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愛禎
上世紀80年代初,尚在溫飽中徘徊的人們,住房都很緊張。于是,很多老人都被兒女以各種借口“推”出了家門,成了村頭責任田邊地窨子(一種就地挖坑搭建的茅屋)的戶主。類似遺棄的待承,為眾多兒孫們樹起了“不孝”的罵名。
我的姑姑就是在表哥家“兒子結婚房子狹窄”的說辭下住進地頭小茅屋的。我的幾個哥哥聞聽此事不干了,一干人等“拍案而起”,他們要用“娘家侄兒,是親人兒,姑姑受氣打上門兒”的正義找“老表”算賬。還沒等我的幾個哥哥湊足人手,就被姑姑知道了。姑姑害怕他們生出事端,自己先回了娘家??吹酱┲蓛粽麧嵉墓霉眯那橛淇斓厣祥T,大家那已儲滿氣憤的臉上不自覺地減了成色。而姑姑的一席話更讓哥哥們?yōu)槠洹皳窝鰵狻钡奶茁肥Я苏袛?shù)。
姑姑說:“世上沒有不疼父母的子女,只有無奈的兒郎。人是一窮三分孬。不是情非得已,哪個兒女也不忍心讓父母受屈,更別說有悖親情。我從家里搬出來實在是沒辦法,為此,你老表抱住我大哭一場。家里就那三間草房,你表侄兒要結婚,我總不能讓一家之主的兒子、兒媳婦住秫秸庵子吧,人家會說我這個老婆子不明事理……”看到我的幾個哥哥面面相覷地交流著神傷,姑姑用手沾沾眼角的淚花,笑著說:“慢慢地就好了,等辦完喜事,你們表哥就帶著兒子外出打工,掙了錢就湊合著蓋房……”
說實話,我表哥表嫂真的還算孝順,或許是怕姑姑孤單,表哥表嫂輪流在茅屋給姑姑陪夜照顧起居,一家人的相互溫暖把艱苦歲月經(jīng)營得其樂融融。全不像個別人家,因對老人住進村頭的相互指責致使隔閡升級,親情受損,在四鄰八鄉(xiāng)落下恥笑。
或許是“心齊氣順事業(yè)旺”,表哥帶兒子外出打工幾年還真掙了大錢,不僅爺倆分別蓋起了兩層小樓,還用學到的技術在村里辦起了木材加工廠,專招那些家有老人外出不便的中年人。表哥說:“不為別的,只為那些年邁的老人,能有兒女在不耽誤掙錢的情況下為其風燭殘年多一些呵護。”表哥的做法影響了很多人。許多在外打工的人紛紛回鄉(xiāng),或辦廠或打工。村頭往日的地窨子不見了,取而代之是一個個加工作坊和民辦企業(yè)。老人們都被兒女接回了家,在樓房里享受著衣食無憂的晚年。村里再也沒有關于誰家兒女“不孝”的傳聞……
正如姑姑所說,一家人就像一棵大樹,能成為樹上的一枝一葉都是前世修得的緣分,每一個人既可以享受家庭順境的喜悅,也必須分擔生活中彼此出現(xiàn)的無奈和不得已。有道是分享喜悅,喜悅增加;分擔痛苦,痛苦減輕。相互的理解和寬容就像天上的陽光雨露,是家庭這個大樹枝繁葉茂最大的籌碼,而生活富裕則是大樹青蔥豐盈的有力添加。
責任編輯院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