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婷
春天,萬物復蘇,大自然孕育著死亡和復活的豐富元素。
在這個春日,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與西方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復活節(jié)不期而遇。
無論是清明節(jié)的祭奠還是復活節(jié)的狂歡,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述說著同一個主題,死亡。
死亡會激起很多情感,不舍、悲傷、憤怒、解脫……為什么它那么沉默,卻擁有那么深的力量?
在人生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補上如何對待死亡這一課。
而這恰恰是對生的敬畏。
清明,在祭奠什么
古時清明的意義,“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矣。” 通過一定的方式真誠、慎重地表現(xiàn)對已故親人的懷念、感恩,進而使自己的行為變得更加清晰,德性更能夠彰顯,生活逐漸變得更加充實、豐滿。沿襲至今,每至清明,掃墓思親,踏青悅生。
阿霞一直旅居國外,今年剛好復活節(jié)假期,便有機會回國。她自己也笑談:我享受著西方復活節(jié)的假期,卻回國內(nèi)過清明節(jié)的儀式。但這樣一次機緣巧合的祭奠卻讓阿霞內(nèi)心有很多收獲。跟隨父母回到蘇北老家,提前一天準備錫箔、冷食貢品,其實在準備的過程中,大家圍坐在一起,親戚們絮絮叨叨地講起以前的事情,這一刻在阿霞心里突然很溫馨,仿佛折起的錫箔包含了溫情的思念和滿滿的祝福。第二天一家老少一起去爬山,去掃墓,在祖父母的墳前燒了紙錢擺了貢品。阿霞說,過程很莊嚴肅穆,對故人的崇敬和思念好像借著焚香的青煙送去了他們的國度。祭奠結(jié)束之后大家又一起去踏青賞花,感受春日的生機和明媚。說不清為什么但很感動,這樣一種追思和祭奠反而讓自己活得更懂珍惜和豐富。
很多人有跟阿霞一樣的感受,只是按照習俗慣例去掃墓,但是這個過程卻讓自己更平靜安心,而且對生活無形中也更感喜悅和珍惜。這正是清明這個儀式所帶來的重要意義,對死的思考,對生的熱愛。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當我們摯愛的人離世,內(nèi)心對TA的情感將無處寄托。TA是我們的一個客體,一個可以愛可以恨,可以交流的對象,但是死亡使客體喪失,伴隨消失的還有我們內(nèi)心對這個客體的想象。死亡會帶來巨大的哀傷,哀傷的不僅僅是那個已經(jīng)消失的TA,還有自己內(nèi)心的一部分與TA密切相關的自我。這種自我的消失是悲傷且恐懼的,因此對于死亡很難面對和接受。此時一個連接的儀式就具有極大的心理意義。祭奠提供了哀傷的心理過程。清明節(jié)的祭掃是一種和已經(jīng)逝去的親人在情感上的連接方式,它將思念、憂傷、哀怨等種種情緒限制在這一特定的時間段內(nèi)盡情宣泄。通過固定的儀式,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親人聚集,表達共同的思念和哀傷,分享個人的情緒同時又獲得他人的支持。
在表達對已故親人的哀思的同時,近距離地體驗了死,反而對生有更多的眷戀和珍惜。祭奠的儀式也在深刻地提醒人們,好好活著,是對故人最好的懷念。雖然外在的客體喪失了,但這個客體在內(nèi)心的想象仍然存在。通常祭奠是家族式的,對已故父母、祖父母、祖父母的父母等等,龐大的宗族系譜提供了心理上的支撐。個體從出生到死亡,不是孤立的,有來的地方,也有去的方向。在思考和面對死亡的時候,這種族群的存在和信念會是一種力量,更深刻地認識自己,更坦然地面對死亡。
死亡的心理階段
不管多么排斥和恐懼,死亡伴隨著時間的腳步,卻從未停歇。當它一步步靠近時,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在人生最后的時刻進行著怎樣的生死心靈轉(zhuǎn)化呢?
有一部電影輕松又詼諧地講述了這個沉重又哀傷的主題——《遺愿清單》。故事講述了一個億萬富翁,一個普通工人,兩條完全沒有機會相交的生命線,最后相遇在一家醫(yī)院的同一個病房里,因為兩人都得了癌癥,在生命的最后幾個月他們同病相憐,兩人一起寫下在最后的歲月想要完成的事情,列成清單,然后相約一起去完成,這些事情有的很普通,有的很難,普通到想笑到流出眼淚,有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的浪漫之事,也有從高空跳傘的瘋狂之舉。他們在喜馬拉雅山腳下聊天,他們在金字塔頂上談話,他們也一起品嘗繁華之都的奢靡。最后他們終于完成了這份遺愿清單,相繼死去。
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比較簡單,卻能夠用生活化的方式將死亡靠近時,內(nèi)心發(fā)生的種種變化表達出來。
美國著名的心理分析醫(yī)生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通過對大量晚期患者的訪談及研究患者臨近死亡前的心理活動,將瀕臨死亡的過程分成五個心理階段:拒絕、憤怒、掙扎、沮喪、接受。
拒絕、否認
大多數(shù)人被告知罹患癌癥或者生命期限時,第一反應往往經(jīng)歷否認這一階段,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否認情緒,會在心里想:不,這不可能。否認是暫時的自我防御機制,它的意義在于抗擊痛苦,幫助重拾自我。簡單來說,雖然意識層面在否認,類似自欺欺人,但心理層面是一個緩沖,讓自己慢慢地生出一些力量和勇氣才能面對這個事實。
憤怒
當最初的否認無濟于事后,憤怒、狂躁、怨恨之情便開始出現(xiàn),會自然而然地想:為什么會是我!為什么這么不公平!憤怒的根源是由于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亂,無法繼續(xù)享受生活、沒有時間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計劃等。這個階段常常把怨氣撒在周圍的人身上。
掙扎
這個階段即是與殘酷的事實討價還價、做交涉和拖延時間,自我設定一個最后期限,在這個期限內(nèi)實現(xiàn)一樁心愿、完成一件自我的承諾。在《遺愿清單》中,兩位主人公正是在掙扎的階段開始了實現(xiàn)遺愿的旅程。此階段已經(jīng)接受生命有限的事實,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爭分奪秒地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家人盡可能地去了解他想要做什么,如何幫助他完成。
沮喪、抑郁
當身體變得越來越虛弱時,越來越感覺到死亡的臨近。無法做到怨氣沖天時,也無法做到拼命爭取時間,取而代之的將是一種強烈的失落感和哀傷,來自于即將與親友永別的無奈和傷心,也來自于等待告別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悲傷。在這個階段需要更多的情感陪伴,親人間的傾訴也是非常重要的。
接受
經(jīng)歷了前面的幾個階段,最終進入到對死亡既不感沮喪又不感憤怒的階段,這時候,不再惋惜自己將失去精彩的人生美景,而是開始默默守候離去的那一刻,反而會是另一種純粹和安詳。當感悟到生死的真諦,內(nèi)心是平靜的。如果有幸聆聽了此時對生命的感悟,那是他送給周圍人最后的也是最珍貴的禮物。
雖然死亡并不會按照規(guī)矩一步一步地緩慢走來,但了解內(nèi)心對死亡的復雜情感,以及從拒絕到接受的心靈轉(zhuǎn)化過程,是一種對生命更珍惜和接納的態(tài)度。對于不期而至的死亡,了解它,思考它,當來臨的時候,更清晰地覺察自我,更有力地幫助他人。
孩子世界的生死顏色
死亡這樣一個沉重又嚴肅的話題,對于成年人來說都需要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認知建構(gòu)能力,那么孩子呢?在孩子的世界死亡是什么顏色的?如何幫助孩子理解死亡這回事?
貝貝是一個五歲的小女孩,最近她最愛的小狗托比生病死掉了,她很傷心,哭著不肯去幼兒園。貝貝媽很著急,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解釋。她告訴貝貝,托比睡著了。貝貝就追問,那它什么時候醒來。貝貝媽說,托比死了,不會再醒了。孩子不能理解什么是死了,只是哭鬧著要托比回來。媽媽也很無奈。
要理解死亡,兒童必須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首先要幫助孩子建立起生物學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活的,有生命的,比如動物植物是有生命的,石頭河流不是。接下來要在生活中告訴孩子一些死亡的概念。永久性,一個有生命的東西死了就不會再活過來;必然性,所有有生命的東西最終都會死;終止性,死了所有行為、思維、情感都停止了;適用性,只有有生命的東西才會死;因果性,死亡的原因是一些機體功能的破壞。很多家長擔心和孩子談論死亡會增加他們的恐懼,恰恰相反,對死亡有較好理解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死亡。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草木枯萎,昆蟲蝴蝶死掉,甚至親人離世,與孩子進行開放、真誠的討論,不僅有助于對死亡的真實理解,而且還能幫助孩子在喪失后更好地表達情緒和接受現(xiàn)實。
也可以通過一些兒童繪本,讓孩子理解死亡并看到生命的美好和愛的力量。比如:《當鴨子遇見死神》《爺爺變成了幽靈》《我永遠愛你》等等。從兒童的角度幫助他們探索死亡和生命的答案。
無論是緬懷故人的祭奠,還是慶祝生命的狂歡,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正是因為理解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活著。
編輯:成韻 chengyunpipi@126.com