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趙文瑄談50歲之后的心理感受
要超脫一下了,就是那種徹底放開手去。不能用別人的評價來決定你自己的價值,自己要認清自己。
財經(jīng)作家吳曉波面對毀譽的理性態(tài)度
凡認真思考過的,都值得尊重;凡刻意拒絕的,都不必說服。
攝影師馬良感慨自己沒有成為一個無趣的人是人生大成就
在我看來,這無情世界因為有熱情的蠢貨,才有些浪漫。
媒體評論員、主持人馬丁
幸福的愛情,一半靠愛人體貼你、懂得照顧你,另一半則是靠自己哄自己。沒愛人的體貼照顧,愛情就沒有溫度;不會自己哄自己、找理由,愛情很快就到頭。
91歲的古典文學大師葉嘉瑩歷經(jīng)磨難初心不改
蓮花落了有蓮蓬,蓮蓬里邊有蓮子,蓮子里邊有蓮心,而蓮心是不死的。
畫家林曦談理想
理想是神安心閑,身勤手暢。
對于“在夫妻生活中,什么最重要”這一問題,作家、編劇六六如是答
性。
作家毛利一針見血
女性自己給自己畫地為牢,20歲想嫁人,到30歲感慨歲月無情,40歲覺得人生已完,開始教育所有年輕女人,趁年輕趕緊把所有的事辦完,這才是年齡歧視最大的核心力量。
勵志話語
送給自己的五句話:1.再難也要堅持;2.再好也要淡泊;3.再差也要自信;4.再多也要節(jié)??;5.再冷也要熱情。
果殼網(wǎng)主筆游識猷說,驚喜能改變你的時間感知,讓人生變得更加豐富、悠長而充滿回憶
確定無疑的事情固然讓我們感覺安全,但出乎意料才讓我們感覺自己真正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