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雯
水稻拋秧栽培技術(shù)是近年來迅速發(fā)展并完善起來的一項新的輕型、簡便水稻育苗移植栽培技術(shù)。它是指采用缽體育苗盤培育出根中帶有營養(yǎng)土塊的水稻秧苗,或采用常規(guī)育秧育出秧苗后用手工掰成塊狀、通過拋秧使秧苗根部向下自由落入田間定植的一種水稻栽培法。
一、栽培技術(shù)
1、育秧前準備:①備足秧盤。選用561孔的秧盤525~600張/hm2。②秧田準備。秧田應選擇避風向陽、土壤肥沃、結(jié)構(gòu)良好、排灌方便、粘壤土或壤土的稻田或旱地、菜園。秧田與大田比為1∶40。秧田要施足基肥,要耙細、整平、作廂。③配制營養(yǎng)土。目前主要采用壯秧劑配制營養(yǎng)土育秧,沒有壯秧劑的地方,也可以用復合肥或尿素配制營養(yǎng)土。
2、種子處理:將谷種用清水預浸6h左右,再用強氯精500倍液浸泡35h左右,撈出后用清水洗凈。
3、整地:拋秧本田應做到“平、淺、爛、凈”的標準,即田面平整、高低不過寸;水要淺,以現(xiàn)泥為好;土壤要上緊下松,軟硬適中,田面無雜物。如果是粘泥田應在犁耙后沉淀2~3d,放干明水,搶晴拋栽;如果是沙質(zhì)田塊,則隨犁隨拋。
4、播種:將種子均勻播在秧盤上,有條件的地方采用播種器播種。播種后將秧盤緊挨在秧床上排列,注意要把秧盤底部壓入秧床,以保證各部分與秧床充分接觸。在播種的秧床上撒1層營養(yǎng)土,營養(yǎng)土以剛好覆蓋種子為宜。
5、拋栽:左手提盤,右手抓起秧苗8~10蔸,輕輕抖散,泥團向上,用力向上拋2~3m讓其自由落下。根據(jù)田塊面積和密度確定用秧盤數(shù),先粗拋2/3,余下1/3補稀。拋后每隔3m撿出一條人行道,寬30cm。再用竹竿疏密補稀,做到全田大致均勻。
6、苗期管理:主要抓苗期施肥和病蟲害的預防。秧苗1.5葉時以尿素300g/hm2對水30kg/hm2噴施;3.5葉時以尿素600g/hm2對水30kg/hm2噴施。苗期的主要病害為立枯病,待2葉1心時噴施故克松800~1 000倍液45kg/hm2。
7田間管理:澆水前期要遵循“淺水立苗、薄水促蘗、曬田控蘗”的原則。淺水立苗即拋秧2~3d不進水,以利于秧苗扎根;薄水促蘗即灌2~3cm的水層,以利于促進有效分蘗;曬田控蘗即苗數(shù)足夠時曬田,以利于控制無效分蘗。水分管理的后期遵循“深水孕穗、淺水灌漿、斷水黃熟”的原則,即保持5~10cm的水層以利于孕穗,保持5cm水層以利于灌漿,黃熟時斷水以利于籽粒成熟飽滿。
拋秧一般不采用底肥“一道清”的施肥方法,因底肥過多,前期生長旺盛,群體過大,引起成穗率下降,后期脫肥又不利于形成大穗。一般施純N 150~180kg/hm2、P2O5 75~90 kg/hm2、K2O 120~150kg/hm2。施肥方法是“前促、中控、后補”,即底肥60%~70%,分蘗肥20%~25%,穗肥10%~15%。
二、注意事項
1、防燒芽:主要注意育秧劑(包括化肥)不過量,營養(yǎng)土要拌勻施勻,糊泥沉實后播種;壯秧劑育秧的必須“分層施肥,上下各半,分層裝盤,隔層播種”。
2、防秧苗徒長:要方法是用壯秧劑育秧,或用烯效唑浸種,適時噴施多效唑。
3、防浮秧:主要措施是堅持花泥(遮泥)水拋秧,大風大雨和深水情況下不拋秧。
4防不勻:方法是堅持三步拋秧法,第一步拋70%,第二步撿工作行,第三步拋剩下的30%。
三、稻曲病發(fā)病原因:
病菌由落入土中的菌核和附著在種子表面上的厚垣孢子越冬,菌核于翌年的7~8月發(fā)育產(chǎn)生子囊殼,殼內(nèi)產(chǎn)生大量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并隨氣流傳播散落,在水稻破口期侵害花器和幼嫩器官,導致谷粒發(fā)生病害。稻曲病的發(fā)生與氣候、施肥水平、大田管理和品種抗性有密切關(guān)系。病菌在24~32℃及高濕的環(huán)境下萌發(fā)傳播。稻曲病菌的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均借風雨侵入花器,尤其在水稻抽穗揚花期遇多雨、低溫,特別是在連續(xù)陰雨的天氣下發(fā)病重。栽培管理粗放,密度過大,灌水過深,排水不良,尤其在水稻穎花分泌期至始穗期,稻株生長茂盛,若氮肥施用過多,造成水稻貪青晚熟,劍葉含氮量偏多,會加重病性的發(fā)展,病穗病粒也相應增多。一般晚熟品種比早熟品種發(fā)病重;稈矮、穗大、葉片較寬而角度小、耐肥抗倒伏和適宜密植的品種,有利于稻曲病的發(fā)生。此外,穎殼表面粗糙無茸毛的品種發(fā)病重。
防治技術(shù):
水稻不同品種(組合)對稻曲病的抗性差異較大。選用抗病良種并選用無病區(qū)域的稻種栽培,是防治稻曲病的有效技術(shù)措施。一般,秈稻輕于粳稻,密穗型品種重于疏穗型品種。種子進行消毒處理是消滅種子帶菌、防止初侵染源的有效措施,而且成本低、效果好。
(作者單位:157000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種子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