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海省祁連縣紅土溝—川刺溝巖金礦床呈層狀、似層狀、透鏡狀及脈狀分布于下奧陶統(tǒng)陰溝群中基性火山巖組的破碎蝕變帶中。其中紅土溝金礦共圈定8個金礦體,川刺溝巖金礦共圈定3個金礦體。礦石礦物組成均以毒砂、黃鐵礦為主,金以次顯微金為主的形式賦存于毒砂、黃鐵礦中。礦石結構主要有粒狀結構、鱗片粒狀變晶結構,次有交代結構、乳濁狀結構。礦石以浸染狀構造為主,脈狀構造次之。礦區(qū)內蝕變、礦化作用均較強烈,主要有硅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綠泥石化、黃鐵礦化、毒砂礦化、輝銻礦化等。斷裂構造和圍巖蝕變是兩個主要的控礦因素。Au元素的化探異常、褐紅色臭蔥石化等是良好的找礦標志。綜合礦石組構、礦化及巖性特征等方面信息分析,初步認為該礦床成因為與構造蝕變破碎有關的中—低溫熱液—交代蝕變巖型金礦床。
關鍵詞:紅土溝—川刺溝;控礦因素;找礦標志;蝕變巖型金礦床
青海省祁連縣紅土溝—川刺溝巖金礦床產于下奧陶統(tǒng)陰溝群中基性火山巖。前人勘查工作對已知的礦(化)體、化探異常及蝕變破碎帶等成礦有利地段在地表利用探槽、淺井進行了揭露和加密控制;并選擇紅土溝礦區(qū)規(guī)模較大、品位較高的AuⅢ、AuⅤ礦體及川刺溝的AuⅡ礦體施工了平硐,進行了深部控制工作;對施工平硐較為困難的川刺溝AuⅤ礦體施工了鉆控工作。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礎之上,從礦體地質特征、礦石礦物組成、礦石結構構造、控礦因素與找礦標志等各個方面對紅土溝—川刺溝金礦進行礦床地質特征的深入剖析,進一步明確其礦床成因。
一、礦區(qū)礦體地質特征
(一)紅土溝礦區(qū)礦體特征。共圈定規(guī)模不等,品位不一的金礦體8個,編號AuⅠ—AuⅧ,礦體均產于下奧陶統(tǒng)陰溝群中基性火山巖組第二段內。礦體均沿北西向或近東西向斷裂及其附近的蝕變破碎帶分布。
(二)川刺溝礦區(qū)礦體特征。在川刺溝礦區(qū)南、北兩條蝕變破碎帶中圈出金礦體3個,另有多處金礦化線索。均產于下奧陶統(tǒng)陰溝群中基性火巖組第二段地層內,它們的產出嚴格受北西向斷裂蝕變破碎帶的控制。
二、礦石組成、結構、構造
(一)礦石礦物成分。
1.紅土溝金礦。紅土溝金礦礦物組成如下:
金屬礦物:毒砂、黃鐵礦,自然金、閃鋅礦、黝銅礦、石墨、白鐵礦、鈦鐵礦、軟錳礦、褐鐵礦、磷鐵礦,微量自然銀、黃銅礦、輝銅礦、銅蘭、硬錳礦、方鉛礦、膠狀黃鐵礦。
脈石礦物:絹云母、白云母、石英、白云母,少量粘土、天青石、蛇紋石,微量磷灰石、鋯石、綠簾石、電氣石、金紅石。
2.川刺溝金礦。礦區(qū)礦物組成如下:
金屬礦物:毒砂、黃鐵礦,少量輝銻礦、黃銅礦、褐鐵礦,微量自然金、鈦鐵礦、閃鋅礦、方鉛礦、白鐵礦、磁黃鐵礦、赤鐵礦、孔雀石;
脈石礦物:石英、斜長石、白云石、絹云石,少量方解石、白云母、蛇紋石。
3.金的賦存形式。礦石中存在著兩種類型的金,可見金與次顯微金,而又以次顯微金為主(在礦石中含量大于90%)??梢娊鹨运瘟顬橹?,且以微粒金為主(占97%),在礦石中呈粒間金、裂隙金、包體金分布。次顯微金多與毒砂、黃鐵礦、石英等礦物密切連生。
(二)礦石結構。礦石結構比較簡單,主要有粒狀結構、鱗片粒狀變晶結構,次有交代結構、乳濁狀結構。
1.粒狀結構。包括自形、半自形和它形粒狀結構。自形、半自形粒狀結構主要表現(xiàn)為毒砂和黃鐵礦呈較完整的自形、半自形粒狀晶體分布于礦石基體中,它形粒狀結構表現(xiàn)為毒砂。
2.鱗片粒狀變晶結構。主要由鱗片狀集合體絹云母、蛇紋石、片狀白云母、粒狀礦物石英、白云石組成鱗片粒狀變晶結構。
3.交代結構、交代殘留結構、骸晶結構。毒砂交代黃鐵礦,石墨交代黃鐵礦,白鐵礦交代黃鐵礦、磁黃鐵礦、硬錳礦、閃鋅礦、黝銅礦,褐鐵礦交代黃鐵礦、脈石礦物交代金屬礦物等形成交代結構,交代殘留結構和骸晶結構。
4.乳濁狀結構。黃銅礦呈細微乳滴狀雜亂分布于閃鋅礦中形成乳濁狀結構。
5.板粒狀結構。原生天青石呈板狀、粒狀,橫切面呈菱形,大多彼此鑲嵌,部分較均勻分布在隱晶狀粘土礦物集合體中。
除此外尚有部分嵌晶結構,碎裂結構、壓碎結構、糜棱結構等。
(三)礦石構造。礦石以浸染狀構造為主,脈狀構造次之。
1.浸染狀構造。毒砂、黃鐵礦等金屬硫化物呈不規(guī)則的星散狀,不均勻的分布與脈石基體中構成浸染狀構造。
2.脈狀構造。毒砂、黃鐵礦等金屬硫化物呈脈狀、細脈狀、網脈狀、脈狀分布于脈石基體中構成脈狀構造。
3.蝕變與礦化。該區(qū)屬于蝕變巖型金礦石,含礦巖石與近礦圍巖基本一致,蝕變、礦化作用均較強烈。與金礦化有關的蝕變主要有硅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綠泥石化,局部地段有高嶺土化。與金礦化有關的主要礦化有黃鐵礦化、毒砂礦化、輝銻礦化,偶見黃銅礦化和表生作用形成的褐鐵礦化、臭蔥石化。
三、控礦因素與找礦標志
(一)控礦因素。礦床的控礦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即斷裂構造和圍巖蝕變。
1.斷裂構造控礦。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礦體均賦在斷裂構造蝕變破碎帶內,說明斷裂構造對本區(qū)成礦起著重要。北西向的區(qū)域性斷裂控制了蝕變破碎帶、礦化帶的展布,起著控礦和導礦作用。
2.圍巖蝕變控礦。在已圈定的所有礦體巖(礦)石中,礦石及圍巖均具有硅化、碳酸鹽化、絹云母化等蝕變,并且有黃鐵礦化、毒砂礦化、輝礦化等現(xiàn)象,金礦化是蝕變與礦化的一個綜合反映。
(二)找礦標志。
1.化探異常標志。本區(qū)具有較強的Au、As、Sb元素組合或單一異常,是本區(qū)重要的找礦標志。
2.顏色標志。在含礦破碎蝕變帶的地表露頭具有褐臭蔥石化,呈帶狀展布,為最重要的直接找礦標志。
3.礦化標志。柱狀、針狀的白色毒砂及細微粒黃鐵礦為含金的重要標志性礦物。
4.蝕變標志。在破碎蝕變帶內的石英細脈、碳酸鹽細脈、網脈密集發(fā)育地段,是金礦化的良好指示標志。含礦巖石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蝕變。
5.構造標志。區(qū)域性斷裂構造控制著破碎蝕變帶的展布,特別是在斷裂構造密集發(fā)育地段,目前發(fā)現(xiàn)的所有礦體均賦存于斷裂構造破碎蝕變帶內的上述部位。
四、礦床成因
金礦化可能有兩期:早期主要呈次顯微金和微粒金與毒砂、黃鐵礦中、石英等同期形成。晚期主要呈可見金形式沿礦物裂隙、礦物粒間,構造角礫之礫間膠結物的力學最薄弱部位充填形成,金礦石具有兩期礦化迭加生成特征。根據礦物組成、組合、礦化及巖性特征,其自然類型可定為毒砂、黃鐵礦、輝銻礦化含金蝕變巖型金礦石。
在含礦破碎蝕變中礦體中均可見到較多的熱液活動跡象,主要表現(xiàn)為硅化及碳酸鹽化和發(fā)育有眾多石英脈、碳酸鹽脈、脈體呈細單脈,復脈及網脈狀貫入分布,脈寬不等,長度不一,分布極不均勻。
綜合上述分析,礦床初步劃分為與構造蝕變破碎有關的中—低溫熱液—交代蝕變巖型金礦床。
參考文獻
[1] 于浦生,鄔介人,韓生福.北祁連火山巖帶金礦[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8:19-40.
[2] 青海省地球物理勘察查技術研究院.紅土溝—川刺溝礦區(qū)的巖金及外圍普查報告[R].1995.
作者簡介:陳建中,新疆地質礦產開發(fā)局第三地質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