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兩位抗日名將之后定娃娃親70多年后再見面

2015-05-30 01:17
黨史天地 2015年18期
關鍵詞:烈士母親

70多年后再見面

2009年,路月浦意外接到了王文黎自上海打來的電話。此前,兩家人都曾試圖尋找對方,但都沒有音訊。是王文黎首先發(fā)現(xiàn)的線索。一天,她的弟弟打來電話,說在網(wǎng)上查到了抗日烈士路景榮的事跡,路景榮的兒子路永翔已經(jīng)改名為路月浦。

王文黎知道,月浦就是上海月浦鎮(zhèn),是路景榮壯烈犧牲之處。原來,路月浦的母親為了紀念亡夫,在兒子上小學時,將他的名字改為月浦。

王文黎也很興奮,她的父親王禹九和路景榮是結拜兄弟,兩人都是1902年出生,因意氣相投,情同手足。淞滬會戰(zhàn)之前,路景榮和王禹九同在國民黨精銳師98師服役,路景榮是583團上校團長,王禹九是587團上校團長。

王文黎找到路月浦兒子路建的電話,相約一定要見面。2009年3月,兩個老人在上海相見。不像是70多年未見,路月浦和王文黎彼此沒有感覺到陌生,談父親的往事、談一路風雨,“就像是親人一樣”,路月浦說。

兩人翻老照片時,王文黎珍藏的一張老照片引起路月浦的注意。照片上是兩個三四歲的小孩,一男一女,兩人稚氣未脫,手挽手坐在石階上。

“你怎么也有這張照片?”路月浦問。

王文黎覺得有些奇怪,此前她并未覺得這張照片有什么特別之處,還以為是別人家孩子。

“這個女孩就是你??!”路月浦說。他取出母親留下來的老相冊,找出一張照片,其上那兩個手挽手的孩子,又跟一個大姐姐站在了一起。照片背后,是路月浦母親的手書:“潔明與翔翔成了孤兒,多么可憐啊,右為王文黎”。潔明是路月浦的姐姐。這張照片是1938年在湖南益陽拍攝。兩家人為了躲避戰(zhàn)亂,逃避至此。這是兩家人最后一次見面。

兩家人的“娃娃親”

1935年,路月浦出生;同年,王文黎出生。兩位本就要好的父親喜不自禁,相約結為兒女親家,還主張把兩個孩子交換撫養(yǎng),此事最終作罷,但兩家情誼由此可見一斑。

1937年9月10日,已經(jīng)升任少將參謀長的路景榮,帶領583團,在月浦鎮(zhèn)英勇殺敵時,不幸中彈身亡。消息傳到武漢,王禹九悲痛欲絕。1937年9月28日,王禹九在日記中寫道:此生不死,定當盡力之所及,幫助他子女成人。王禹九惦記與好友生前的約定:“離兒(后改名為黎)與永翔的婚事,靜兄在日曾經(jīng)多次說話,后以我妻反對作罷。自靜吾(路景榮號靜吾)殉國后,妻意設將來二小兒女不至十分相差,當促成之?!?/p>

當年11月,王禹九亦奔赴淞滬會戰(zhàn)前線。1939年,王禹九參加南昌會戰(zhàn)率部突圍時壯烈犧牲,時年37歲,國民政府追晉為陸軍中將。王禹九犧牲之后,他出征前的遺囑公開。遺囑開頭的幾句話就是:“強鄰壓境,國步艱難。為國捐軀,份所應爾……”

路月浦記得父親當年剛上戰(zhàn)場寄回的家書:“對日作戰(zhàn)不可避免,這次戰(zhàn)爭非比尋常,軍人守土有責,打不退日軍進攻,決不茍全性命?!?/p>

至此,兩位將軍求仁得仁,以身殉國。而在這兩位抗日名將的身后,兩位母親帶著孩子顛沛流離,從此天各一方。

70多年后再相見,路月浦和王文黎皆有家室,子孫成群。提及當年那段“娃娃親”,兩位老人大笑之余,更感慨歲月滄桑。

將軍離去之后

路景榮犧牲后,上海和常州很快淪陷,路月浦的母親張瑞華被迫將小女兒路潔霞留在外公家撫養(yǎng),自己帶著大女兒和路月浦,踏上逃難流亡之路。當時,張瑞華腹中還懷有一子。幾個月后,路月浦最小的妹妹在湖南益陽出生。一個孤寡女人,帶著3個孩子在異鄉(xiāng),本就十分不易,加上戰(zhàn)火紛擾,吃盡苦頭。

路月浦關于父親的記憶非常模糊,除了知道自己的名字來自于父親犧牲地,另一個與父親的聯(lián)系便是一把中正劍,這是路景榮曾經(jīng)佩戴的。路月浦把寶劍掛在床頭,想象父親提劍殺敵的樣子。后來,一伙土匪盯上了這孤兒寡母,以為是軍官家屬,再潦倒也會有油水。于是,闖進路月浦家中。為了保護母親,路月浦挺身而出,無奈太過年幼,土匪將家中洗劫一空,父親遺留的那把寶劍,也未能幸免。

路月浦大哭。這段經(jīng)歷成為路月浦的心結,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父親不在身邊的痛苦。更痛苦的,是路月浦的母親。“我以后的痛苦不知要到什么樣了”,張瑞華在一張和丈夫合影的照片背后寫道,“我終日的希望,把你遺下來的子女(撫養(yǎng)成人),將來為你報仇,你要在陰中保佑你的兒女!”因生活困苦,張瑞華幾度想輕生,但最終因孩子而放棄。

而在王文黎的記憶中,經(jīng)歷了如同路月浦一樣的困苦生活,“甚至更苦”,“我們是沒有童年的一代人”,王文黎說。

為父親正名

兩位將軍犧牲時,路月浦和王文黎都不過三四歲,這讓兩人對父親的印象非常模糊。加之受到政治運動的沖擊,都被戴上了“反動軍官家屬”的帽子,兩人對父親的身份更加迷茫。

“文革”結束之后,為了給父親恢復“烈士”的名分,兩家人開始了大量的走訪、搜集證據(jù),這一過程中,路月浦、王文黎在史料中、圖片中,開始重新“認識”父親?!八且粋€豪情滿懷的愛國軍人、慷慨赴死的抗日烈士”,王文黎說。

1950年,國務院出臺明文規(guī)定,“承認抗日戰(zhàn)爭中犧牲的國民黨官兵為烈士”。手握這一“尚方寶劍”,盡管天各一方,沒有聯(lián)系,但路月浦和王文黎幾乎同時踏上為父親“正名”的道路。

路月浦和母親多年奔走,輾轉多個部門呈情,得到的答復都是,“是有這樣的規(guī)定,但現(xiàn)在行不通?!?/p>

終于,借著平反冤假錯案、全面落實政策的東風,路月浦一家多年的努力終有結果。

1981年,江蘇省睢寧縣革命委員會發(fā)出一紙公文:承認路景榮同志為烈士。

張瑞華獲悉后,熱淚盈眶。這位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當天在記事本上寫下這樣一段文字:“1981年正月初七,得悉靜吾評為烈士,大喜。”

3年后,王文黎一家人的努力也有結果。上海市人民政府發(fā)文確認:王禹九為烈士。

1982年,路月浦調回南京在江蘇省商業(yè)廳工作,想把父親遺骨遷葬到南京。再回常州,才發(fā)現(xiàn),公社大規(guī)模平整土地后,已找不到父親當年的墓地。一家人只好竭力分辨大概是原來的墳墓之處,焚香燒紙。路月浦還記得當時的情景:母親眼淚長流,不停地呼喚“靜吾英魂歸來??!我們一起回家……靜吾歸來啊,回家……”深深地悲慟之后,張瑞華拾起紙灰和黑土,裝進骨灰盒,帶回南京,安置到覺寺墓園。1998年,張瑞華病故,按老人遺愿,路月浦將父母合葬。

猜你喜歡
烈士母親
烈士紀念日為何選在9月30日?
母親的債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絕筆信
給戍邊烈士的一封信
烈士案勝訴,更覺悲涼
給母親的信
向烈士致敬
兩代守墓人:一樣的烈士情懷
母親
悲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