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曉章
河南省修武縣當陽峪是北宋時期北方最大的瓷都,當陽峪絞胎瓷有別于其他瓷器的紋飾,它內外通透,表里如一,被稱為“瓷中君子”,其代表性器物被故宮博物院、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等珍藏。2014年12月3日,當陽峪絞胎瓷燒制技藝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雖然身披歷史名瓷光環(huán),但當陽峪窯火畢竟熄滅了近千年,傳統(tǒng)燒制技藝也失傳了,要重拾輝煌,還尚待時日。
絞胎瓷制作工藝繁雜
隨著細微的響動聲,師傅面前的電動輪盤飛速旋轉起來。輪盤上放置的由各種顏色糅合成的泥團,在他手中也變得溫順起來。他雙眼緊盯著毛坯,雙手時而合攏,時而外擴,動作靈活,富有節(jié)奏和韻味。時間不長,一件毛坯花瓶的輪廓就出現(xiàn)在眼前。坐在車間一角的這位師傅,名叫柴戰(zhàn)柱,他是當陽峪絞胎瓷燒制技藝的兩個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之一。另外,他還是中國傳統(tǒng)工藝大師和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
拉坯僅是制作當陽峪絞胎瓷的關鍵工序之一,一件絞胎瓷要經過調泥、拉坯、修胎、雕刻、上釉、燒制等80多道工序,最后經過20多天晾干,才能入爐燒制。從入爐到出爐,還要三天多時間。每一道工序都是賦予其生命和靈魂的過程,毛坯花瓶雖然還顯質樸,但細細打量,它已經隱隱透著神韻和靈秀。
柴戰(zhàn)柱所在的焦作金谷軒絞胎瓷藝術有限公司的車間,就坐落在修武縣西村鄉(xiāng)當陽峪村口左側,廠房緊鄰當陽峪瓷窯遺址。如今,這座規(guī)模不大的北宋古窯遺址被罩在玻璃房里保護起來。透過玻璃,依稀可見遺址上有當年煙熏火燎的黑褐色印跡。
站在村口的仿古牌坊前,可以看到上邊掛著的四個牌子,這是當陽峪村的四個“國字號”稱號:當陽峪瓷窯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陽峪絞胎瓷是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這里被中國工藝美術協(xié)會命名為“中國絞胎瓷之都”;2014年12月3日,當陽峪絞胎瓷燒制技藝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全球僅存珍品幾十件
這是一個尋常的冬日午后,沒有風,陽光暖暖柔柔的。發(fā)源于太行山南麓的翁澗河,從山谷中的當陽峪村旁蜿蜒而過。當陽峪絞胎瓷最為鼎盛的北宋時期,一件件精美的瓷器通過翁澗河水路運往全國各地。據(jù)柴戰(zhàn)柱介紹,當陽峪窯,也稱“修武窯”、“懷慶窯”、“河內窯”。當陽峪是唐宋時期負有盛名的瓷都之一,尤其是在北宋時期達到頂峰。當陽峪雖不是官窯卻勝似官窯,其瓷器以剔花著稱、絞胎取勝,在眾多古窯口中獨領風騷。當陽峪瓷窯遺址旁是一塊復制的宋崇寧年間所立的德應侯百靈翁之廟記碑,這是我國目前現(xiàn)存的三大窯神碑之一,原碑立在村里的小廟中。上邊記載了當陽峪絞胎瓷的昔日盛況:“世利瓷器,埏埴者百余家,資養(yǎng)者萬余戶”,“運以千里遍天下”。
村中一位姓朱的老人說,他小時候隨大人下地干活時,絞胎瓷碎片隨處可見,到上世紀90年代村里建水泥廠時還發(fā)現(xiàn)很多古時絞胎瓷碎片。2009年上半年,河南衛(wèi)視播出的《華豫之門》鑒寶節(jié)目中,一位山東小伙子手捧兩個帶耳和帶蓋的罐登場。鑒寶專家說,這兩個罐是出自北宋時期的當陽峪窯絞胎瓷,工藝非常精湛。目前,全球現(xiàn)存的北宋絞胎瓷珍品不超過60件。市場估價每件15萬元,增值空間巨大。
掩埋于地下的光華
如今,翁澗河河水干枯,兩岸雜樹叢生。由于金兵入侵中原,宋徽宗和宋欽宗被俘,當陽峪窯大批能工巧匠不得不隨朝廷南遷,一部分人在江西景德鎮(zhèn)落腳。隨著當陽峪窯火的熄滅,當陽峪制瓷技藝也慢慢失傳了。上世紀40年代初期,河南發(fā)生大面積嚴重旱災,當陽峪村再遭變故。據(jù)史料記載,那時,當陽峪村是個1500人的村子,1942年至1943年的兩年多時間內便有1000多人相繼死去,大道旁、草屋內,餓殍遍野,饑尸縱橫。在死亡的威脅下,大量的村民流落他鄉(xiāng)。
盡管當陽峪民不聊生,但當陽峪絞胎瓷的光華,讓一些外國人垂涎欲滴。1933年,英國人司瓦洛來到當陽峪,雇人挖到了不少瓷器和碎片。瑞典工程師卡爾貝克先后兩次到當陽峪考察,他在游記中寫道:“當陽峪有瓷窯址400多處?!鄙鲜兰o40年代,日本考古學家小山富士夫見到當陽峪絞胎瓷后愛不釋手,他在《北宋的修武窯》一文中寫道:“在焦作古窯址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俗稱為絞胎瓷的美麗瓷片,它是用白色的瓷土和紅色的瓷土攪和在一起做成的……”小山富士夫稱:“從不同角度看,焦作修武窯比定窯、汝窯更有魅力,但是從古至今卻完全不被世人所知,真是不可思議。”
專家呼吁恢復技藝
一提起當陽峪絞胎瓷,柴戰(zhàn)柱就激動不已。柴戰(zhàn)柱認為,當陽峪絞胎瓷能重新崛起,與中國著名陶瓷藝術家、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梅建英等人的奔走呼吁密不可分。上世紀70年代末,梅建英來此考察后發(fā)現(xiàn),當陽峪絞胎瓷制作技藝已經失傳,空留一座座古窯址。目睹此情此景,他非常痛心,多次呼吁當?shù)卣诰蚧謴瓦@一歷史名窯技藝。此前的1951年及1962年,故宮博物院曾兩次派陳萬里等專家到當陽峪實地調查,并發(fā)表了《談當陽峪窯》等兩篇文章,文中指出:“在黃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陽之定、臨汝之汝以外,沒有一處能與當陽峪相媲美。”
柴戰(zhàn)柱告訴筆者,在焦作市領導的重視下,生產碗盤等瓷器的修武縣陶瓷廠擔負起了這一重任,政府不但撥款挖掘開發(fā)當陽峪絞胎瓷,還成立了相關的研究機構。但是好景不長,因為市場低迷不賺錢,再加上技術方面的原因,到上世紀80年代初,這一項目半途而廢。但修武縣陶瓷廠畢竟開了挖掘恢復當陽峪絞胎瓷的先河,功不可沒。而此時的柴戰(zhàn)柱是焦作碳素廠的一名燒爐工,那時候,焦作有幾家生產生活類瓷器的陶瓷廠。為了日后能到效益好的陶瓷廠工作,柴戰(zhàn)柱到江西景德鎮(zhèn)雕塑瓷廠、陶瓷研究所學習,在5年多時間里,他掌握了陶瓷完整的制作工藝。在景德鎮(zhèn)打工學習期間,有人得知柴戰(zhàn)柱來自河南焦作,就和他談起絞胎瓷的歷史地位、藝術價值,并為這一珍貴瓷種的消亡而感到惋惜。柴戰(zhàn)柱的心頭也慢慢燃起了希望之火。
歷史名瓷重見天日
1989年,柴戰(zhàn)柱來到當陽峪瓷窯舊址,挖尋殘片,走家串戶購買農家收藏的瓷片,開始試驗燒制。經過無數(shù)次的試驗,他終于燒出了一窯晶瑩剔透、光澤如玉的絞胎瓷。2000年,柴戰(zhàn)柱在當陽峪瓷窯舊址旁建廠,他燒制出的絞胎瓷,既有傳承又有創(chuàng)新。2002年,柴戰(zhàn)柱研發(fā)的當陽峪絞胎瓷傳統(tǒng)工藝通過省級鑒定,并獲得省科技成果三等獎。省科技廳專家組認為,焦作絞胎瓷的成功研制,不僅恢復了我國古代當陽峪瓷窯的絞胎、絞釉、刻花、剔花藝術,而且有所突破和發(fā)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填補了當代國內瓷器生產的一項空白。如今,被稱為“中國當陽峪絞胎瓷第一人”的柴戰(zhàn)柱,把挖掘、開發(fā)、推廣當陽峪絞胎瓷作為畢生的追求。近年來,柴戰(zhàn)柱擁有國家發(fā)明專利14項,作品多次獲獎。
經教育部審定,柴戰(zhàn)柱的作品《碩果》入選八年級美術上冊教材。如今,柴戰(zhàn)柱的作品《中華龍》已被英國珍寶博物館收藏。其他絞胎瓷也被美國、法國、波蘭、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館藏機構或個人收藏。2009年,當陽峪絞胎瓷制作技藝入選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柴戰(zhàn)柱所在公司代表焦作市參與當陽峪絞胎瓷河南省地方標準起草制訂工作。
當陽峪絞胎瓷的尷尬
雖然2014年年底,修武縣被中國工藝美術協(xié)會授予“中國絞胎瓷之都”稱號,但當陽峪絞胎瓷與久負盛名的河南禹州鈞瓷、汝州汝瓷、洛陽唐三彩、江西景德鎮(zhèn)瓷器相比,無論是知名度,還是產業(yè)規(guī)模等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語。
當陽峪絞胎瓷產業(yè)才初具規(guī)模,規(guī)模較大的絞胎瓷生產企業(yè)有三家,分散于周邊的絞胎瓷作坊有30多家。在當陽峪村附近,可以看到一個個高高低低、粗粗細細的煙囪。這些煙囪下邊的生產車間和作坊,是當陽峪絞胎瓷的希望所在。盡管當陽峪絞胎瓷前景看好,但面臨問題較多。2011年年底啟動的絞胎瓷文化產業(yè)園建設項目,曾在省里獲得文化產業(yè)創(chuàng)業(yè)園優(yōu)秀獎。但是,由于資金、土地等種種原因,項目建設到目前為止仍無實質性進展。
2014年6月,修武縣商務局發(fā)布了“當陽峪瓷窯遺址綜合開發(fā)項目”招商公告。
當陽峪瓷窯遺址綜合開發(fā)項目長約2000米、寬約1000米,擬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要求,將遺址保護范圍劃定為重點保護區(qū)、一般保護區(qū)、建設控制地帶、建設遺址公園。焦作藝術研究所所長胡紅兵認為,酒香也怕巷子深。當陽峪絞胎瓷在做足內功的同時,也要主動走出去,除了爭取政府扶持、媒體宣傳,還可以主動到全國各地舉辦絞胎瓷瓷器展,讓更多的人認識絞胎瓷。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