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學生知遁了“寫作”僅僅是一神“作業(yè)”,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應對老師檢查,他們的寫作胃口就被破壞了。好的老師,一定要小心翼翼地去呵護學生的“寫作胃口”,讓他們感覺寫東西,是為自己寫的,是容易寫出來的,寫出來就應該得到表揚的。至于對不對考試的“胃口”,那不是最重要的?;蛘哒f,那不是作文的目的。
這是本學期最后一節(jié)作文課。
一個家長曾經質疑我:一個學期,沒有正兒八經地上過什么作文課!其實,她不理解,我正是在想方設法回避那種正兒八經的“作文課”。我教書的時間算長的了,我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寫作教學狀態(tài)。
事實上,如果孩子們真會寫文章,稍加指導,他們就能應對考試。所以,平時的“作文課”,要盡可能淡化,盡可能無痕,讓孩子們不知不覺中就能學會寫東西。臨到考試,再重點引導訓練,讓他們遵守作文的規(guī)矩即可。最可怕的做法乃是,全部作文課都在瞄準指向這個“規(guī)矩”,那就本末倒置了。這對非畢業(yè)年級的孩子們,更是一種傷害,一種對寫作的侵權。
下周就期末考試了。這周的幾節(jié)寫作課,都是集中火力直接針對考試的。
我走進教室,提醒大家今天要記筆記。我上課,比較忌諱讓學生記很多筆記,能不記就別記。往學生頭腦中塞東西用處是不大的,課堂的關鍵不是讓學生記憶,而是激發(fā)思考。
但今天這個課,說白了是應試訓練課。所以,我要求他們記。
我說:先記下隨筆和命題作文的不同。
投影展示
寫隨筆:穿著便裝跳街舞。主要作用是積累生活、積累思想、積累情懷,感悟寫作過程,體悟寫作規(guī)律,提煉寫作經驗。
寫命題作文:穿著正裝跳華爾茲。主要作用是參加考試,接受考查,應對工作所需。
學生邊記邊笑。我說,不要笑,是這個道理兒。王老師發(fā)了很多文章,出了很多書,算是懂得一點點寫作的道理。但我講不出,講了也作用不大。沒有哪項技能能夠像寫作那樣,基本上全靠自己的領悟。所以,我們得寫自由隨筆,要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地去練。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寫作者。因為每個人都會說話。把你說的話記錄下來,就是一篇文章。有一個家長朋友比較糊涂,指責我們“讓學生天天寫隨筆,太殘酷。因為學生兩點一線的上學放學,沒有生活,他們沒得寫的”。這個家長的迷糊在于:她把寫作生活和日常生活剝離,隔斷了。其實,在日常生活之外,沒有一個什么特殊的寫作生活。我們一呼一吸之間的生活,就是寫作生活。你時時刻刻都在寫作生活之中,你卻沒有寫的,是因為你沒有真正擁有,占有你自己的生活。我板書“占有自己的生活”,繼續(xù)解釋:占有自己的生活就是你對生活用情了。
我又板書“用情”。
教室里有壞笑。這個年齡的孩子天天就想著八卦那點事兒。只要和“情”沾邊兒,他們就沒來由地興奮。我干脆就以毒攻毒,八卦一下,他們會印象比較深刻。我觀察了一下,班上誰的臉色最難看。是康。這家伙正郁悶呢。大概是剛才公布的“圓明書院杯” “熱愛生活”寫作大賽獲獎名單上沒有他名字的緣故。我就拿他開涮吧。
我說:比如,王君同學比較笨,平時不會寫作文。可是有一天,王君同學長大了,情竇初開了,她喜歡上了康同學,喜歡得不得了,她想給康同學寫個情書。她發(fā)現(xiàn)自己突然就會寫作文了。提起筆來,下筆千言啊!這就啥,這就叫“用情”了!
全班狂笑,笑得要抽筋了。
我說,別傻笑。如果你把生活當作自己的情人,處處用情,你還寫不出文章嗎?不可能。日常隨筆寫順手了,寫命題作文才有底子。你看這次獲得首屆“圓明書院杯”“熱愛生活”現(xiàn)場作文大賽一等獎的幾個同學,全是平時寫隨筆寫得停不下來的同學,他們半學期的隨筆本就是一本長篇小說,或者長篇心靈史詩。寫著寫著就會了嘛。
孩子們頷首。
我說,繼續(xù)記,命題作文的特點是什么呢?
投影展示
時間有限
字數(shù)有限
評分標準相對嚴格
需要在相對封閉的空間里全面展示自己的才華
我解釋,命題作文就是自由度相對較低的作文形式,是一種指令性作文。你只能穿著西裝,或者晚禮服去折騰。這些衣服當然沒有休閑裝舒適,但它們也有自己的氣派。穿好了,也好看。如何把自由隨筆成功地變?yōu)槊}作文呢?這種“變”的能力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
投影展示
尋找題目中的關鍵詞,反復扣題,三到四次為妙。開頭結尾一定要巧妙扣題。
敘事不要旁逸斜出,緊緊圍繞中心來寫。忌諱前松后緊。
一定要有鮮明的立意,中心要突出。
“我”一定是你寫作的主體。一般不要去講別人的故事。
孩子們,第一點是最要命的。這次好多同學,辛辛苦苦寫了幾大篇,可就是沒有扣題,白寫了??垲}有隱扣題和顯扣題兩種形式。你們還處在學寫作的初級階段,老師建議都用“顯扣題”的方式,就是一定要在作文中反復出現(xiàn)題目中的關鍵詞。比如這次作文題《真沒想到》,四個字都屬于關鍵詞,你找找看,你出現(xiàn)了幾次?!前??一找,你就知道問題出在哪兒。很多同學用了平時隨筆中積累的材料,這非常好。但用過來要和本次的作文題目嚴絲合縫,你就需要水泥,需要120黏合劑。那什么是水泥?什么是120黏合劑?就是這四個關鍵詞嘛!教你點兒應試的技巧,你得臉皮厚點兒,把關鍵詞強行植入你的作文。開頭可能會有點兒生硬,但有了這種意識你就會養(yǎng)成一種習慣,先立意,再行文。牢牢地,死死地,把寫作的內容往關鍵詞上扣??荚嚕@個技巧必須要有。
敘事不要旁逸斜出的能力也很重要。考場作文600字,時間有限,字數(shù)有限,時空都是固定的,你不能采取自助游的心態(tài)走到哪兒哪兒歇。考場作文一定是嚴格規(guī)劃好了行程,一條道要走到底的,不能到處遛彎。很多同學寫作文,入題太慢。寫30公里越野,從開宣講會寫起,等寫到精彩的地方,沒有時間了,于是手忙腳亂草草收尾。前松后緊的問題相當嚴重啊。你琢磨一下自己的文章,是不是?
再說說立意的問題。天一同學問我她的作文為什么沒有獲獎,我說你的文筆是不錯,但老師就是讀不懂。我反復讀了好幾遍,也沒有太懂你想表達什么。孩子們,這里有個問題,就是考場作文不像隨筆。隨筆主要讀者是自己,作文主要讀者是別人。也就是說,你得有一種讀者意識。寫作文時站在讀者的角度想想,他們閱讀的時候會有什么困難。教你一種思維方式:你盡可能把讀者想象得智商低一點兒。比如王老師,你把王老師想象成智商80……別笑……你就會寫得嚴謹一點兒,細致一點兒,不會忘記交代一些必要的背景,不至于搞得除了自己看得懂外,其他人都似懂非懂。還有語言表達,明白曉暢是第一追求,至于生動形象個性化,那是更高的追求,初級追求沒有達到,就邁向了較高追求。這是寫作的大躍進,也會給自己闖禍。明白曉暢,一定要保證自己的文字是明白曉暢的!比如韓澍,你有些風格了,但這段時間的作文,有點兒向晦澀方面發(fā)展,這得小心喲。
再說說這個寫作的主體。咱們現(xiàn)階段的應試寫作,筆下的主人公都是誰?肯定不是別人,必須是自己,是“我”。(板書大“我”)你可以講故事,但你講的故事,你是主體,而不能完全講一個別人的故事,自己站一邊兒吹涼風,跟自己沒有啥關系。這不是考場作文的寫法。子非啊,你沒有獲獎,比較失落是不是?我告訴你原因,你這段兒時間的寫作,路子就不太對。你老講述別人的故事,然后生硬地往關鍵詞上拉。這樣就太勉強了。你的作文材料和“真我”之間,命若游絲。事實上,跟你自己無關,是“無我”的寫作。如果是中篇長篇小說,這么寫可以,因為有篇幅來補寫“我”,但考場記敘文就別這樣寫,重心完全偏移了,挺可惜,是不是?
上面講的方法是基礎層面的方法。你都做到了,自由隨筆就變身為命題作文,你的基礎分肯定能保證。但要寫出精彩的命題作文,還有中級層面的能力和高級能力。先看中級層面的。
投影展示
角度要小,細節(jié)要多。
細節(jié)描寫的問題,是我們平時隨筆天天都在念叨的問題。今天就不在這兒多講。有細節(jié)無細節(jié)來自于你有沒有一顆細膩的心。寫作不是寫的問題,是心的問題,是眼光的問題,是靈魂的問題,是情懷的問題。咱們表面上天天上一樣的課,過差不多的日子,但有的同學下筆千言,有的同學下筆無言。這區(qū)別就在于你的心和你的眼。你有眼睛無眼光,當然就不能明察秋毫。你沒有眼睛但是心亮如眼,筆下照樣纖毫畢現(xiàn)。這樣的例子很多。大家熟悉的盲聾啞作家海倫·凱勒是一個,還推薦你讀讀當代流浪盲人民歌手、作家周云蓬的作品,你就知道,細節(jié)其實都在你心里。寫人物得讓你的人物有衣服穿,有表情,有動作,有語言,有心理活動,還得給你的人物一個很有特點的環(huán)境……總之,不能讓你的人物像木乃伊——又干癟又傻樣。這樣,就這些基礎層面和中級層面的要求,同學們先審視一下自己這次的作文,對照著投影上的要求,一樣一樣地給自己寫個總評。
投影展示
命題作文《真沒想到》
看看是否點題四次“真沒想到”。
看看敘事是否緊緊圍繞“真沒想到”來寫,是否旁逸斜出太多,或者前松后緊。
看看敘事是否表現(xiàn)出“真沒想到”,有出人意料的轉折。你的敘事重心是放在“真沒想到”上。
看看自己是否有足夠多的人物細節(jié)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
看看作文的主題是否非常鮮明。
前兩個層次的能力具備了,那最高層次的能力呢?這就是我們寫作的終極追求了——
投影展示
寫作無難事,只要“真”“小”“新”
真人真事真感情,大情大氣大文章
老師特別高興的是,經歷了整個學期的“隨筆長征”,“真人真事真感情”的問題我們基本解決,現(xiàn)在寫假話、抒假情的同學基本沒有了。大部分同學都明白了寫作是自己獻給自己的禮物,是自己為自己撰寫的“史記”,這樣的認識轉變對你的寫作而言,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我們現(xiàn)在的目標,是要努力寫出“大情大氣大文章”。這里的“大”,不是說選材要什么大事件,不是說只有寫上海灘踩踏事件之類的大新聞。對于個體生命而言,人人都是偉人,個個都是大人物,當前眼下發(fā)生的,只要屬于我們自己的,件件都是大事啊。咱們得有這個觀念,才會有一種生命的自豪感,活著的莊嚴感,才可能像這學期第一節(jié)課上老師說的——
像螞蟻一樣勞作,像蝴蝶一樣生活,像奴隸一樣勞作,像詩人一樣體驗。
大格局、大境界、大氣派應該是每一個人的追求,人人都可去修煉的追求。什么意思呢?
投影展示
“大”不是指選材要寫大事件,寫人要寫大人物。
“大”是指能夠以“小”見“大”。
“大”是指有大眼光——能敏銳地捕捉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美好,絲絲縷縷的苦痛,見人之所不能見。
“大”是指有大胸懷大氣派——能夠立足小我,超越小我,對生命和成長有稍高于同齡人的領悟。
我舉個例子啊,這是一篇獲得一等獎的作文,大家讀讀,作者也沒有寫什么大事,一群小孩子,一個小節(jié)日,一點兒小領悟,但這樣的文字,就算是“大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