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紫怡
一個無法融入社會集體的人必定是個孤獨痛苦的人。萬里荒漠的一株草逃不過枯竭的命運,穿越云層的一滴雨終究要回到奔騰江河東人海,集體大眾是一個完整的人最終的歸宿。
相信聚集的智慧。江邊“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吶喊,歸隱山林不問世事的孤高,其間的崇高與清明不容否認,而其智慧與理性卻相形見絀。一個人的吶喊,一個人的孤高,一個人在茫茫人海竟難覓知己的自棄,豈可效仿?他們是時代的獨行者,在拋棄世界后終找不到內心充盈的歸宿。為何不進去?進到世界大容里面去!不要以為世界僅此一人清醒,不能抱有“舉世皆濁”的可笑幼稚。
萬里長城豈一人所砌,文化思想的進步傳承又豈是一人之功?如果想憑一己之力給世界以翻云覆雨,世界將報你以可笑與憐憫。 人薄弱得像一棵葦草,但一根根葦草的集結、編織,所形成的厚度與韌度可以抵住萬丈狂瀾,可驗證的是集聚所帶來的無窮力量。
也許不是為了智慧,更不是求那龐大的力量,只是一個人,需要一個家,一個可以感受到溫暖與關懷的地方。遠離集體可以為你心中的固執(zhí)與偏見帶來少許的安慰,但你看到隔岸的燈火明亮,他們在歡笑,在歌舞,在交流,在擁抱,身體溫暖乃至心靈充盈。無人的角落里沒有花香,沒有鳥鳴,活在一個人的世界里孤苦終老,其間的孤寂與落寞又有幾人知曉?
沒有一個人可以成為一座孤島。
生命中終會有一段孤獨的旅行,徘徊與彷徨是生長不可避免的苦痛與磨煉,但無論如何,有歡笑的地方才有光——集體所至,心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