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也有人說:“生活不是等著暴風雨過去,而是學會在風雨中跳舞?!?/p>
的確,生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當暴風雨來臨時,我們不能一味地退縮,一味地逃避,或者躲在角落里等待暴風雨過去,而是要學會面對風雨,去勇敢地享受風雨帶給我們的快樂,正如在風雨中跳舞一樣。
請你聯(lián)系自己在生活中的體驗與感受,以“在風雨中跳舞”為題寫一篇作文,自定立意,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本期欄目特邀編輯:王罡)
佳 ?作
午后,雨點打在窗外一大一小的芭蕉葉上,風將它們拉扯著分開,可它們卻又努力靠近相互依偎在一起。端一杯清茶來到窗前,水氣一縷一縷地飄散,記憶也慢慢飄散而來。
小時候我對爸爸總有一種特殊的依賴感。我會開口說話喊的第一個名字便是“爸爸”,沖誰都哭,唯獨見到他就能咧開嘴笑。照周歲照時,我硬是不愿意離開爸爸的懷抱單獨一個人照像……
我和爸爸的親情就這樣發(fā)芽了。
我第一次學會下五子棋,第一次騎自行車,第一次溜旱冰,第一次爬山,第一次旅行……而他所做的最多的便是漫長的等待。后來,我每次外出補習都要他陪我一起去。我上課時,他便找一家網(wǎng)吧坐在門口,一坐便是兩個小時。即使大風大雨大雪天,他也從未缺席過。每次下課,都可以在門口看見他等候的身影,這時就會覺得特別有安全感,特別滿足。
那些年陽光特好,天空特藍,小芽慢慢長成小樹,偶爾會迎風搖擺,卻一直向天。
再往后,我慢慢出落成大姑娘,而他臉上的皺紋也慢慢加深。兩鬢也略微泛白。然而,我卻跟許多同齡的孩子一樣,反感甚至厭惡他每天枯燥無味的大道理,憎恨他那些毫無人情冷酷生硬的要求。一次補習后,在人潮擁擠的車站,我們等了好幾輛公汽,拼盡全力也沒能擠進去,為了盡早回去觀看期待已久的電視,我提議打的,沒想到竟被他冷臉拒絕。公汽過來,無奈人太多,我完全搶不上,一個人失落地站在馬路邊,看著他一個人上了車,焦急地盼望著我出現(xiàn)在他身后,然而我沒有。我站在車下享受著報復他的快感。一個人慢悠悠回家后,為了嘲笑他的“摳門”,在他給我送牛奶的時候,我特意翻開手機,朝著手機那頭戲謔地說:“他就一那樣的人,摳得要死?!笨此躁P切地說:“牛奶盡快趁熱喝?!北隳D身離去,可那一刻我的快感卻全然消散,徒增悵然失落。
這些年,風雨飄搖,小樹漸漸打蔫,該折的折斷,該落的也已落下,沒有陽光,沒有肥料,它像是快要死了。
我只記得他在何時何地當著眾人的面斥責了我;我只記得他在我做事不認真時懲罰我一遍又一遍去做,直到做好為止;我只記得在我向往外面五光十色的生活的時候,他一巴掌拍醒我……那些灼燒在青春里不堪回首的疼痛。
我卻忘了,隨著上學越來越早,他任勞任怨、起早貪黑地給我送飯;我卻忘了,寒冷風雨中他一個人站在校門口縮著脖子巴巴地盼望我從校門里出來;我卻忘了,在我嘲諷挖苦他的時候,他紅了眼眶;我卻忘了,在他生日那天我給他訂的蛋糕,讓他開心了一整天;我卻忘了,無論我任性也好,刻薄也罷,陪伴在我身邊的一直是他。
窗外雨停下,世界倏地一下透亮起來,我看見那兩片芭蕉葉重又依偎在一起,微風輕輕搖,他們好似兩個舞者,幾經(jīng)風雨,如今披星戴月,終成一曲。
點 評 這是一篇記敘文。作者采用雙線結構,明寫自然風雨中一大一小的兩片芭蕉葉,實寫自己與父親充滿波折的親情成長之路。結構精巧嚴謹,內(nèi)容豐厚深刻。本文還可對父親進行多面描寫,使人物更豐滿。
佳 ?作
總聽到許多人抱怨“為什么老天爺對我這么殘酷?”“為什么我不能一帆風順?”誠然,人的一生難免遇到風風雨雨,然而我們對待它們的態(tài)度,則會改變我們的一生。我曾經(jīng)看到一句話:生活不是等著暴風雨過去,而是在風雨中跳舞。
楊麗萍,是一個中國舞界的奇跡。她的雀之戀、雀之靈、云南印象……率性而起,由心而舞。觀者從她的舞里看到了自然之美,看到了民族之韻,看到了生命本源。她是舞界的標桿,前輩??伤?jīng)被她心愛的西雙版納州歌舞團“卡”住,不讓其自由發(fā)展,她曾被芭蕾舞教練怒斥不會跳舞,她的“云南印象”曾因各種原因沒有一個觀眾。可她堅持下來,在老師、大眾不理解的情況下跳,在社會不理解的情況下跳,在各種風雨中跳……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每當我讀這幾句的時候,我就會感慨,屈子是一個善于跳舞的人,可惜生錯了時代,選錯了道路。他生性浪漫崇尚美好,卻偏偏選擇了從政;他義憤填膺胸懷天下,卻偏偏被一盆盆冷水澆得淋漓盡致。他最終選擇了投江,有人說他是懦夫,不會逆流而上,可是我說,他是時代的英雄舞者,他用生命踐實了他的責任,在長江的激流中,他的精神仍在跳舞。
當2008、2010、2013年大地顫動的時候,無數(shù)鮮活的生命化為沉寂。但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無數(shù)生命趕來營救支援。我不知道什么才是判斷美丑的標準,但是在看著子弟兵們夜以繼日地救人,素不相識的災區(qū)人民互相鼓勵,互相送食物的那一剎那,我覺得好幸福,好美好。房子極度破碎,環(huán)境臟亂差,沒有干凈的飲用水,只有斷續(xù)的呻吟聲、大負荷的體力活、一個個與生命失之交臂的境遇……可是沒有一個人抱怨,不論是災民還是救兵。很多人說中國人不團結懦弱膽小,可是在那一刻,流言不攻自破。大自然固然可怕,我們也暫時沒有能力去改變它,但是在它的壓迫下堅強不屈,互幫互助就是對它最好的改變。
米蘭·昆德拉在《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寫道:如果永恒輪回是最沉重的負擔,那么我們的生活,在這一背景下,卻可在其整個的燦爛輕盈之中得以展現(xiàn)。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實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人活著的意義原本就不為享受,只有死魚才會隨波逐流,被泥沙掩埋,活魚則要逆流而上,在水中游,在游中爭。人是如此,民族亦然。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經(jīng)歷了多少風雨,民族文化變更,帝王昏庸官場黑暗,自然災害叢生……可是,正因為有著像楊麗萍、屈原、人民子弟兵這樣的華夏兒女的擁護,它在風雨中反抗著,不屈著,成就了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要想做時代的強者,便要做命運的強者。在暴風雨中,不是靜靜等待,而是要在風雨中跳舞。
點 評 本文是一篇議論文。文章觀點明確,材料豐富。最大亮點是恰當?shù)剡x取了楊麗萍、屈原、人民子弟兵的例子,由點到面地闡述深刻的哲理,層次清晰,語言準確。如果能在三個事例中將“風雨”和“跳舞”巧妙融入其中,會更佳。
佳 ?作
馬啼嘶,漸行漸遠,一身戎裝,停步立以視,天傷,玄色古乘無人乘,行徐而歌,沿途暗影生。
公元前213年,人心惶,氣凝結,滔天大火熊熊烈烈,風吹過,灰起,紙飛字滅。痛苦嘶號,悚人毛骨,骸架焦黑,文字骸骨,蕩然無存,變灰成塵,焚詩書,獨留《秦記》。以古非今之人滅族。禁私學,坑術士,這是文化的屠殺,妄自歡喜,試從內(nèi)心制人,終為空談。
向晚,荒街,整飭官墻長駐立。凄異長嘆足下生。舞之以霓裳,逶迤秀裙軟羅煙,玉袖生風珠砂赤。輕移蓮步,裊娜腰肢溫軟柔。然,怕罡風之不馴,驚攢云之不羈。珠雨落,濕鬢蟠。
宋代始,國興旺,人民樂,走卒類士服,農(nóng)夫躡絲履。興工坊,論科研,詩詞疊出,汴京安。然,金元侵,北方亂,掠殺大肆,東華門外,市井不復。《清明上河圖》為其一瞬繁華之最終魅影。南宋臨安,茍且偷安,失北方,逃至南,雖似從前無二處,卻只為金絮外表。繁華卻當初。
眉心皺,腳步亂,淚眼轉。身瑟瑟,發(fā)梢亂,水袖漣漪揮雨落。羅裙?jié)瘢\衣透,砂珠落。渾渾噩噩。夜涼如水,冷如玉,雨不止,淚傾盆。旋身回望守城安??v如此,未思停。
咸豐十年,大火不停,威嚴之皇家陵園,水榭樓臺,詩情濃,古玩字畫,博之以思,蓬萊瑤臺,武陵春,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惹人憐,“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睿智也”。耳畔之者:泣、啼、嘶、號,火舌狂舞,涅滅曾經(jīng)瑰寶,染血之手,奪去紛繁美貌,聽聞淚如雨,聽聞聲聲泣,三天彌火,珠光棄。
雨稍大,人群散,頂傘逃入屋檐下,獨一人,腳步愈堅,舞得旋衣亂。甩珠上袖,冰晶玉指過,水袖劃天際,擎罡風,舞伴攢云,年輕如初,君好甚,雙鬢斑白,也無什,不怨風雨無情。
胡適之“漢字不廢中國必亡”。會人心驚,陳獨秀之傳統(tǒng)文學即貴族文學,爾等惶惶。推古學,建民學,滅貴學,寫實文,推山林之學,建社會文學,傳統(tǒng)文學經(jīng)千年流傳熣燦奪目?!案锩鼰o罪,造反有理。”歷史文物,殘敗破碎,倫理道德,失聲痛哭,文人九死一生,教師作家,牛鬼蛇神,宮觀泣,寺院涕,無語凝噎。
雨如珠,勢傾盆,天色合,風不止,雨歡顏。舞不止,千年不過一瞬,風愈大,雨愈哮。仍毀不滅文化之舞。文化從不可能被毀滅,毀滅本為一種祭奠,文明之魂,破繭入心,深埋其里,不消,不減,縱雨欲焚火,心火不熄不滅,凡夫俗子,自命不凡,虛妄以夢,以改變之力,不過徒然,文明之悠久,嵌入骨骸于毀滅萬物的風雨中,對酒當歌,撫水袖,伸長頸,旖旎生風,拔地起舞。
點 評 ?本文是一篇用文言寫就的文化散文。文章立意深刻,語言典雅。最大亮點是積淀深厚,表達靈動,情理交融,彰顯出詩意美、意蘊美、個性美,使得文章分外出彩。
本文可以有更加清晰的明暗兩條線索:一是對自然風雨的描寫應更有層次感,使串珠之線更明晰;二是對歷史材料的分析要加強筆墨,濃墨渲染固然好,但要突出共同的文化根源??v觀歷史,立足民族文化傳承,立意新穎大氣。對于這樣一道富有詩意且充滿理趣的作文題,最重要的就是要以議論抒情之筆點出“風雨”的內(nèi)在意蘊,讓情感與語言有機融合,使主旨鮮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