博士),可以考律師資格,成功“考牌”之后就可以到兩站地之外的中環(huán)太子大廈或歷山大廈或置地廣場的某家律師行上班,一干就可以是一輩子;掙到錢之后,可以拿錢買衣服買包,消費成為生活的意義,融化了夢想。這種價值觀在她眼前的這座城市完全合理合法、堂堂正正。要不要走這條金光燦燦的不歸路呢?
平心而論,小新從來香港后的第一天就想著離開;可是她卻被一種莫名的力量裹挾著,一直沒有離開,在這里學習、工作了7年。就在她在香港住滿第7個365天,準備注銷北京戶口、遞交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申請的時候,她突然從入境事務(wù)處大樓奔出來,沿著天橋一直奔,奔到休頓球場,繞過灣仔警署,最后竟一口氣跑到7年前爸爸媽媽送她來香港的時候一起吃飯的“橋底辣蟹”門口?!拔乙丶遥 毙⌒抡f,“我不想過這種窮得只剩下錢的生活。”小新和爸媽哭訴,覺得自己這7年什么都沒有得到。問題是,自己最初想要的又究竟是什么呢?
“我用7年的光陰,承擔了僅僅為了背叛而逃離所付出的代價。如今,是時候想想我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時候了?!毙⌒逻x擇從紅磡乘坐一天一夜的火車回到北京,慢慢走,慢慢想。
回京后的小新獨自在北大西門經(jīng)營一家咖啡店,她每天都期待在這里遇到七八年前的自己?!爸挥薪?jīng)歷過的人才知道,‘經(jīng)歷本身就是一種財富這句話背后的五味雜陳?!?/p>
追逐洋文憑之悔
子欽,9年前高考失利,以幾分之差與他夢想中的人大失之交臂,之后進入北京南郊某普通本科。入學后,子欽一直被懷才不遇的情緒籠罩,甚至有些憤世嫉俗。“我真是一刻都不想在這兒多呆了?!彼f,“一分,一秒,都不想。我恨不得馬上轉(zhuǎn)學,離開這里。立刻,馬上,現(xiàn)在,走出去。”
他幾乎把所有時間都花在學英語、準備托福考試上。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英語課不學英語,“我不覺得學校教我們的那些算是‘英語?!弊託J覺得學自己認準了的“英語”是生活中唯一值得認真做的事情,并以此為借口開始不好好學習,草草應(yīng)付期中期末考試,一年下來班級排名倒數(shù)。他當然沒有把所有時間都用來學英語,而是以“我要出國”為名,幾乎不管不顧課堂學習,把業(yè)余時間大把花在游戲上。他的英語單詞書背了一本又一本,托福TPO模擬題做了一套又一套,可是卻一直不敢翻開國外大學的招生簡章。子欽很快就錯過了第一年10月到第二年1月的黃金申請季。這一錯過,就只好等明年。最終,子欽在大二快要結(jié)束的時候拿到了一紙美國排名100開外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當子欽坐了13個小時飛機又轉(zhuǎn)機3小時,又坐大巴兩個小時到了美國學校后,子欽傻眼了。他所在的班級,有2/3是中國人,日常溝通不用英文完全可以暢通無阻;遇到一些學校事務(wù)必須用英文時,也可以三五成群一起辦理,總有英文好的同學可以幫忙。這里不是紐約,不是洛杉磯,不是芝加哥,不是燈紅酒綠的都市。校園坐落的小鎮(zhèn)上幾乎無人穿西裝打領(lǐng)帶,衣著色調(diào)讓子欽想起《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小轎車也多是上世紀90年代老舊款。子欽懷揣兩個版本的“美國夢”來到這里:第一個夢是讀金融,練肌肉,廣交人脈,成為“華爾街狼人”;第二個夢是讀電影,喚醒自己的文藝細胞,成為好萊塢的華人導(dǎo)演,成為李安第二。如今看來,夢想竟然是那樣遙遠。
頭半年在美國,子欽生活在無窮無盡的抱怨和失望當中。后來他從學長那里知道,美國大學入學后可以繼續(xù)轉(zhuǎn)學。他希望讀紐約大學的電影研究專業(yè)?!澳惝斈旮呖记暗闹練饽膬喝チ耍俊彪娫捓?,媽媽對他這樣說。勇敢的子欽趁著周末時間——外加翹掉3天課——逃出了學校所在的小鎮(zhèn),“從車站出來爬到地面的那一剎那,我才看到真正的美國。”他住在曼哈頓47街的一家小旅館里,樓下就是時代廣場。但是這些游客鐘愛的繁華并不是他的興趣所在。他去MOMA現(xiàn)代藝術(shù)博物館參觀了整整一天,到古根海姆博物館看了大半天,又花了一天半時間在大都會博物館。他喜歡紐約大學旁邊的Strand書店,“這兒簡直就是紐約的萬圣書園”。后來,他利用一年時間努力學習并參加了SAT考試,考到了2050分的成績,最終如愿以償轉(zhuǎn)入紐約大學二年級。
大學畢業(yè)后的子欽遭遇就業(yè)困難,他慢慢意識到,外表光鮮的“電影研究”專業(yè)原來與真正的電影導(dǎo)演所做的事情相去甚遠。他的語言水平遠不能達到在美國從事文化評論工作的要求。如繼續(xù)讀書,問題仍然存在:金融危機時代的美國研究生院很少為文科專業(yè)碩士提供獎學金,若直接申請博士,水平又顯得不夠。努力追尋電影夢想的子欽最終還是回到了國內(nèi)。國內(nèi)就業(yè)市場潑來冷水:子欽學歷不夠,普通公司給出的薪水又與他的期望相差太遠。無奈的子欽只好繼續(xù)讀書,而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出國讀碩士一條路,國內(nèi)考研已經(jīng)不可能。他申請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英語教育專業(yè),這個專業(yè)錄取人數(shù)較多,且學制短,畢業(yè)后可以從事英語教學工作。研究生畢業(yè)后,子欽憑借自己的能力,找到了一份馬里蘭州華人學校教師的工作,但是他沒有拿到工作簽證配額。再次無奈回國的子欽“累感不愛”,最終來到一家英語培訓機構(gòu)做教師。
講臺上的子欽以自己的故事為例,不斷為即將出國讀碩士、讀本科。甚至讀高中的孩子們勵志鼓勁,可是只有子欽自己才明白出國真正意味著什么——能夠完全實現(xiàn)自己出國前的夢想者,只是少數(shù)中的少數(shù),眼下如子欽這般,出國多年最終卻必須回國工作者,才是大多數(shù)留學生的真實命運。子欽還算好,曾經(jīng)努力過,畢業(yè)于名校,且學歷不錯,能夠成為小留學生心目中的“留學導(dǎo)師”??勺託J剛?cè)ッ绹鴷r那所學校里的同學呢,他們?nèi)缃裨谀睦?,面臨怎樣的命運?
“我正在從事一項‘罪惡的工作,”在留學機構(gòu)工作三年的子欽在博客中寫道,“將大把大把的中國學生‘忽悠到國外去,讓老外賺取中國家長大把大把的錢。幾年后,學生畢業(yè),才知道自己這些年的精彩竟是以失去國內(nèi)大量發(fā)展機會為代價。我不否認出國留學的確會改變一個人,但眼下這個年代,留學遠不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指望‘洋文憑能‘鍍金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留學,實在是一場少數(shù)精英與多數(shù)平庸者共同角逐的游戲?!?/p>
“今天一位叫做Jessie的學生問我如何從國內(nèi)轉(zhuǎn)學到美國,我得知她的情況,心里不禁唏噓不已。她是國內(nèi)985高校計算機專業(yè)學生,論學校質(zhì)量,比我當時在國內(nèi)的學校高出一截;她想轉(zhuǎn)學到美國加州的一所排名50多的學校從頭讀起,而且家里為她留學已經(jīng)申請了教育貸款。下課后我單獨和她聊,我以朋友的身份勸告她:還是踏踏實實在國內(nèi)讀書,畢業(yè)后再申請出國,既可以拿到國內(nèi)的文憑,又可以申請到國外更好的學校。美國人不傻,招生官對中國的了解遠遠超出國內(nèi)學生想象。他們清楚國內(nèi)的985、211分別是怎樣檔次的學校,也更清楚本國各類學校本科生的水平如何。我對她說,你踏踏實實把功課學好,把英語學好,到時候直接申請加利福利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甚至伯克利大學的博士,都是有希望的,這些學校有豐厚的獎學金給予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天道酬勤,相信自己。盲目轉(zhuǎn)學出去,放棄國內(nèi)的文憑,還要父母背著貸款,實在是不值得?!?/p>
子欽作為一位“過來人”,道出了當今一部分留學生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