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清理規(guī)范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的通知》,要求全面清理“紅頂中介”, 整治中介服務亂象,規(guī)范和引導中介服務。
無疑,“紅頂中介”的存在,既擾亂了市場秩序,破壞了企業(yè)公平競爭,還讓簡政放權的通道遭遇到了人為的“腸梗阻”,更是讓政府的公信力和執(zhí)行力嚴重受挫,成為了新的腐敗領域。然而,在各級政府部門一次次整治“紅頂中介”的舉措下,“紅頂中介”問題卻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甚至還呈現(xiàn)出反彈態(tài)勢。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政府部門的行政權力和中介組織利益未切割清楚。個別政府部門將部分行政權力租借給中介組織,借中介做掩護實現(xiàn)自己灰色利益。正如國務院審改辦負責人吳知論表示,整治“紅頂中介”的要害點不在于中介,而在于中介和審批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因此,整治“紅頂中介”尤需斬斷政府部門與中介組織之間的利益鏈。一方面要加強對政府職能的梳理,理出“問題清單”,制定“責任清單”,切實規(guī)范部門事權;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強化資源配置和監(jiān)管力度,堅決清除行政審批的“灰色地帶”,斬斷政府部門與中介組織之間的利益鏈。尤其是對借簡政放權之機攬權牟利的行為,依法追責,絕不姑息護短。
(人民網2015.6.17唐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